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古代称谓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用于自称时,为谦辞。如老年人谦称自己为老朽,老年妇女谦称自己为老身。
B.舍:谦辞,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亲、舍儿、舍女等。
C.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如称已离世的父亲为先父、先严,称已离世的母亲为先母、先妣、先慈。
D.犬:旧时有“犬子”一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现代体育,还需要强调“拼搏”吗?如今的竞技体育,早已走过了当年那个只需高强度训练,拥有顽强比赛作风就能获胜的时代。的确,科学技术、大数据统计以及营养医疗等专业的介入,让现代体育在训练、比赛以及伤病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和保证,即使一支队伍再有拼劲,再有血性,也必定无法立足世界舞台。_____, , , 。
①然而,你问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答案依旧是肯定的
②如果此时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
③因为在竞技体育中,当体能达到极限,球员将会陷入到心态失衡,动作变形等困境中
④即使有再完美的战术布置和后勤保障,也只能成为徒劳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枫叶狄花 添酒回灯 转轴拨弦 低眉信手
B.杜鹃啼血 间关莺语 凝决不通 银瓶乍破
C.整顿衣裳 秋月春风 暮去朝来 曲罢悯然
D.忧愁暗恨 年长色衰 飘沦憔悴 恬然自安
4、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哲学界, ① 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毕竟, ② 凡事皆有因果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决定任何事的自由了。如果说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 ③ 每一个想法都是其他事情的结果,④ 这个结果又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以此循环往复,⑤ 就不存在人的自由意志这一说了。——所有的生命轨迹都只是受因果关系的控制了。⑥ ,对于因果关系在世间所扮演的角色,哲学家们争论不休,有时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由意志相对立。
A. 对于 因为 和 并且 / 因此
B. 关于 如果 和 而 那么 从而
C. 对于 因为 或者 并且 / 从而
D. 关于 如果 或者 而 那么 因此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安康市车管所共卖出多少吉祥号牌,给市财政缴纳了多少费用,相关部门能否拿出具体数据?从各部门负责人的闪烁其词看,答案恐怕会令人失望。
B. 因为微信朋友圈使用的用户很多,一些广告商便不断地发布投票、代购等广告信息,一些人自然会觉得不厌其烦,就关闭了朋友圈或准备关闭朋友圈。
C. 我们希望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法律来促进“好人有好报”价值观的弘扬,让社会道德回归自然,使互帮互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蔚然成风。
D. 有了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关于购物立标准、多协商这两点,游客、旅行社和导游就能相得益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E. 近年来发生的长跑致学生猝死的案例,让一些学校在校园体育比赛中,取消了长跑项目。而学校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将随着新体育工作标准的出台而改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儿童文学发展很快,但还有很多不足,发展不平衡。比如,幼儿文学过去一直被淹没在儿童文学里,没有把它单独分出来强调;幼儿文学的作者队伍不够稳定。此外,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建设仍需强化。幼儿文学要从社会、教育、文化多个角度去关注,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
幼儿文学面对的绝对不只是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成年人是将幼儿文学送到幼儿手中的群体,离开了成年读者群,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都是很难进行的。
幼儿文学的修辞技巧非常多,比如拟人、反复,比如顶针、复沓,在幼儿文学的技巧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很欠缺,还缺少归纳。
幼儿文学特别是婴儿这个阶段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它快捷、强烈,要能瞬间储存于听觉记忆。我在主编“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套书时,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我再编一套儿歌系列,同样是诗歌系列,感受更强烈:当今儿歌创作中,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
幼儿文学理论的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文学一定要推广到家长、教师那里去,没有成年人阅读的幼儿文学,是不能够真正到达孩子手里的,幼儿文学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需要家庭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波在“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
为孩子写作是一件光荣的事业,正如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他的名作《光荣的荆棘路》中所说:“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儿童文学作家就是这样一批幸运的人,儿童文学事业就是这样一条灿烂的光带。
从1949年到2019年的七十年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为显著的时期。以史为鉴,回顾、探讨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梳理、总结新中国儿童文学的丰硕成果与宝贵经验,现代出版社推出的“儿童文学光荣榜”书系正是以此为目标编选的,彰显了经典性、历史性、可读性的基本特征。
经典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新中国七十年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用他们的智慧、才情和心血,用他们对儿童世界的满腔热情与奉献凝聚而成的,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七十年儿童文学的辉煌成就。本书系荟萃了五代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涉及小说、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多种文体。诚如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著名作家曹文轩所说:“本套书系收入的作品是七十年中最具文学性、最具影响力、最具可读性的精品。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借这套书重树文学的标准,重叙文学的意义,重申文学的操守,希望儿童文学从此走向坚定和繁荣!”
历史性是由“儿童文学光荣榜”书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七十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与理论批评体系,既体现出历史发展的纵向性与文学演进的时代性,又体现出儿童文学的艺术丰富性与创作思潮的复杂性。既与七十年整个文学具有同一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毕竟儿童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儿童文学在自身的美学精神、价值承诺、文体秩序、艺术章法乃至语言运用等方面,必须满足于“为儿童”并为儿童所接受的需求。七十年儿童文学正是在同一性与特殊性、时代性与儿童性的交互规范、影响下不断探索前进,并由此形成了七十年儿童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思潮;进入新世纪,呈现出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景象。
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读物必须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儿童阅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儿童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亲近母语”,亲近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与文学。如何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有力且有效地推广到广大少年儿童中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本书系入选作品的艺术含金量已为儿童阅读提供了可读性基础,为了对今天的儿童阅读负责,本书系尽可能选择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不灭的人性光芒与艺术光泽的作品。
儿童文学是一种重在表现少年儿童生活世界及其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将影响人的一生,因而这种文学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美学使命。儿童文学总是把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写在自己的文学旗帜上,这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一代的人性规范与文化期待,也是儿童文学价值功能特殊性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王泉根:为孩子写作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材料三
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在上海市开幕。会议主题是“童年无限”。获得首奖的图画书《外婆家的马》讲述了外孙“小东西”在外婆家度过的一段快乐的假期时光。全篇从男孩子喜欢的养马游戏入手,细腻地刻画了慈祥的外婆和调皮又可爱的小外孙形象,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展示出祖孙之间浓浓的爱的陪伴与关怀。“孩子成长过程的状态是一种生命最自然、最蓬松、最美好的状态。而所有的平凡,通过创造与想象都可以成为不平凡。”回顾创作历程,作者谢华表示。
英国2017—2019年度儿童文学桂冠作家、格林纳威大奖的国际知名插画家、作家罗伦·乔尔德,创作有“查理和罗拉”系列图画书,《我想养只宠物》和《小豆芽,就是我》等作品。乔尔德善于颠覆传统,把传统父母头痛的教养问题,通过孩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有趣的互动对答,让家常琐事变得极其丰富多彩。而她独特的插画形式——将手绘和实物照片等拼贴在一起,更是开启了绘本创作丰富多元的新形式。英籍捷克童书作家皮特·霍拉塞克喜欢使用大胆天真的风格和惊人的色彩,作品包括《小老鼠三部曲》《一半与另一半》《傻鹅苏西》等,而《海雀彼得》更是入选2012年的英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奖的短名单。
(摘编自金莹《在中国的童年里,发现无限的创造与想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但由于幼儿文学创作队伍不够稳定、理论建设又缺乏,因此长期滞后于儿童文学的发展。
B.儿童文学中的图画书可谓小图书大文学,这些作品通过创造与想象,使家常琐事变得丰富多彩,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C.材料二可以解释材料一中的一些现象,并且指出儿童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要做到“为儿童”并为儿童所接受。
D.材料三认为“童年无限”,这里的“童年无限”的含义几乎等同于材料二所论及的儿童文学的“时代性与儿童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波认为,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主要靠成年读者群,因此创作时不能只想到幼儿,还要顾及成年读者群。
B.可读性是一切儿童文学遵循的儿童阅读原则,“亲近母语”即其一,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儿童文学创作修辞技巧非常多。
C.幼儿(婴儿)文学主要靠听觉将听读内容瞬间储存,但目前许多幼儿作品都是技巧用得少而且太单调,效果还不理想。
D.儿童文学作者任重道远,儿童文学是重在表现少年儿童生活世界及其精神生命成长的文学作品,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
B.“没有成年人的喜欢,童话要进入童年很难。孩子们的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
C.“这些故事会在我们心里慢慢地沉淀下来,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质。”
D.“儿童文学这个学科本来就是现代性的产物,中国的儿童文学也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萌芽的。”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优秀儿童文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按题目要求填空。
(1)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诗人_____________的《登快阁》。
(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比喻暗示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在《逍遥游》中,通过描写“人从地面向上遥望天空的颜色,并引发无穷的思考”,来猜想鹏鸟自上往下看亦是如此的句子是:___,_____?
(2)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丘明的《左传》,文中烛之武对秦穆公说:“_____,______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
9、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写宋荣子能做到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欲借北归的鸿雁传书,深刻表达思乡情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两句,以数量词夸大时空距离,将自己羁旅漂泊的孤独惆怅与深秋凄冷之景相结合,寄托了悲秋伤己的情感。
(2)韩愈在《师说》中谈到,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相比,“______,______”,可见作者对他们持否定批评的态度。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诗人遭遇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的境遇,悲凉沉痛。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官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⑷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阴雨①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张,又喜卧北窗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2】这首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邢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被,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摘自《隋书·梁彦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B.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C.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D.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称太学生。
B.解褐,又称“释褐”。“褐”指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解褐”即脱去布衣服,入朝为官。
C.受禅,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传位的叫“封禅”,被传位的叫“受禅”。
D.课,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区别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幼年聪慧,性情醇厚。幼年时就涉猎经史、待人以礼。他的父亲很看重他,经常对人说梁彦光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深得皇帝赞赏。他历任华州刺史、秘书郎、舍人上士、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曾不止一次受到皇帝封赏。
C.梁彦光生性执着,不肯屈服。任职相州时,他被人嘲笑没有治理才能,并因此而被免官,但后来他自请再回相州,终使相州教化大行。
D.梁彦光公而忘我,注重教化。针对相州人诡变多诈的情况,他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一种防手冻裂的药物)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善于研制不龟手之药,但他们世世代代却只是用它来做和漂洗丝絮有关的事儿,得到的价值也“不过数金”;后来有一天,有一位客人用百金买下了它的制作技术,用它来服务于吴越交战中受冻的士兵,由此得到的价值是“裂地而封之”。
世世代代以此为事,这是坚持俗见;不以此为事而以彼为事,这是突破俗见。俗见,往往是生活中的常理常情,它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和智慧。突破俗见意味着对此的超越和创新,有时甚至是颠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为什么会坚持俗见?是不是所有的俗见都需要、都能被突破?而有些俗见又为什么能被突破?从哪里突破?被谁突破?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同时代的还是后人?突破前后的俗见各自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境界和价值观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深入思考。
上述材料能给新时代的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