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是( )
A.秦朝、明朝
B.汉朝、元朝
C.隋朝、清朝
D.唐朝、清朝
2、“在宗教上,国王被认为是‘神之子’,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该国王被称为
A. 法老 B. 皇帝 C. 大王 D. 教皇
3、意大利文学三杰之一的薄伽丘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他可能是哪一时期的思想家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4、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列关于基督教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耶稣是“救世主”
B.兴起于美洲
C.诞生在公元10世纪左右
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
5、在阿拉伯人做出的贡献中,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经典的医学书籍是( )
A.《医学集成》《医典》 B.《医学集成》《天方夜谭》
C.《医典》《素问》 D.《医学集成》《本草纲目》
6、在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指的是 ( )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7、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位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8、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原因( )
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资本主义国家从产生就开始就对外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殖民地国家来说却是一场噩梦。请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10、下列关于人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学者按智商高低把人类分为三大人种 B. 人种的形成是一蹴而就的
C.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构成了世界三大人种 D. 人种有优劣之分
11、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A.在哲学方面提出“原子论”
B.万神庙
C.《掷铁饼者》
D.《荷马史诗》
12、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 事件 | 影响 |
A | 亚历山大东征 | 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
B | 西欧城市的兴起 |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
C | 驻藏大臣的设置 |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
D |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伊斯兰教的创立
D. 民主政治
14、“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内阁制度
B. 丞相制度
C. 宦官集闭
D. 皇帝制度
15、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主持者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下列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国选项是
A.英国、法国、俄国
B.英国、法国、美国
C.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D.德国、意大利、法国
17、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原因不包括
A. 分工细化
B.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C. 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
D.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18、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A. 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 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 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D.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19、记学习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表是小红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西欧庄园 B.城市的兴起 C.大学的兴起 D.西欧文学
20、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个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 金字塔
B. 佛教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狮身人面像
21、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当时率领军队侵占孟加拉的殖民头子是_________。
22、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________,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________和教育自主权。
23、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848年2月,① ______②______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 _______在伦敦正式出版。它的发表,标志着④_______诞生。从此⑤________ 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① ______②______ ③ 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
24、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7世纪时,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使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史称( )。
(2)古代希腊打败波斯帝国,确立其在东地中海霸权地位的战争是( )。
(3)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 )。
(4)拉美民族独立战争中,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人物是( )。
(5)英国著名戏剧《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
25、人类社会第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国际性组织是
26、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的15个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__________政权,总称为“十六国”;唐朝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的九个政权,连同割据北方太原的__________政权,总称为“十国”。
27、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出身寒微,却在内战中捍卫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人,他是_________。
(2)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 研制成功的,因此被誉“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3)1885年德国人_________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28、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______。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改革是______。
(3)凯撒命人编制的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基础的历法是______。
(4)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______。
29、幕府统治的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______统治时期,此后,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30、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31、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能被称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在其心目中对于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辨析以下工匠,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胡夫的①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2500千克。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材料二:②认真研究蒸汽泵,虚心向他人学习,刻苦钻研。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制成能够有效利用热能的改进型蒸汽机。
材料三: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③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
(1)材料一中的①是工匠们修建的哪一建筑?是什么造就了这一恢弘成就?
(2)材料二中的②是谁?他的成就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③是谁?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工匠”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2)15世纪中期控制东西方贸易所有重要商道的帝国——
(3)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称为——
(4)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33、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物不仅书写了欧洲历史的辉煌,也备受世界瞩目。请回答:
(1)伯利克里出任希腊执政官后,为保证公民参政采取了哪些措施?
(2)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的帝国疆域有什么特点?其东征客观上在哪方面得到后人肯定?
(3)在罗马文明发展中,凯撒大帝和屋大维对国家的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3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罗马军队每征服一处,就铺设道路,兴建港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就像是罗马帝国的血脉……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来自罗马帝国各个角落的货物汇聚罗马,“使罗马城消费的商品种类不胜枚举”,也使罗马城中百业兴隆。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三:
——摘编自《世界历史地图册》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军队的征服对哪方面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交流互鉴”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