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对《海底两万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儒勒·凡尔纳,理想时代的预言家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普小说之父”。代表作有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B.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
C.《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仿佛”“已经”“满”都是副词)
B.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呼”“啪”都是拟声词)
C.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似的”是形容词)
D.喷出火焰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这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高朋满座”“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蓬荜生辉”“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B.请别人批评自己的诗文书画叫“雅正”,收下别人的礼物叫“笑纳”,和他人初次见面叫“久违”。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元曲《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面,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 国际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D. 请大家游泳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痛(zhì) 修葺(qì) 烦燥(zào) 屏息凝神(pínɡ)
B.愧怍(zuò) 哺育(pǔ) 狂斓(lán) 毛骨悚然(sǒnɡ)
C.孱头(càn) 殷红(yān) 闲暇(xiá) 诲人不倦(huì)
D.合拢(lónɡ) 枯槐(huái) 校对(jiào) 酣然入梦(hān)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准确测定珠峰高程,所以测量登山队在珠峰周边设了6个交会点位。
B.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而且是家庭私事。
C.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我们必须做好疫苗研发工作,加快新冠疫苗研发进程。
D.董事长在会议上一再强调,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8、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__)
(2) 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
(3) 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油老头对其“发矢十中八九”,却只“但微颔之”,这里以极其精练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康肃公一时还不明白卖油翁所讲的道理,反认为是“轻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卖油翁只好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
C.本文着重写陈尧咨的射箭,然后由此引出射箭和酌油都是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技艺,繁简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
D.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5)《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远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竹里馆》一诗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材料1】
疫情期间,出行不便催生了人们多样的云端生活。首先各种生鲜APP一夜诞生。各大电商通过云端为家庭配送生活的物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买菜、买米。其次,过去只有一部分人选择的线上教育,如今开展得如火如荼。“云培训”“云沙龙”“云课堂”“云会议”就连G20国际峰会也开通全球视频端,从线下转到线上。直播带货更是① 2月以来,有100多种线下职业在直播中找到了新的商机,房产顾问“云卖房”,律师“云问案”,医生“云问诊” ,农民“云卖菜”……一场疫情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带入云端,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
【材料2】
与传统生活模式相比,“云生活”模式具有② 、时间减省、服务精准等优势。“云医疗”让每一个医院不再是信息的孤岛。数据渠道畅通,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料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以往病人在医院排长队挂号、缴费的苦恼,也将随着一些多功能APP的出现而烟消云散。有了电子健康档案和数据分析,医生可以随时精准诊疗。“云办公”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重复资源能够迅速发现,合理的配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材料3】
2020年2月中旬以后全国各大中小学相继开启“云课堂”。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借助于书本、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而线上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具趣味。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而不受空间限制,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线上教学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课堂情况。因为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存在着差距,无法与学生直面交流,不知道学生是否在课堂现场,不了解学生的思路是否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相伴而行。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调整并适应这一全新的教学场景和模式,课堂如何发展得更完善,这是我们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结合语境,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山雨欲来 ②配置合理
B.①雨后春笋 ②配置合理
C.①山雨欲来 ②丰富资源
D.①雨后春笋 ②丰富资源
【2】综合图1和图2的信息,在材料三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你对“云课堂”的认识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欣赏的力量
①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②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③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④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⑤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⑥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⑦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⑧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
⑩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它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肯定,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
(11)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但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12)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1】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用文中语句回答),阐述了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语言概括)。
【2】第⑦⑧两段运用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11)段告诉我们生活中___________,阐明了欣赏别人要____________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中心论点。
【3】第⑨段中加点的“沉默”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中说“欣赏不同于阿谀”,请简答“欣赏”与“阿谀”有什么不同。
12、写作
根据文章内容和上下文情景,在文章第18自然段结尾的省略处展开联想,补全一段关于“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要求:(1)符合文章上下文情景和人物形象;(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不少于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