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来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亦去之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疏朗绵密 广为传诵 明月皎洁 克敌致胜

    B. 熟能生巧 落叶萧萧 丰富多彩 千古留传

    C. 不假思索 一言难尽 一盖而论 枝繁叶茂

    D. 蒙蒙细雨 浮想联翩 相去无几 无人问津

     

  • 4、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闻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E.这首词下阕直抒胸臆,写出了家人对作者的思念。

  • 5、下面这段文字之后最不可能写的内容是( )

    “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为在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艺生态健康造成了损害。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A.网络文艺作品对文艺生态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B.网络文艺作品满足文化需求的意义

    C.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的作用

    D.文艺评论应遵守的标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上的波光

    李宗贤

    ①我很遗憾自己不会画画也不会作曲,我所有的有点意思的感觉只能靠着文字来表达。当我在窗口望向河边美丽的樟树的时候,我好像是看见了天幕上一幅巨大的油画,油画里樟树浓密,树冠满缀着的精致而油亮的叶片,在北风中欢快地颤动,把阳光反射成一小片一小片密密的波光。波光里飞来飞去的鸟儿成丁游来游去的鱼儿,是我这时获得的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②油画里颤动的粼粼波光,在我的奇特感觉中习惯性地转换成小提琴柔和的颤音和钢琴悠扬的装饰音,这装饰音表达的是某几片十分光滑油亮的叶片较为强烈的反光。树上的波光里其实很少耀眼的反光,樟树馨香的卵形叶片虽然油亮得近乎精致,但表面布满细微突起的脉纹,到底有了些许的糙涩,毕竟不如水面光滑如镜。樟树树冠的油绿系列底色上,偶尔夹杂着几枚嫩黄色叶片,冬日温暖的阳光便在我的视觉和听觉里同时颤动出了树上的波光的美妙效果。

    ③树上的波光让我的欣赏达到了某种迷恋的程度,我甚至会走火入魔地想象卡尔维诺所说的男爵住的树上无数的树冠里的波光。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在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维安正好完成了著名油画《沐浴的希腊贵妇人》,就在这年,差不多生活在这油画般的贵族家庭环境里的柯希莫,因为父亲阿米尼奥的训斥而决意从家庭出走,爬到翁布罗萨森林里的树上生活。那时候,比柯希莫大7岁的贾宝玉早已在《红楼梦》里出家到江西黎川洵口寿昌寺当和尚去了。所不同的是,贾宝玉的出家是他世俗生活的终结,柯希莫的上树却是他世俗生活的崭新开始。柯希莫在树上照样打猎、读书、恋爱、旅行,和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和社会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④我完全是因为精致的樟树叶片闪烁的波光,而在短暂的幻觉中也成为树上的鱼的。我和柯希莫对于树的迷恋或许就是一种本性。我们的祖先几亿年前就从海里爬上长满植物的陆地,然后上到树林里生活,后又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现在我们回到树上就算是回到了故乡。

    ⑤我对于树上的波光的迷恋,是因为它唤起了我藏在基因里的祖先生活的美好感觉。我确信我在童年时代在一个叫作水边的地方经常感觉到树上的波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清澈的水面轻轻荡漾着并愉快地闪烁细碎的波光。我说的水边不是《褐色鸟群》里无可寻迹的地方,我的水边有一个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闪着波光的湖。我感觉到在久远的记忆中难以确定位置的湖,有着江南水乡极其妩媚动人的性格和形态。

    ⑥相比树上的波光,水面的波光由于亮度过高而有些晃人眼眸。但这不是缺陷,而是两者间或婉约或豪放的风格差异。人们正喜闻乐见于千姿百态的风格差异。然而水面的波光无法再现我遥远记忆中柔和细碎、密密麻麻涟漪状的光点,这让我怀上了挥之不去的失落感。水面的波光无法再现我关于水乡的美好记忆,是因为水面接连不断漂浮着菜皮、果皮、鱼内脏、鸡毛、塑料袋、塑料瓶、快餐盒等有机或无机、能降解或不能降解的杂物,大量漂在水面和悬浮在水中的杂物使得水体不仅肮脏而且沉重,这些杂物最终使得水面由于肮脏和沉重,对于阳光和风的呼应变得非常迟钝,无法做到在朝霞映照、微风吹拂下泛起细密的绚烂涟漪,以至于谭元寿一唱起“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我就会陷落到怀旧情绪中去。细密的涟漪是形成水面细碎波光的必要条件。我知道有一种叫作趋势的东西无可阻挡,水面细碎波光的必要条件消失,就是趋势无可避免的结局。

    树木上的波光似乎在温柔地对抗着趋势,以给人抚慰。高岸消失了,村落消失了,集镇消失了。无尽的消失凸显了树上的波光弥足珍贵。这种纯粹的波光,本来我可以在江南水乡的河面或湖面上很容易看到,现在我即使匍匐在水边,向近看、向远看都难以看到。造物主似乎为了安慰我无尽的失落感而让我在窗口认真看河边的樟树,很久以来,冬日宁静的阳光里,樟树的香味会随风丝丝缕缕隐隐飘进我家的客厅和卧房。

    ⑧那天我因为惊奇于柯希莫从12岁到65岁的53年里都生活在树上,生活在圣栎树、橄榄树、柠檬树、美国榆树、角豆树、桑树、玉兰树、橡树、无花果树、樱桃树、木瓜树、桃树、杏树、梨树、梅树等组成的森林里的故事,便无限感慨地在卧室窗口出神望着河边的老樟树。我在恍惚中望着森林的枝叶间如长尾山雀般轻盈行走的柯希莫,以及足可与冬妮娅媲美的薇莪拉的同时,望见了令我感动的树上的波光。

    ⑨这波光以树冠的形态呈现浮光跃金的诗情画意,保持并延续了我对水面波光的美好感受。直到现在,一种温柔的情意使我在这美好的恍惚中,觉得自己就是树上的波光里一条快乐游动的鱼。

    (选自2019年3月31日《解放日报》)

    1本文多次提到了柯希莫,请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2第⑤和第⑥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4有人说本文标题“树上的波光”取得很好,请结合全篇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鱼儿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与小人没有调和的余地。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____________”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对君王荒唐而不能理解自己的的抱怨。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了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桃花源外溪边绵延数百步的美丽桃林景色,进而引出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宁和乐的大同世界。

    (2)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叙述之后,大有同病相怜之感,于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这两句诗常被用来表达有相似的伤感经历的人一见如故时的感受。

  • 11、按要求填空。

    ①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毛泽东《______·长沙》)

    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③姜夔的《扬州慢》中最贴近《黍离》诗意,表达昔盛今衰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关山月

    李端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言虽简而意实多,“苍苍”突出关山“月”的特色和夜晚月色朦胧的状态。

    B. 第二句写关山之地榆叶尽黄,让人备感秋意,为全诗定下凄清的感情基调。

    C. 第三句写月轮运转,月光皎洁,照耀着远处的大海,突出月夜的空阔明净。

    D. 第四句作近距离的定点描写,“上”与“长”两字写出月光的动态美与情态美。

    E. 第五句写戍卒因“水冻”而不断移动帐篷,照应首句“露湿”,说明月夜露水之多。

    2最后三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文王曰:“苋嘻数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则不安,旷之而不谷得焉。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爵之五大夫。“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谷丧焉。不以吾身远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送而行之。

    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魏公叔痤疾,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病,嗟!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曰:“臣之中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为悖。

    (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第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B.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C.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D.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仅存/三十四世而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因周室衰落,渐被诸侯僭用。

    B.师旷,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其为乐圣。“师”是乐师的意思,“旷”是他的名。

    C.西河,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陕西交界处的黄河以西地区常被称为西河,也叫河西。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谷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因此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文王有察人之明,无论是对于善于领会自己心意、凡事预先做好工作的申侯伯,还是屡次触犯他、对他无礼的苋嘻,他都能重用。

    B.晋平公铸了一口大钟,师旷认为此钟音色不够协调,请求重新铸造,但其他乐工都认为没有问题,所以晋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C.太公望和周公旦分别被封于鲁与齐,但他们二人的治国方法不同,两国最终的命运也不同,而这结果与两人对对方的预测相符合。

    D.魏国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举荐了自己的中庶子公孙鞅,但遗憾的是魏惠王并没有重用他,公孙鞅被秦孝公重用,秦国因此强大。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

    (2)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刚过去的两届奥运会,造就了两位“苏神”。

    苏翊鸣是一战封神的17岁“传奇少年”,初登冬奥赛场就收获一金一银。面对媒体的采访,他说:“我热爱单板滑雪,不管是在哪场比赛中,我都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对待未来,他说:“我是一个喜欢不断去挑战、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所以不管接下来有什么样的目标,我都会一如既往像现在这样付出自己的全部去努力完成。”

    苏炳添是三战奥运的32岁田径老将,多年前,年龄就已经成为他的弱点,他也曾遭遇低迷、伤病,一次次考虑退役。但他又一次次选择相信,选择留下,选择坚持。他制定严密科学的训练计划,打破自己原有的起跑习惯,最终跑出了突破黄种人极限的9秒83

    上面的材料,对正在追求理想的你有什么启发?请抓住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