1、“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B.月亮有很多,不必着急,随时可以得到。
C.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美,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2、《红楼梦》中,“两弯似笼烟,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嘴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话描写的是( )
A.薛宝钗
B.林黛玉
C.史湘云
D.袭人
3、“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话题的转换。
D.话语的中断。
4、课文回放。
(1)宋代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示儿》中,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后代子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枫桥夜泊》中,诗人张继看到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心中充满愁绪。此情此景他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阅读吧。
《四季之美》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6、按要求填空。
“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__画。“骤”字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A.(马)奔跑;B.突然,忽然;C.急速。“暴风骤雨”中的“骤”应取第______种解释,“脸色骤变”中的“骤”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自古以来,月亮对于中国人具有独特的含义,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______之情。季羡林先生的记忆中也是__________。
2.《梅花魂》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_________的挚爱,表现了他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8、写出反义词
毁灭—________ 破坏—________
精华—________ 热闹—________
9、课内阅读。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換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朴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特别 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水远是那么亲切。( )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巧 精致),( )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4】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醉 麂(节选)
草地上撒满了野花,也撒满了阳光。小黄麂又嗅(xiù chóu)到了山林的气息,它收拢身子刚想往前跳,猛不防让男孩抱住了。男孩知道小黄麂饿了,忙从书包里掏出一大把豌豆粒给小黄麂吃。啊,小黄麂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嚼起来嘎嘣(bēnɡ bēn)嘎嘣响,香味引得满嘴流口水。可吃着吃着,小黄麂记起了“醉酒”的教训——好吃的东西总是靠不住,这些圆豆豆会不会又使自己晕晕乎乎呢?它稍(sāo shāo)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大嚼起来。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
2.从“犹豫、忍不住大嚼”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3.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和小黄麂在一起,你会为它做些什么?
11、
我从小爱吃玉米, 玉米棒清脆可口。玉米粒又香又甜,多好吃啊!可我家没种玉米。每当看到伙伴们捧着玉米棒说笑的时候, 我总是扫兴地走开。几次下来,我终于产生了一个坏念头。
有一次,我悄悄地溜进了邻居家的玉米地,摘了个玉米,“哪个掰我家的玉米? ”冷不防一个声音传来,我看到邻居那怒气冲冲的脸,拼命地往家里跑……
从那以后,伙伴们骂我“小偷”。我感到羞愧,抬不起头来,我咬着那个偷来的玉米,怎么也不觉得甜,心里只有苦楚。
第二年 我自己翻了一块地 向邻居讨了几十粒玉米籽儿全部种下 每天给它们浇水 还锄草 除虫 精心地照料着 我要重新抬起头来 希望全在这玉米上了 我心里常默默地说 玉米 玉米 快点长吧
玉米成熟了,我轻轻地掰下玉米棒,第一次吃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觉得它是那样的甜, 那样的香。我把玉米郑重地送到每个人手中,他们都称赞我。小妹妹高兴地喊着:“真甜。”大家都说:“真甜。”我心里甜滋滋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水。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骂我“小偷”。我从劳动中品尝到了最大的甜头。
劳动,它能使你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愿每个人都能从辛勤的劳动中品尝到甘甜。
【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第 4 自然段加上标点。
【3】“ 我从劳动中品尝到了最大的甜头。”你认为这个“ 最大的甜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认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用你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我会选。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____
(2)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____
【2】本段文字介绍太阳的____、____特点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用“ ”画出来。这个神话传说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 。用“引用传说”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13、课外阅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①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人称八仙。
②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诸仙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洞宾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应了。
③吕洞宾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扔,说了一声“变”,顿时拐杖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唱歌,热闹极了。
④船在海上航行着,几位大仙觉得速度太慢,吕洞宾就说:“我们不如每人都拿出自己的宝物,使船加快速度。”说完,吕洞宾拔出宝剑,扔进水中,水中立刻翻起大浪,推动船往前走。船走出了几里后,吕洞宾便收回宝剑。
⑤铁拐李见吕洞宾收回了宝剑,马上摘下自己的宝葫芦,对着船的后面,只听“砰砰”两声,船又加快了速度。汉钟离也不甘示弱,举起大扇子,扇了几下。船的速度又更快了。
⑥蓝采和一见也着了急,拿起快板抛入水中。可是过了一会船又慢了下来,并没有加快。几位大仙笑着说:“怎么你的快板不灵了呢!”蓝采和一看自己的宝物不见了,就急急忙忙跳入水中去找,结果一看是被龙王太子给偷了。蓝采和追了上去,与龙王太子大战起来。
⑦其他七位大仙正谈论着蓝采和的仙术失灵。突然,平静的海面掀起一个浪头,将大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钟离打开蒲扇垫脚底;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吕洞宾踩着宝剑;何仙姑坐在莲花上,都没有落水。
⑧他们看蓝采和与龙王太子打了起来,便知道是龙王太子偷了快板。龙王太子见八位仙人都在,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便跳入水中逃跑了。
⑨八位仙人本来想去游玩,偏偏遇上这事,非常生气,便跳入水中直奔龙宫追去。
⑩龙王太子知道八仙不会善罢甘休,早在半路上就安排好。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八仙淹来。汉钟离挺着大肚子,飘然降落潮头,轻轻扇动蒲扇。只听“呼呼”两声,一阵狂风就把虾兵和蟹将都扇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其他海怪连忙关了龙宫大门。龙王太子见汉钟离破了他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蹿出一条大鱼,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钟离。
⑪汉钟离急忙扇动扇子,不料那大鱼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钟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时,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大鱼听了,竟然斗志全无,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⑫吕洞宾挥剑来斩大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⑬仔细一看,眼前哪儿有什么大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洞宾气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眯眯地说:“待我来收拾它!”
⑭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他的那根拐杖“刷”地飞了过来。铁拐李把拐杖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却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条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是何仙姑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那大礁和章鱼都是龙王太子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连忙急追。眼看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一只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⑮龙王太子现出原形,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杈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八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龙王太子。
⑯龙王太子斗不过八仙,只得向龙王求教。龙王知道后,把龙王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亲自把快板还给了蓝采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⑰八仙经过一番大战,各自的本领大增,又一同去游蓬莱岛。八仙一到,只见霞光普照,天地一片灿烂。这正是历经风雨,才见彩虹。
【1】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推测这篇文章会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线题。
蓝采和 巧板
张果老 蒲扇
曹国舅 宝剑
韩湘子 莲花
汉钟离 葫芦
铁拐李 毛驴
吕洞宾 快板
何仙姑 仙笛
【3】如果把第⑧自然段至⑯自然段划为一段,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仙与龙王太子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把“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这个画面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纸和纸篓
晶晶和圆圆是两个爱画画的孩子。晶晶妈妈给女儿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晶晶: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圆圆的妈妈给女儿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圆圆: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后,晶晶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圆圆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人都只看到她手头上尚未画完的一张。
三十年后,人们对晶晶一墙一墙的展画已不感兴趣,圆圆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1】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能给故事换个合适的题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横空出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妈妈是怎样对待你学习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轮回
①多年前,每到清晨,她要送他去幼儿园前。他总是哭着对她(请求 恳求):“妈妈,我在家听话,我不惹你生气,求你别送我去幼儿园,我想和你在一起。”急匆匆忙着要上班的她,好像没听见似的,从不理会他在说什么。
②他也知道妈妈不会答应他,因而每天都是噘着嘴边哭喊着“我不要去幼儿园……”,边乖乖地跟在她身后下楼。
③多年后,她年岁渐老,且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在为生计奔波打拼,没时间照顾她,更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④在做出(抉择 选择)的前夜,望着他进进出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的神志似乎(清楚 清醒)了许多:“儿啊,妈不惹你生气,妈不要你照顾,不要送妈去养老院,我想和你在一起……”哀求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变得越来越弱,最后便成了哽咽。
⑤他沉默了又沉默,反复寻找说服她的理由。最终,俩人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市郊那座养老院里。
⑥在办完手续,做了交接后,他对她说:“妈,我……我要走了!”
⑦她微微点头,张着没有牙的嘴嗫嚅着:“儿啊,记住早点来接我啊……”
⑧那一霎,他霍然记起,当年在幼儿园门口,自己也是这样含泪乞求:“妈妈,记住早点来接我啊……”此刻,泪眼婆娑的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霍然”的意思,用近义词解释。霍然就是______然、______然等。
【3】按要求摘抄文中多年后母子分别时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写出它在文中的作用。
(1)儿子的表现是(摘抄细节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表现是(摘抄细节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此刻,泪眼婆娑的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他想到妈妈很不容易,决心不去工作,专心在家里陪伴母亲。
B.他听到妈妈的话心里很难受,禁不住流下眼泪,有对母亲的不舍和情不得已。
C.听到妈妈的话,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跟母亲分别时母亲的固执和绝情,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草船借箭》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表现了诸葛亮什么品格?
17、课内阅读。
黄果树瀑布(节选)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 )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用“﹏﹏”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2】第四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的“乐池”指____________,“乐声”指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文中“漂浮”能换成“飘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
【5】写庐山瀑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 hǎo hào )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 (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 ,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用“ ”标出正确读音。
(2)“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 )句,第二个是( )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 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 ),“那样的人”指( )的人。
(5)用“﹋”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他”和“她”是什么关系?“他”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19、阅读短文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兴(xīng xìng)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 摇动)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钻(zuān zuàn)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他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了,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打死了。三太子一死,显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是描写龙王父子很坏的,有一个不是,这个词是( )。
A.胡作非为
B.滔天巨浪
C.称霸一方
D.作恶多端
【3】“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
B.三太子在向哪吒请教。
C.三太子在向哪吒问罪。
D.三太子在教育哪吒。
【4】哪吒有两件法宝,是____和____。你喜欢___,它的神力表现在______。
【5】“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请把龙王父子“作恶多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写句子。
(1)A.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两个句子都在描写桂花的香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的抒情方式。
①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③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其中 “浸”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可以想象一下摇桂花时的情景吗?试着写一下!
21、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①“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海力布把消息告诉了乡亲们。(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把“悠然自得”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从书中获得了哪些益处?请以《读书带给我的益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丰富、具体,语言生动,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