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紧张之下,她显得语无伦次,准备好的发言内容也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
B.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 《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D. 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惊心动魄,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晌午(shuǎng) 祈祷 精神抖擞(sǒu) 珊珊来迟
B.拖沓(tà) 伶仃 鲜(xiǎn)为人知 海市蜃楼
C.赢弱(léi) 哆嗦 锲而不舍(qì) 语无伦次
D.蜷伏(quán) 愧怍 混为一谈(hǔn) 浮想连篇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驰千里足(驰,赶马快跑)(《木兰诗》)
B.以我酌油知之(酌,舀取)(《卖油翁》)
C.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文书)(《陋室铭》)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孙权劝学》)
5、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许先生、海婴分别是鲁迅先生的妻子、儿子。
C.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
D. 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6、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尼莫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
B.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 当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尼摩船长杀死了那条鲨鱼。
D. 潜水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做的,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的。
E. 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8、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⑤问之。云:“无它术⑥,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⑦不必待人指摘⑧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释)①顷岁:近年间。②孙莘老:孙觉,字莘老。③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shì)号。④乘间:乘机,趁着空儿。⑤文字:文章。⑥术:方法。⑦疵病:指文章毛病。⑧指摘:挑出毛病、错误,加以批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轻 (2)以 (3)尝 (4)尤
【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A.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 人不知而不愠
C. 康肃笑而遣之 D.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康肃笑而遣之。
(2)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5】两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有什么共同点?乙文欧阳修论述的作文诀窍给你什么启示?
9、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家。
(3)学而不厌,____,何有于我哉?
(4)仁者见仁,____。
10、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完成下面小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 和 (描写方法)来刻画阿长。
【2】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温暖的劈柴
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第2期)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2】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12、作文
结合生活,选择一个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一学期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我们更在活动中成长。你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学校、市里的运动会,参加体育测试;你曾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清明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读书竞赛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丰盈自己。一定有一次活动让你铭记,难以忘怀,请围绕这次活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