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至2023年9月,中国境内已开通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城市,中欧班列让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得到了有力保障。这反映的是( )
A.社会信息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性
D.经济全球化
2、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广东击鼓催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将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可见( )
A.改革让广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开放提升了广东的核心竞争力
C.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改革的目的就是走向强国之路
3、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十。这表明“一国两制”( )
A.在港澳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C.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D.目的在于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发达地区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践和发展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可持续发展道路
C.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道路
D.改革开放的道路
5、民主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实行②这一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A.①民主监督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①协商民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①协商民主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①选举民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它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有的取得了技术领先。“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C.企业创新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D.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7、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的决定。今年首个全国生态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设立国家生态日意义在于( )
①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维护生态平衡
②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
③把环保上升为法律层面
④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大学生小法是某村新上任的“村官”,为了进一步促进本村的发展,小法制定了如下方案。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
A.落实大众创业号召→创立村办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发展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B.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量引进外国农业科技→提高本村粮食产量
C.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种植面积→保障本村粮食产量
D.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医疗、教育水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全球第34位跃居2021年的第12位。科研人员数量、科学论文产出和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在高铁、核电、卫星导航、5G、特高压输变电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这说明我国( )
A.科技创新能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B.已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C.已经成为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
D.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由于过去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合理,忽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很多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忽视长期积累,片面追求论文、专利和科研经费的数量,产生了大量应用价值不强的科研成果,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
①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②深化科技人才评价体制的改革
③强化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④加强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厉行法治
B.人民当家作主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习近平法治思想
11、“我们要传承同舟共济精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2023年8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的这一声明体现了中国( )
①维护世界安全,主宰国际秩序 ②关心人类命运,决定世界前途
③彰显大国担当,站在正义一边 ④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完成下列小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角度看,上述观点表明(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③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要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有( )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8月24日,日本核废水排海引起人们恐慌,部分不法商人借此哄抬盐价。省市场监管局依法加强对食用盐价格的监管巡查,严厉打击围积居奇、操纵物价等违法行为。这说明( )
①政府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③用权须谨慎,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行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将对制造业企业产生影响,其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
①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②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
③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④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5、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去广西调研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关于促进民族团结的建议,你认为可以推荐的是( )
①缩小区域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②消除民族文化差异,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③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④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图是思维导图的部分内容,①和②处依次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民主制度民主协商
B.民主制度协商民主
C.民主协商民主监督
D.民主监督民主选举
17、“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这一宣告展现出强烈的( )
A.道路自信
B.制度自信
C.理论自信
D.文化自信
18、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探索的经验总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下列属有关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的基本政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最重要形式
19、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这表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与时俱进
D.薪火相传
20、《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的“圆桌会”到线上的“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表明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2】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
①是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④有利于公民实现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辨析题
22、在研究性学习中,程程认为中学生除了要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走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判断:
理由:
23、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于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组成,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不少“大国重器”亮相现场。
甲:国庆阅兵鼓舞人心,中国发展变化大,今非昔比。
乙:大国重器纷登场,装备先进靠创新,和平发展不能忘。
24、 2019年10月22日,鄂州市委宣传部发布三季度鄂州楷模榜单。此次上榜的有:关爱残疾儿童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徐婷;舍己救人的汀祖镇杨王村村民杨文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市中心医院护士廖梦容;一专多能的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牛琴;为扑灭山火献出宝贵生命的沙窝乡牌楼村党员万桂芳。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有哪些?
(2)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5、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6分)
26、一个有梦想、肯奋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向着梦想奔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一个又一个举措见证突破的勇气。
向着梦想奔跑——自贸试验区改革深化拓展、审批服务便民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密集出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串又一串脚印写就奋进的篇章。
……
(1)请从不同角度例举两项体现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事例。
(2)请你谈谈对“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的关系的认识。
27、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灿烂的辉煌。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进步和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该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8、材料:我们中国文化能具体到武术、医药、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诗词、京剧、昆曲、品茶、饮食、赏石、养鱼、陶瓷、微雕、剪纸、灯笼、对联、谜语、等等,这些都能见出中国文化,见出中国文化的神韵来。
中国历史上屡遭外敌入侵。元朝和清朝是被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征服的中国。但是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却以自身的渊源宏大吸引了这些征服者,使他们自愿被同化,自愿融入中华文化。没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和坚持,中国恐怕早就不存在了;中国文化如果缺乏它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吸纳征服者,延续五千年。
(1)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我国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其核心是什么?还有那些内涵?
(3)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