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祀时行九拜礼不包括( )
A.稽首
B.空首
C.振动
D.偶拜
2、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家商店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使顾客如坐春风。
B.我们的时代需要楷模,过去的日子也从来不曾缺少楷模。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可谓汗牛充栋。
C.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违法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D.赵经理一跨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读《红烛》,虽然感受更多的我们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B.“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C.虽然中国已经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但某些部门由于对利益的渴求,依旧纵容走私“洋垃圾”等行为,有法而不依。
D.10月16日中国台风网报道,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后,“莎莉嘉”将再次加强,并逐渐向海南岛和广东的东南部沿海靠近。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研究者为此_______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②如果没有殷墟、兵马俑、长城和故宫们的幸存,以及一批批文化人________的守护,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文明能薪火相传,屹立五千年而不倒。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栈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_______。
A.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B.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C.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D. 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鸭的喜剧
鲁 迅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①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子②。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
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有删改)
[注] ①爱罗先珂(1889~1952),俄国诗人,童话作家,世界语者。②科斗子:小蝌蚪。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中作者引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意在表明作者不认同爱罗先珂对现实的感受。
B. 作者描写爱罗先珂的神态,突出他独自靠在卧榻上眉棱微蹙的特征,妙笔传神,勾勒出一个思想者的形象。
C. 爱罗先珂主张自食其力,劝友人种白菜,养各种动物,寄托了他期盼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
D. 作品善于摹声摹形,用“咻咻的叫”写小鸭,以“满院飞跑”绘小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生灵的活泼可爱。
【2】作品中爱罗先珂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作品看似“喜剧”,却隐含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浣溪沙》中“ _______,________ ”两句把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2)《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语句描写大鹏徙于南冥时的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_________”,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__”。
(2)《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类似。
(3)“江”“月”意象往往在古诗词中一起出现,或表达诗人的哲思,如“_________”,或体现诗人的襟怀,如“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离人处,禾黍萧风听马嘶。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泰王”的故事,被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一文中,“_______”一句写出山间傍晚景色,“_______”一句写出泉酒的特点。
(2)《逍遥游》一文中,庄子认为,要想在无穷时空里邀游且无所待,需要做到“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_______”一句借泉水描写琵琶声的艰涩低沉。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化用孟浩然诗句“涵虚混太清”,同样写出了西溪水面辽阔,浩荡不凡的气象。
B. “尘里去”、“鉴中行”写出了僧人入城,禅院愈清,物我两忘,人行镜中的禅境。
C. 尾联作者担心芦苇长得太高,遮住空中的月亮,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余味悠然。
D. 本诗构思极为巧妙,作者体物入微,将秋雨过后无相院前的群山之景写得生动自然。
E. 全诗通过典型的江南水乡景物的描写,人景融合,明净清丽,意境清雅,充满雅趣。
【2】本诗的颔联写景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牛徽,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入朝为右补阙,再迁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曹猥滥吏为奸弊每岁选人四千余员徽性贞刚特为奏请由是铨叙稍正能否旌别物议称之。巢贼犯京师,父蔚方病,徽与其子自扶篮舆,投窜山南。阁路险狭,盗贼纵横,谷中遇盗,击徽破首,流血被体,而捉舆不辍。盗苦迫之,徽拜之曰:“父年高疾甚,不欲骇动。人皆有父,幸相垂恤。”盗感之而止。及前谷,又逢前盗,相告语曰:“此孝子也。”即同举舆,延于其家,以帛封创,饘饮奉蔚。时僖宗已幸成都,徽至行朝拜章,乞归侍疾。其年丁家艰,执丧梁、汉。既除,从驾还京,至陈仓,疾甚,经年方间。宰相张浚奏徽为判官,检校左散骑常侍。诏下凤翔,促令赴阙。徽谓所亲曰:“国步方艰,皇居初复,帑廪皆虚,正赖群臣协力,同心王室。而于破败之余,图雄霸之举,俾诸侯离心,必贻后悔也。以吾衰疾之年,安能为之扞难。”辞疾不起。明年,召徽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归山南,李茂贞上表,请自出兵粮问罪,但授臣诏讨使。奏不待报,茂贞与王行瑜军已出疆。昭宗延英召谏官宰相议可否。不敢极言,相顾辞逊,上情不悦。“两朝多艰,茂贞实有翼卫之功,所造次者,不俟命而出师也。近闻两镇兵入界,多有杀伤,陛下若不处分,梁、汉之民尽矣。须授以使名,明行约束,则军中争不畏法。”帝曰:“此言极是。” 及茂贞平贼,自恃浸骄,多挠国政,帝命杜让能料兵讨之。徽谏曰:“茂贞倔强,不顾祸患。万一蹉跌,挫国威也,不若渐以制之。”不听,师出。而王师果衄,大臣被害。岁中,迁刑部侍郎,封奇章男。天复初,贼臣用事,朝政不纲,拜章请罢。诏以刑部尚书致仕,乃归樊川别墅。病卒,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牛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乾符中/选曹猥滥/吏为奸弊/每岁选人四千余员/徽性贞刚/特为奏请/由是铨叙稍正/能否旌别/物议称之/
B.乾符中选/曹猥滥/吏为奸弊/每岁选人四千余员/徽性贞刚/特为奏请/由是铨叙稍正/能否旌别/物议称之/
C.乾符中/选曹猥滥/吏为奸弊/每岁选人四千余员/徽性贞刚/特为奏请由/是铨叙稍正/能否旌别/物议称之/
D.乾符中选/曹猥滥/吏为奸弊/每岁选人四千余员/徽性贞刚/特为奏请由/是铨叙稍正/能否旌别/物议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吏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其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B.行朝即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后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文中指僖宗避乱的成都。
C.除在文中指朝廷任命、授予官职,与李密《陈情表》“除臣郎中”的“除”意思相同。
D.男是爵位名,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徽极尽孝道,抬着父亲逃难。他抬着生病的父亲行走在危险狭窄的栈道上,盜贼到处横行,他的言行感动了盗贼,盗贼称赞他是孝子。
B.牛徽考虑深远,推辞朝廷授官。朝廷征召他入朝为官,他认为国家处于艰难时期,而图谋霸业的做法不可取,便以年老多疾为由不赴任。
C.牛徽爱护百姓,反对滥杀无辜。李茂贞讨伐杨复恭,杀伤的人很多,他认为应授给李茂贞诏讨使的名义,明令约束,从而保护老百姓。
D.牛徽关心国事,敢提不同意见。他认为李茂贞有功于国,不宜贸然讨伐,否则挫伤国家的威严,不如慢慢制服。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后来官军果然遭到失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中遇盗,击徽破首,流血被体,而捉舆不辍。
(2)天复初,贼臣用事,朝政不纲,拜章请罢。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整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然而,近年来,很多学校忽视美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有的老师说,高考竞争激烈,喜欢美术专业的考生可以自己去学习;有的家长说,美术是高大上的东西,孩子们最应该掌握的是生存技能;有的学生说,学美术需要很强的耐心,自己做不到。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强调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青年一代能够通过美育涵养一颗“美丽心灵”。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振兴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涵养心灵,美育人生”,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