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政治开学考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3年5月10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的比赛正式收官,中国国家跳水队运动员全红婵表现出色,再次实现夺冠梦想。要成就梦想,下图问号处应填上的最合适的词语是(     

    A.合作

    B.努力

    C.敬业

    D.诚信

  • 2、下列对小福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冷静思考他人对自己的表扬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考后写日记,反思学习得失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与朋友发生冲突后,就断绝来往

    恰当运用交友的原则

    考试时拒绝同桌传递答案的请求

    正确对待同学间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全民终身学习,是因为(     

    ①学习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要

    ②学习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学习机会,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④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我国古代反映人的情绪的语句举不胜举,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上语句表达的情绪分别是(     

    A.喜怒哀惧

    B.惧喜怒哀

    C.哀怒惧喜

    D.惧喜哀怒

  • 5、某校七年级开展主题为“学习中的苦与乐”的辩论会。小明所在团队的观点是“学习中的乐大于苦”,他可以用到的观点或事例是(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持之以恒,成为榜样

    ③面对作业,奋笔疾书,面对难题,挠头托腮

    ④遇到难题,绞尽脑汁,终于解开,内心满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设有任何阻碍,不经受任何挫折,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状态,将会变得愚蠢又糊涂。”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在一生中,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挫折

    B.挫折具有积极的影响,遇到的挫折越多越好

    C.遭遇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D.生活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 7、1963年,雷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但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这告诉我们(     

    ①雷锋精神永远绽放光芒②助人为乐的精神代代相传

    ③精神上的生命是永恒的④只有牺牲才能让后人记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味着学会学习就要(     

    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④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以下选项与下图意思最相符的是(     

       

    A.增强韧性,应对挫折

    B.抗拒规律,生命至上

    C.生命独特,创造永恒

    D.传递温暖,守护生命

  • 10、某视频平台上有一首很火的歌《少年》,其中一段歌词是“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引发大家的共鸣。歌词对你的启示是(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少年的梦想,仅仅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④梦想能够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七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在主题班会上,要求学生自己创造格言,寻找前进的目标。召勇同学创造的格言是“只关注别人事情的人,他们将永远也不了解真实的自我。人活着,最重要     的还是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 )

    ①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②促进自身发展

    ③战胜学习上的一切困难

    ④促进与他人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2、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是(     

    A.教学相长

    B.彼此尊重

    C.相互促进

    D.平等相待

  • 13、一位同学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网上义工联盟,参加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网络交往可以扩大交往圈,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     

    ② 网络交往对我们既有积极影响,但也有消极影响        

    ③网络开辟了人际交往新通道,可以替代现实交往   

    ④网络交往为我们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提供了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下列“呵护友谊”的做法正确的是(     

    A.海燕说友谊讲究缘分,顺其自然就好

    B.放学路上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大海把他护送回家

    C.洋洋为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的朋友请假

    D.小丁的好朋友小晓不允许小丁与其他同学交往

  • 15、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范围在不断变化。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小明:我的朋友圈扩大了,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

    ②小李:我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比以前更丰富了

    ③小强: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④小张:我发现交朋友很麻烦,还影响学习,所以我选择不交朋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6、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下列名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活到老,学到老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17、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一名心理学家随意从某校各班抽取三名学生,极为认真地告诉他们:“经过科学测定,你们智商很高。”半年以后,这些学生的确表现超常。这一心理学实验能够印证的道理是(     

    A.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业进步

    B.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C.学会欣赏与接纳自己,有助于成就自己

    D.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自己

  • 18、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孝顺的三境界:养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养心,让长辈心情愉悦;养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下列能体现这“三种境界”的是(     

    ①关爱父母健康,悉心照料,让父母衣食无忧

    ②关切父母精神,常伴左右,让父母心情顺畅

    ③尊重父母选择,全力支持,让父母老有所乐

    ④安排父母生活,以我为主,不用管父母的想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曾说:“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彻底照亮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活有一点点光彩。”这说明(     

    ①友谊对一个人有强大的力量②友谊决定我们事业是否成功

    ③友谊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美好④与任何人交朋友都是有益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0、孩子太“宅”成为不少家长的心病:总不出门,没有朋友怎么行?对太“宅”的孩子,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①敞开心扉,主动表达,建立友谊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他人无关

    ③走出家门,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做有意义的活动④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中学阶段是__________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 22、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_______。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_______。

     

  • 23、家庭的作用/意义:

    (1)家是我们身心的_________

    (2)家是我们心灵的__________

    (3)家是代代传承、_________的生活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避风港。

  • 24、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1)学习,不仅让___,而且可以___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___。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___,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___

  • 25、完成下列所缺内容

    (1)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网上交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涵:_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3)怎样做更好的自己?①要学会_________和欣赏自己。②要___________。③需要主动改正________。④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___________。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_________________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请根据以下文字图片,将文字与图片内容相符的连线。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我们要从多方面认识自己,这样会更全面、更准确。__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起伏不定的,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有人畏缩了,有人哀叹了……

  • 29、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小组讨论环节,肖亮向同学们分享了开学半学期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入学以来,我独来独往,觉得没必要交朋友。针对肖亮的想法,小组其他同学开始了讨论。

    小明认为:“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成长过程中不需要朋友。”

    小红则反驳道:“朋友对人影响很大,朋友越多越好。”

    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 30、   2018年5月14日10时41分,69岁的夏伯渝在第5次尝试中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为之奋斗半生的梦想。43年前,夏伯渝因攀登珠峰失去双脚。43年来,珠峰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和目标。残疾、截肢、癌症、血栓……这些撼人心魄的词汇,从夏伯渝口中说出总是云淡风轻。“人活在世,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会百折不挠。”夏伯渝说,他的成功正源自梦想的力量和永不放弃的决心。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进行辨析: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指出:“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从西游记到凡尔纳科幻小说,飞船、潜艇今天不都有了吗?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要敢于有梦?

  • 33、【中学时代揣梦启航】

    神州十三号唯一女航天员王亚平说:“梦想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力和坚持,就一定能触摸到。”

    青年人应该如何实现梦想?

  • 3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其中“学会学习”是九大素养之一。一直以来,“学会学习”也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

    在“学会学习”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做?

  •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童小勇坚持每个周末都抽空去敬老院做义工,两年从不间断。他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是老人心中的“暖宝宝”,敬老院特地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

    材料二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讲述了出生以来50多年间的往事,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披露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小事。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的一条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耻。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1)结合材料一,请从“止于至善”方面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童小勇学习?

    (2)结合材料二,说说“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开学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