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2023年12月26日,四川首条最高时速为的成宜高铁开通,小智坐在正以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发现,座位上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置于身前的桌上,杯中的水不会溅出。若认为纸杯的速度也是,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务员

    B.桌子

    C.铁轨

    D.车厢

  • 2、小妍同学将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和密度大小变化情况分别是(  )

    A.不变;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无法确定

  • 3、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2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100km

    B.150km

    C.200km

    D.250km

  • 4、夜晚,小薛同学在明亮房间里,在一面窗户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几乎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夜晚,小薛在玻璃里看到的像是实像

    B.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夜晚,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5、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反射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 6、物理上常用声波的波形图反映声音的特点。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振幅大小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慢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 7、下列与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有关的估测值与真实值相符的是(  )

    A.质量约为250g

    B.宽度约为6cm

    C.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50cm2

    D.课本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20s

  • 8、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60cm

    B.正常情况下一节网课的时间大约有45s

    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超过10m/s

    D.我们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 9、某同学在探究晶体熔化图像时绘出了冰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B.第3分钟时该物质是固液共存态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 10、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接近体温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00g

  •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 12、小红在照镜子时,看到墙上的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  )

    A.4:00

    B.4:30

    C.6:20

    D.18:00

  • 13、如图是小军和妹妹听歌时的场景。小军听播放的歌曲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

  • 14、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 15、正在考试的你请先放松心情,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以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深呼吸一次的时间是1min

    B.你所处环境的温度为40℃

    C.你答题所用铅笔的质量约80g

    D.你所在教室的高度大约为3m

  • 16、小民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钟表时发现倒立缩小的像;他慢慢走近钟表,又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随着他继续靠近钟表,他惊奇地发现了正立放大的像!针对以上现象,小民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钟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共有多少种类?

    B.钟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性质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物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 17、蹦极是一项极其富有刺激性的运动,小辰一直想去又不敢去,便在家做了一个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到达C点时,小石块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 18、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教材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阳光射在教材上(  )

    A.发生漫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反射

    B.发生镜面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发生漫反射时,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小明和小红的眼睛

  • 19、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水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杯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0.8g/cm3

    C.当水龙头流出液体体积V=50cm3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0g

    D.此杯子的容积为200mL

  • 20、声音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再配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可以形成优美的音乐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

    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宇航员在飞船外可以面对面交流

  • 2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制单位是km/h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无关,和路程也无关

  • 22、妈妈让小明到菜市场买的鸡蛋,小明应往食品袋中装的鸡蛋个数约为(  )

    A.5个

    B.15个

    C.30个

    D.50个

  • 2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24、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前后两次鼓面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郑东新区夜晚的“大玉米”分外妖娆。“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发生 _____形成的;“大玉米”的倒影看起来比它本身暗,是由于射向水面的一部分光发生 _____进入水中。

  • 2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示数为______N。

  • 27、起重机吊着重为5×103N的重物,当重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___5×103N;当重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___5×103N。(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8、如图是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容器内的气压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球在______ 的作用下体积变大,这个步骤是模拟人的______(填“吸”或“呼”)气过程。

  • 29、物体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________.在这两种现象中,________过程吸热.

  • 30、如图所示,木块长度是________

  • 3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6s时两车相距________,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 32、在击鼓表演中,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主要改变了鼓声的_______;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改变了琴声的_________

  • 33、小明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填反射吸收)红色光的缘故;他透过绿色的玻璃看到的这朵花的颜色是_____色;夜晚,在蓝色的聚光灯照射下,小明看到该花的颜色是_____色.

  • 34、“蹦床”是体育比赛项目。“蹦床”的床面弹性很大,运动员可在上面反复弹跳。如图所示,从高空落下的运动员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A点,能到达的最低点为B点。运动员到达A点时,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到达B点时,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产生的;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__(变大/变小/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__(较大/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中传播、声波可以传递__;如果将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小球__(会/不会)弹起,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下列描述中,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相同的是___

    A. 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B. 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 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又经过4.5s滑行45.9m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像,求:

    (1)物体的质量为多大?

    (2)物体的密度为多大?

    (3)物体刚刚浸没在水中时,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 38、(4分)如图所示是中国冰壶队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时的一个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102cm2,冰壶的体积约为8×103cm3.(g取10N/Kg)

    求:(1)冰壶的密度;(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其重力为300N,受到大小为100N、与水平面成30o角斜向右上的拉力的作用,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请你将如图乙的光路补充完整。

                

  • 40、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的受力示意图(请以图中实心点为力作用点)。

  • 41、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阻力F2和阻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