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至   毕:全,都 B.所以游目怀 骋:舒展

    C.得于己   暂:暂时 D.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寿命)长

  •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时,我独自一人    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    向导已经返回了

    A., 。 。 B., 。 ,

    C., 、 。 D., , 。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 ⑥④②③①⑤   B. ②①④⑤③⑥   C. ⑥③⑤①④②   D. ②①⑤③④⑥

  • 4、根据下面人物独白的语境,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俗语是(  )。

    倘或他怀旧日之恨,寻事害我,甚是可虑。自古道:“____”,不若先劾他一本,绝了他仕路,免得报复。

    A.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B.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C.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D.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5、“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买故我在?

    ——关于消费的经济哲学沉思

    曹东勃

    ①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反思消费社会加诸我们的种种可能的危机,正当其时。

    ②近半个世纪前的1970年,鲍德里亚在其成名作《消费社会》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判断:“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③这种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工业革命以来大肆繁衍、近似一种热带丛林的“人造物”的体系。在这样一个人造王国之中,“我买故我在”就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消费主义的框架下,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在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人们所消费的,也不单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更在于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物的包围之中,人们丧失了品鉴能力。物品的泛滥与趋同,使得人们不知所措,既不知道如何犒劳自己,也不懂得怎样惊喜他人。本能的惰性促使人们乐得把购买决策权让渡、外包出去,遂成就了种种趣味商店、创意礼品乃至各种恶趣味。

    ④消费品不再追求永恒,而是加速折旧、流变、迭代。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因此,物的消费呈现出加速度态势:在传统社会对着一件物可以讲述几代人的动人故事,而消费社会一个物件可能只能讲述自己人生中某一天、某一个月、某一年的故事。

    ⑤在积贫积弱的时代,解决温饱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要务,精神空虚和心理忧郁恐怕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并只导致其中一部分人堕落;在现代社会,如何摆脱这一亘古未有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甚至可笑的“何不食肉糜”问题。可是,在这样的轻文明时代依然诉诸物质资源,借助“买买买”来填补内心的贫瘠,只能是黔驴技穷。

    ⑥饶有意味的是,当下的消费社会中,一方面是“剁手党”“月光族”之类的“隐形贫困人口”大潮汹涌,他们“花今天的钱,哭明天的穷”。这些“消费社会里的穷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在准备不够充分的状态下就卷入消费的浪潮。另一方面却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渐趋消遁和劳动神圣的工作伦理一去不返。长此以往,一个在收入上稳定增长的、可持续的消费者阶层也会“缩水”。“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未来理想社会中生产状态同时也是生活状态的这段描述,仍然是消费社会下具有前瞻意义的重要指针。

    ⑦消费社会满足了人类的欲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普及更使得消费社会超越时空限制而如虎添翼,大数据真正掌握了我们的个人偏好。然而消费模式的剧烈变迁,也日渐催生与之关联的精神紊乱。对此,西方学者弗洛姆的警告发人深省:“一个幽灵正在我们中间徘徊,然而,只有少数人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个幽灵就是,一个完全机械化的社会,它服从计算机的命令,致力于最大规模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在这样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自身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尽管他吃得好,娱乐得好,然而他却是被动的,缺乏活力和感情的。他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这个意象,恰如电影《千与千寻》里那两位因贪食而异化为猪的成年人。

    ⑧挣脱消费社会的陷阱,于个人于国家而言,都需要追求一种适度规模甚至“减量化”的生存境遇,追求一种“高质量的发展”。想象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学图书馆,对其实行总量控制,在买入一本新书的同时剔除一本旧书;而这样做的前提是,新书无论在内容和其他质量方面必须超过和包容旧书的全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稳态图书馆——它避免了藏书总量虚假繁荣之下毫无意义的重复建设。

    (选自《文汇报》2019年07月19日,有删改)

    【1】第⑥段中“消费社会里的穷人”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时代,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犹如身处热带丛林受到外物的包围。

    B.在消费时代,“买买买”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社会思潮。

    C.在现代社会,摆脱精神空虚和心理忧郁的有效方式是进入消费怪圈。

    D.机械化社会,人往往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因贪婪异化为物。

    【4】下列推断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A.时下各种文创产品的热销也反映出市场上商品的泛滥与趋同这一不争事实。

    B.由于商品质量问题的频发,现在的消费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久耐用了。

    C.未来理想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完全可以将生产状态与生活状态合二为一。

    D.智能化时代,我们更应警惕消费模式的变化对于人的精神生活造成的影响。

    【5】电影《天生购物狂》中有一句话说:“我喜欢新衣服,要是每个人每天都能穿上新衣服,忧郁在这个世界上就无处容身了。”请结合本文观点作出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非常感人,在演奏结束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来衬托演奏技艺之高超。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景象的遗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词人在花径踱来踱去,心绪难宁的形象。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想象归家途中的情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船行顺风,轻快如飞,心情的愉悦尽在其中。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赞它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3)“帘”本是生活中寻常的物品,在唐宋诗词中,“帘”这一意象却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情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写词人用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阐明在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 无论年长年少,"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过秦论》用“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陈涉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热烈响应。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渔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人皆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楚辞·渔父》)

    (4)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汉水东流①

    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②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③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④。

    [注]①本词为辛弃疾南归后任汪陵知府,送友人前往汉中前线任军职所作。②汉高祖在汉中筑坛拜韩信为大将。③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④楚楼:见宋玉《风赋》中楚王语“快哉此风”。庾台: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偕部属登斯楼赏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感情基调与苏轼的“大江东去”句异曲同工,“洗尽”二字指金军残杀百姓的血污已随时间的流逝消散殆尽。

    B.“破敌金城”二句承前句展开,追忆朋友先人的伟大功业,“雷过耳”“冰生颊”生动再现了征战时的壮烈慷慨。

    C.下片写自己无物可送,只能以杯中之酒为朋友送行;最后三句叮嘱友人不要忘记二人吟风赏月的这段友谊。

    D.辛词长于用典,下片化用战国冯谖遇冷不平、弹铗而歌,东汉马援马革裹尸及枚乘诗句等典故,意蕴颇丰。

    【2】有评论者称“此词充满贺友人军职升迁之喜,全无哀婉伤感之意”,你是否认同这种看法?试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孝序,字逢原,泉州晋江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过阙,与蔡京论讲议司事,曰:“天下之财贵于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师,恐非太平法。”京之。时京方行结籴、俵籴之法,尽括民财充数,孝序上疏曰:“民力矣。民为邦本,一有逃移,谁与守邦?”

    ②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其家人,锻炼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削籍窜岭表。遇赦,量移永州。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知潭州。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

    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孝序夜遣骁锐攀援而上,以大兵继进,破平之。进显谟阁直学士,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峙金谷,有数年之备,金人不敢犯。

    ④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召赴行在。既而青州民诣南都借留,许之。

    ⑤先是,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孝序责以力战自赎,定乃以言败卒,夺门斩关入,孝序出据厅事,瞋目骂之,遂遇害,年七十九。城无主,遂陷。后赠孝序五官,为光禄大夫,谥威愍。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二,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京____________

    (2)民力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锻炼无所得________

    A.刑讯

    B.推敲

    C.考验

    D.锤炼

    (2)定乃以言败卒________

    A.震撼

    B.震慑

    C.怂恿

    D.使……害怕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

    4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

    5第④段写青州百姓到南都请求曾孝序留任。请联系全文合理推断其原因。

    6《逸周书·谥法解》中解释“威”字有“刚果”“感行”“执正”等意思,请结合曾孝序生平事迹分析其谥号中“威”字的含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莫泊桑《一生》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麦家《人生海海》

    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等待和希望!”——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今天的你,即将迈进大学,走人社会,也许会经历人生的潮起潮落。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