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2、下列亚非欧的古代文明中,环地中海的四个文明古国是( )
①古埃及②古巴比伦③古印度④古希腊⑤古罗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3、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4、明治维新是日本社会演进中的一次重要飞跃。该“飞跃”的实质是日本( )
A.成为封建国家
B.建立幕府统治
C.形成武士集团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下列节日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A.圣诞节
B.中秋节
C.开斋节
D.宰牲节
6、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下列( )
A.荷兰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7、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它创造辉煌的古代文明,但由于外族入侵,国家被吞并,导致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来。最早吞并古埃及的国家是( )
A. 波斯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罗马帝国
8、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要研究“反法西斯抗战将领”,下列材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B.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征兵海报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D.中华民国29年5月1日国民党将军张自忠写给战友的表达抗战决心的信件
9、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由领主自己保留并直接经营的上地被称为
A.份地
B.自耕地
C.公用地
D.直营地
10、为维护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历代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下列属于加强新疆管理的是
A.设立“三司”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驻藏大臣
11、下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经济体制僵化
B.中苏关系破裂
C.欧共体的扩大
D.社会性质改变
12、如图中的人物,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记载于( )
A.《西游记》
B.《马可·波罗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东游记》
1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说:它是19世纪社会革命的开端……它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即将开始了。材料中的“它”( )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C.彻底打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公元4世纪,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是
A. 东罗马
B. 西罗马
C. 迦太基
D. 罗马
15、奥巴马多次重申美国的建国精神,“所有人都生来平等,他们都拥有相同的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奥巴马重申的“美国建国精神”源于(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汉谟拉比法典
D.1787年宪法
16、如图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A.二战后美、苏实力大增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
D.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17、下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18、同学们在学完美国南北战争后将它与美国独立战争进行比较,归纳出两场战争的共同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都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B. 都赢得了国家独立
C. 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D. 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9、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殖民统治或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文献有( )
①《大宪章》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0、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是当时兴起的著名大学
B.大学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C.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D.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21、_____年,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_____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⑵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⑶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⑷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⑸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
2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是________。
24、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____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______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被誉为是南美的“解放者”。
25、创立: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6、1492年____(人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860年,____(人物)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领导北方取得胜利,避免了美国分裂。
27、1933年,________ (人名)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________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8、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________,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________和教育自主权。
29、马克思主义诞生后,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
30、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________。
31、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
(1)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试举两例)
(3)随着科技的进步,坦克、毒气等武器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战争更加残酷。一战中哪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核武器(原子弹)首次被美国使用,给日本带来巨大灾难,请你说出在原子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是哪次科技革命?
(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地震后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思考。结合上述内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32、谈一谈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开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材料二 1775年,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
材料三 1789年,大革命开始,不久颁布了《人权宣言》。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结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生在该国的两场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此次战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区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大革命的原因及意义。
34、自古以来,战争总是与人类发展同行。近代以来,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不断研制成功,并投入战场,对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巨大的灾难,人类对战争开始谨慎对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判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设计一条宣传语,表明你对战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