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题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

    A.记叙文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巴金是现当代作家,他的《爱情三部曲》为《家》《春》《秋》。

    C.《故都的秋》的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

    D.《荷塘月色》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青,取之蓝  水为之,而寒

    B.不复挺,輮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则知明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神明自得,圣心备

  •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羡长江无穷   吾欲南海

    B.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而渔工水师虽知不能言

    C.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月出东山之上

    D. 浩浩如冯虚御风 知不可骤得

  • 4、下列不属于《威尼斯商人》中人物的是( )

    A.安东尼奥 B.夏洛克 C.鲍西亚 D.伊阿古

  • 5、选择标号①-④中的句子依次填到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_______________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①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词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③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④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

    B. 第④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C. 作者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因为柳永的许多词作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大都能写出词人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D. 文章详细交代了歌妓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具体说明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2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3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课内默写。

    (1)千乘之国,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_______,敢以烦执事。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将焉取之?

    (4)吾入关,______,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_____

    (6)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庄不得击。

    (7)浴乎沂,______,咏而归。

    (8)唯求则非邦也与?______

    (9)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______

    (10)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各题。

    (双调)蟾宫曲•咏史

    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 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在赤壁一战中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 “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 最后一句紧承上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 分有总,首尾相应。

    B. 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 的这一转变。

    C. 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 图伟愿。

    D. 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 如梦”的悲伤感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莫我知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是时丞相绛候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丞相绛候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B.是时丞相绛候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C.是时丞相绛候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D.是时丞相绛候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材”,即秀才,此处指优异的才能。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秀才是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

    B.“博士”,在古代是对具有某种技艺的人的尊称,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C.“宣室”,汉代指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汉文帝在此召见过贾谊,后代许多诗文里都引用了这个典故。

    D.“伊、管”,指商朝的伊尹和春秋时期的管仲。伊尹助商汤建商,管仲助齐恒公称霸,二人均为贤相,此处借这二人来赞美贾谊的才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十八岁的时候,在当地就很有名气,后来他被郡守吴公招至门下,因为吴公颇有政绩,加上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过,所以汉文帝征召贾谊为廷尉。

    B.刚入朝做官时,贾谊是最年轻的官员,每次诏令一下,他都能对答如流,并且符合其他官员的意思,汉文帝也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他,贾谊因此做到了太中大夫。

    C.汉文帝非常看重贾谊,想要让贾谊担任公卿,但这一举动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他们诋毁贾谊,致使贾谊后来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D.在梁王坠马而死后,作为梁王太傅的贾谊十分愧疚,以致一年多后他也抑郁而终,贾谊死后,在孝武帝时期,他的两位孙子被任命为郡太守。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

    (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莫我知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气中洋洋得意。它倨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细草说道:“你们可怜的小草儿,你看我的位置多么高,你们是多么矮小!”细草们没有回答。寄生树又自言自语地唱道:“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有大树作我庇护,有大树供我养料。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高瞻乎宇宙,君临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鸟。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一声雷把大树劈倒了。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折在草原上。寄生树渐渐枯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