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秋初三(上)专题练习政治考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的变化趋势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状况,下列选项最有可能为(     

       

    A.人口增长

    B.环境变化

    C.科技创新

    D.资源消耗

  • 2、道德与法治课上,小餐和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小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②小山:要提升自身能力,拒绝与他人合作

    ③小静: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④小秦: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我国(     

    A.坚持依法行政

    B.已经实现良法善治

    C.坚持严格执法

    D.不断完善法治体系

  • 4、江苏省金华村积极探索治理路径:围绕村庄发展规划,百姓“急难愁盼”等问题问计于民,不断丰富听证会等形式,实现群众的决策参与;村里的财物、事务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就能看到,财物收支明细表接受村民查询。对金华村做法背后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村庄发展规划问计于民→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急难愁盼”问题问计于民→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独特优势→村委会公示村里事务→让村民通过投票、选举行使权利

    ④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收支明细表接受村民查询→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之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行政(     

    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6、改革让中国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关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B.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C.创新不只是发明活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D.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7、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79亿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10207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这(     

    A.昭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日可待

    B.全部源于坚持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说明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证明改革开放既深刻改变中国,也影响世界

  • 8、2023年3月28日发布的《重庆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指出,重庆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规范执法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制约,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给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满意度已提升至94.2%。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反映出(     

    ①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

    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重庆各级政府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④公民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和主动监督促进了政府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华为新手机 Mate60的突然发售引发全网围观。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多网友直呼其为“争气机”。历经美国四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华为的突围说明(     

    A.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B.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D.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 10、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我国蓝图绘就、前程远大,人民豪迈、信心坚定。这一信心来自于(     

    ①中国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主导世界事务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四十多年来,人们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小山村”,到跨越省份的求学、工作,再到今天日益普遍的跨国旅行,中国人的“出行半径”越拉越长。美好生活范围的延伸反映出(     

    A.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B.改革开放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C.改革开放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D.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12、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       

    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②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全球规则的制定者   ④世界发展的领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成就的是(     

    A.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已经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B.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投产,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

    C.攻坚克难国产高铁车轮性能全面赶超国外

    D.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

  • 14、某校九(1)班学生小雅整理出关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的思维导图(如下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民主咨询

    B.民主意识

    C.调查走访

    D.民主协商

  • 1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所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考古调查发掘获取相关资料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完成下面小题。

    【1】探源工程揭示,中国史前农业萌芽于上万年之前,距今6000年或者稍早一点,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农业体系。在距今5000年前,以良渚文明为代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一些地方率先进入文明阶段,建立国家。这体现中华文化(     

    A.博大精深

    B.与时俱进

    C.独一无二

    D.源远流长

    【2】探源工程实证,距今58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已有多个地方分别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步入文明。多样而分散的文明在各自发展又彼此竞争的过程中,保持着交流借鉴的态势。同时,在广泛吸收周围各民族文化先进因素基础上,中原成为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为日后夏商周三代文明提供了经济、文化与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明由各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②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创新力

    ③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发展历史趋势④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香港特区立法会2023年11月15日通过《2023年区旗及区徽(修订)条例草案》,禁止侮辱区旗及区徽,规定不得倒挂区旗及区徽,并将区旗及区徽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此次修例与国家修订的《国旗及国徽条例》及《国歌条例》适度保持一致。这说明香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和基础     ②贯彻高度自治的方针

    ③坚持“九二”共识                  ④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8、据统计,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摆脱依赖海洋的发展道路

    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④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再到新时代“两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C.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下列适合作为中学生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是(     

    ①团结奋进,各族人民手足相亲

    ②海纳百川,打破民族界限

    ③同心同力,各族儿女守望相助

    ④推进繁荣,各民族独立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一位杭州妈妈给即将“小升初”的女儿报了11个培训班,其中语文、数学就各有3个;一所小学的四年级班里,人人都参加了校外培训,大部分孩子报的学科类培训班从2个到6个不等……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培训班热”也在各地再次升温。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 22、在一次道德与法治课上,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就我国创新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请从两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简要评析。

  • 23、辨析题

    信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发展处在一个重要阶段。:特朗普表示,美方高度重视美中关系,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妥善处理好经贸问题,推动美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有人认为,中美两国之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这种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中国人中国梦】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与发展蓝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现实依据。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国梦?

    (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什么?

  • 25、观察两幅漫画,思考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漫画分别体现哪种类型的污染现象。

    漫画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两幅漫画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思考。

     

  • 2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西方日益担忧其辉煌不再,因此不惜祭出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的武器。在此背景下,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包容的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回应。

    (1)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会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回应。

    材料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传承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和谐”理念的“一带一路”的核心使命和价值,我们坚决摒弃以邻为壑的狭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促进世界人民团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该怎么做。

  • 27、【感悟文化】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这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教育部要求,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8、一屉屉热气腾腾、飘香美味的包子,勾起你无穷食欲。可是,江西省南昌市某家销售面制品的食品店,生产销售的包子中金属铝残留量严重超出国家规定标准,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2015111,南昌市东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该经营人陈某抓获,并当场查获16包违规食品添加剂泡打粉。此案已移交给公安部门进行调查。

    1)生产、销售毒包子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

    2)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专题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