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中酒精消失了,乙中剩余较多水。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C.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3、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4、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方队正步通过检阅场地的要求是:96米的距离,必须只走128步正步;而且步速均匀,每分钟112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阅军人走正步的行进速度为1.4m/s
B.参阅军人的步幅为75厘米
C.每个参阅军人通过检阅场地的时间为75s
D.参阅女军人身高都约是1.7米
5、说书是陕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如图所示,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二胡、笛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如图所示是一款折叠型导盲杖,在正常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力向上有障碍物,导盲杖接收到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导盲杖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的频率比“滴滴”的提示音的频率高
7、图是光通过透镜P、透镜Q和眼睛的光路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是凹透镜
B.图中的Q是凸透镜
C.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
D.图中的眼睛可用凸透镜纠正
8、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0、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低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2、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13、图中是我校《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选修课上,学生利用自制吉他演奏歌曲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通过调节弦的松紧来改变音色
B.用不同力度拨弦时改变的是响度
C.声音的频率高,是因为弦振动的幅度大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15、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16、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红看到地上的书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乙图中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发散光原理制成的。
C.丙图中是利用凸透镜来扩大视野。
D.丁图中演员画脸谱时,看到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7、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18、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80℃
B.该物质熔化总共花了7min
C.在第3min的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为非晶体
19、小民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钟表时发现倒立缩小的像;他慢慢走近钟表,又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随着他继续靠近钟表,他惊奇地发现了正立放大的像!针对以上现象,小民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钟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共有多少种类?
B.钟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性质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物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2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
B.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21、深圳夏天地面温度有时高达,小深认为洒水车刚洒过水的地面会比较凉快,便马上跑过去,却感觉更闷热了。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太阳光照着大地,大地吸收热量
B.地面的水蒸发使地面温度更高
C.地面上方的水蒸气遇到小深皮肤发生了液化现象
D.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上升,使环境湿度更大
22、.物态变化现象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23、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铜球、铅球。已知ρ铅=2.7×103kg/m3,ρ铜=8.9×103kg/m3,ρ铅=11.3×103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球都不可能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实心的,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若铅球是实心的,铝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24、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下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25、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______min______s,合______s。
26、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天平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可知mA______mB ,A________B.(选填“<” 或“=”或 “>”)
2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
28、清晨,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在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阳光中的黄色光;夜晚,路灯下的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29、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 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 .
30、如图,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这主要是利用鼓声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_____会增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 .
32、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在寒冷的北方应该用______(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______;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酒精______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沸腾(填“会”或“不会”)。
标准大气压 | |||
物质 | 熔点/°C | 物质 | 沸点/°C |
固态水银 | -39 | 水银 | 357 |
固态酒精 | -117 | 酒精 | 78 |
33、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图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______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
3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s。
35、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_____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m0=_____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_____,读出体积V=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_____,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g(图丁);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得杯、盐水和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戊);
③取出合金块后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己)。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g/cm3。若测量后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以上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小华发现还可以用天平和烧杯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测出另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在烧杯中加水并使其总质量为100g,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如图,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然后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做上标记”的目的是便于记录加入液体的_____,请在如图坐标系中画出液体密度ρ与总质量m的图像______,利用该装置可测出ρ的最大值为______g/cm3。
36、某金属物质的质量为135g,体积为0.05dm3,试根据表中提供的部分数据判断此物质是哪一种金属?若用该金属加工一个质量为810g的水壶(加工过程无损耗),则需用去这种金属多少cm3?
金属
| 密度
|
铝
| 2.7×103kg/m3
|
铁
| 7.9×103kg/m3
|
铜
| 8.9×103kg/m3
|
37、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下表中是T14次列车晚上从上海出发,次日早晨到达北京运行时刻表,求:
停靠站 | 到达时刻 | 开车时刻 | 运行里程/km |
上海 |
| 18:00 | 0 |
蚌埠 | 22:07 | 22:15 | 484 |
济南 | 03:03 | 03:12 | 964 |
北京 | 08:00 |
| 1463 |
(1)火车从蚌埠到北京的运行时间;
(2)火车从蚌埠到北京运行的平均速度(结果取整数).
38、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t 图象如图 所示。跟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是多少?
(2)物体在4~6s内的速度是多少?
39、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
(3)如图所示,为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
的位置。
40、如图所示,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作出平面镜及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41、完成光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