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贵州省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联与所描述的文人,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B.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孟浩然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的干部原来不错,甚至颇有政绩,提到新的岗位以后,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慢慢地甚至很快地变坏了。

    ②尽管我们写出的字不如书法家,但是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尽量认真,要对得起用来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白纸黑字

    ③刘经理有很强的协调能力,为人和气,处事果决,有包打天下的魄力,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企业管理者。

    ④导师经常告诫我们,做事情应当遵循基本的原则,那种面对原则悖入悖出、阳奉阴违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⑤在与浙江队的对决中,陈静带病出场,路瑜蓉依然作壁上观,但面对强大的浙江队,四川队以我为主,打得对手防不胜防。

    ⑥倘若掌权者心明身正,廉洁奉公,那末无论贿赂者如何暗送秋波,也只能是枉费心机;倘若掌权者心术不正,就另当别论了。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障碍,让共享单车良性发展,有赖于加强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还要立好规矩,让市民有“规”可循。

    B. 通过环境保护部18个督察组对京津冀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发现多地存在企业违法违规复产的现象。

    C. 大型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的燃煤机组18日停机,实现了北京电厂无煤化生产,北京由此成为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

    D.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充电服务的需求持续提升,但有些运营商乱建平台,给车主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导致重复建设。

     

  • 4、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逍遥游》——庄周——战国

    B.《锦瑟》——李商隐——唐代

    C.《赤壁赋》——苏轼——宋代

    D.《雨巷》——徐志摩——现代

  •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禊:古代风俗,每年的三月三日到河边沐浴,并在水滨流觞宴饮,以祛除不祥。

    B.佛老思想:是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并称,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老子为祖。

    C.中锋行笔:指笔杆竖直向下,笔锋保持在行笔轨迹的中间运行,线条饱满有力。

    D.无为而治:是儒家的基本思想,指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从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淡 之 美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⑥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⑦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⑧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⑨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⑩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⑾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⑿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⒀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⒂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⒃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⒄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有删改)

    1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②、③段,却从淡妆的女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________

    2第⑤段,作者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根据第⑾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

    4第⒂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5下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⑨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

    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

    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

    E.第⒁段“自画像”是指作者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

    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

    6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默写

    (1)山光物态弄春晖,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旭《山中留客》)

    (2)外力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3)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_______________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8)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其为人也,__________,乐以忘忧,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 9、补写出下列题目中所提示的名句。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主人,不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是很小的我都不要。

    ⑵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⑶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名句默写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_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_________》)

    (3)姜夔的《扬州慢》中用拟人的手法表达痛恨战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词作,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①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②,捻金雪柳⑨,簇带争济楚④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①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②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③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④簇带:妆扮之意。济楚:指女子整齐美丽。

    1李清照,婉约派词人,但从“_______________” 句(《夏日绝句》),以项羽为题材),还可窥见其词风豪健之一斑。

    2选出以下对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首两句,形象逼真地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日晚晴图,夕阳的光焰像熔化了的黄金灿烂辉煌,傍晚的云彩仿佛用璧玉联成。

    B.4、5两句写正值春梅开放时节,雾气氤氲,柳色青青,春意盎然。

    C.上阕三写景色,三设问句,词意三经曲折,回环跌宕,表达了作者很深的漂泊感。

    D.下阕以叙事为主,回忆“中州盛日”的欢乐生活,与如今的悲凉生活形成鲜明对照。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虑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元祐中,加资政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又为御史言,失学士,移舒州。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

    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宋史·王安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

    B.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

    C.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

    D.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话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说法,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 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级别,共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十八级。文中“著作佐郎”是正八品第十六级。

    C.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的意思,文中指祭祀。

    D.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安礼才华出众。因兄长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了皇帝的任命,只担任了八品小官。但他关于国家大事的见解却深得皇帝赏识。

    B. 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被关押在御史狱,形势十分危急,没人敢救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 王安礼善于断案。他的前任审理得不妥和积压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

    D. 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

    (2)诏悉改卜,无虑数十万计,众汹惧。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辱母杀人案”在朋友圈疯狂地刷屏,微博热榜居高不下,事发山东聊城的“刺死辱母者”案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而于欢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或成最大的争议点。

    事发当时,警察介入4分钟后就离开了拘禁于欢母子的办公室,而于欢被催债者拿椅子杵到退无可退,且逼债者当于欢的面侮辱其母,在经历6小时的煎熬后,23岁的于欢拿起水果刀,刺向纠缠许久的催债者。这些逼债者最终一死三伤,而于欢本人也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审判结果一出,引发了社会高度热议,一时间愤怒的情绪蔓延开来,不满判决结果的网友占到绝大多数。

    这起案件被媒体报道后,无论是媒体界、法律界还是普通老百姓,一片哗然,各抒己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