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义项。
与国无疆( )
A.边界
B.疆土
C.极限(万寿无疆)
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埋头(mái mán) 埋怨(mái mán)
挣钱(zhēng zhèng) 挣扎(zhēng zhèng)
3、下面关于“心旷神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怡”应该是“愉快”的意思。
B.“心”字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点”。
C.“神”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SH”,再查音节“shen”。
D.“心旷神怡”四个字在字典里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神、旷、心、怡”。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词语。
(________________)的巨响 (________________)的鸣叫
(________________)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的脚步声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完好无( ) 不( )下问 如( )如痴 引入歧( )
美中不( ) 失( )落魄 与国无( ) 金碧辉( )
读到画“ ”的词语时,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注意要体现词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fèi qǐn wàng shí(_____)。我读得很快,hú lún tūn zǎo(_____),大有“bù qiú shèn jiě(_____)”的味道。书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常常使我fú xiǎng lián piān(_____),他们的bēi huān lí hé(_____)常常使我qiān cháng guà dù(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bǎo lěi fáng ài qīn lüè guǎi wān fěn suì yǐn bì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xiàn kēng mí huò xiū zhù hòu huǐ chí yán zhēn bǎo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无价之宝”的含义是__________。本文中的“无价之宝”指的是_____。文中____ 得到了这块“无价之宝”,____想用十五座城换取宝物。
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1)这段话属于______描写。
a.动作 b.心理 c.语言
(2)下列对蔺相如的言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他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b.一个“撞”字,把他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c.他想把璧撞碎,不让秦王得到这块璧。
9、阅读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家乡的桂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杭州的桂花___________。相比之下,___________的桂花更香。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浸”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 ,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 。
【1】将下列语句的序号恰当地填在选文中的横线上。
A 像泉水流经山谷 B 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C 像蜂蝶飞过花丛 D 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画线句子中“长生果”原意是指_______,这句话把___比作长生果,意思是:__________。
【3】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呢?补充句子。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读,犹如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请你认识大白鲨(节选)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卵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作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颗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巧 灵敏 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1】文中横线处应选填括号中的___________一词。
【2】“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中“可以”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2)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时,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挑战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
花草和树木吮吸着大地妈妈的养料长大,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为了报答大地妈妈,孩子们在春天长出绿叶。到了炎热的夏天,就请妈妈在绿茵下乘凉。冬天,枯黄的树叶和花草就像棉被一样盖在妈妈的身上。妈妈把枯叶、枯草做成养料,让孩子们吸收。这样,花草树木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得更茂盛,把妈妈打扮得万紫千红。
可是,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他们砍树,摘花,践踏草地。大地妈妈失去了孩子,光着身子,被烈日晒,被寒风吹。过了些日子,大地妈妈病了,他的皮肤开裂了,渐渐失去了光彩,世界也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妈妈对人们呼喊 爱护我的孩子吧 我的身体健壮了 你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_____和______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2】大地妈妈的孩子是怎样报答大地妈妈的?请用“ ”将这些语句画出来。
【3】请你在短文最后一段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给大地妈妈带来了哪些后果?请你描写大地妈妈变化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检阅台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竹炭能有效________空气,防腐除臭,________湿度,同时还有________负离子和远红外线、_____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①本产品无须洗涤,使用1~2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可以是烧掉或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释放 调节 屏蔽 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仍可以防腐除臭。( )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再利用。( )
【3】本说明书从产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该竹炭包。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个小园,里面种着树木、花草和各种蔬菜。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的。一群小鸟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在怒放。火红的石榴花长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翻翻起舞。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大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望着这些丰硕的果实,我感到小园是那么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绿叶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淡紫色、藕荷色的小小的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着动听的歌。石榴的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石榴树披上了白雪,青菜披上了白雪,大地披上了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不禁赞叹道:“好美的小园啊!”
小园如此美丽,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短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写了(______)时的景色。
【2】把短文首尾相呼应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季节,试着画一幅“小园X景图”。
15、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守住阳光
①轻拨云雾,淡扫阴霾,阳光柔和地洒在沾满露珠的叶上,投下许许多多的光斑。心中有一方净土,便能守住阳光。
②梅雨时节,天空总是阴蒙蒙的。窗外,小雨绵绵不停地下着,太阳仿佛罢了工,不肯出来看上一眼,空气中一直弥漫着沉闷。而此刻的我,心情也如天气一般。坐在课桌前,我望着那刺眼的分数,不由心中一阵酸楚,我这是第几次了?我双眼紧盯着试卷,不知不觉中,泪水从眼眶滑落下来。看着老师对同学的褒奖,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使我很难堪!我的世界一片枯寂。我禁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我还是当初那个事事上进的榜样吗?我还是那个有着优异成绩的我吗?我开始否定自己,是不是我就是不如别人,是不是……
③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哎呀!”我竟然摔倒了,伞也滑到一边去了。“我怎么就这么倒霉?这究意是怎么啦?”我呆坐在泥地里,抬起头望着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不想起来,任凭雨水尽情地打着,沮丧极了。这时,路旁的一个木偶人吸引了我。它站在雨中,头微微地摇着,竟然还在微笑,而我呢?我不由得站了起来,身上的泥也不顾了,撑起伞向家走去。
④回到家,依然没有忘记我的试卷,我的成绩,心里还在想着。奶奶见我总是闷闷不乐,便约我周日去公园走走,散散心。
⑤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霜露还没退去,一片清冷寂静。这时,一阵悠扬的曲调传来,我忍不住凑上前,只见公园小亭中,坐着一位老爷爷,拉着二胡,双眼闭起,一副享受的神情。一旁的奶奶对我说,大家都叫他“亭子爷爷”,他以前是一位二胡演奏家,因为一次意外,他的眼睛失明了,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之后“亭子爷爷”就时常到这里拉二胡。我听了心中一紧,老爷爷还有这样的经历。我仔细端详着这位“亭子爷爷”,他双鬓已经花白,眼睛塌陷,毫无光彩,可脸上却总洋溢着笑容。弓子在他手中飞舞,跳动,娴熟的动作仿佛行云流水一般。随着乐曲,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神态安详,神情没有一丝愁苦。我也试着闭上双眼,静静聆听。琴声先是有些沉厚,好似在诉说过去的辉煌:而后又宛转悠扬,好似在诉说他的坎坷:渐渐琴声高扬,好似在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曲奏罢,我脱口而出:“这是《赛马》啊。”“呦,来了新观众啊。”“亭子爷爷”转过身来说道。“您演奏得真好!”他笑了笑:“谢谢你小伙子,这里可是我的舞台啊!”我心中一热。此时,我感觉周围好像亮了起来,不由得抬起头望去:一道金色的光冲破了乌云,四周的世界逐渐又有了颜色,天晴了!而这道光,好像是从“亭子爷爷”的心中照出来的。
⑥那一刻,我的心激动着,一个活泼的少年怎能被这点儿挫折击倒,冰雪一定会逐渐融化,阳光一定会出现,一定会柔和地洒在人们的身上。我用双手捧起一束阳光,捧在手心,闭上眼,享受阳光的美好,就像“亭子爷爷”那样守住阳光,守着我的阳光!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难堪: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 ”句子,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描写,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亭子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我”两次“抬起头”,内心有着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的题目为《守住阳光》,这里的“阳光”指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守住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强烈的___________,对读书的____________。
5、“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材料二)
譬(p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
有的人总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雷锋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时代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就在封面画上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他总是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或是作批注,或是写读书笔记,或是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1】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孔子在《论语》中告诫后人:“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______)
(2)“不耻下问”指的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______)
(3)“三复四温”是指读书后要至少复习三次,温习四次。(______)
(4)毛泽东主席主张阅读时要动笔,他在阅读中也是这样做的。(______)
【2】五1班针对全班45人开展了读书情况调查,针对阅读中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三)提出改进建议。
提示:1.照样子结合材料相关内容举例说明。 2.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阅读中的问题 | 改进建议 |
阅读面比较窄:21人只读动漫书,仅有2人读科普作品,7人读儿童文学作品…… | 结合鲁迅的名言,建议大家要博览群书。不要偏看一类书,科普、儿童文学等各种书藉都要读一读。 |
28人阅读时只图速度快,读后收获不大。 | __________ |
32人认为平时没有阅读时间。 | __________ |
【3】在本学期阅读的课外书籍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照样子在表格中填写信息。
人名 | 书名 | 喜欢的理由 |
哪吒 | 《哪吒闹海》 | 武功高强、见义勇为 |
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4】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想想哪一种读书方法最适合你,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加以说明。
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
阅读经历: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人体内的江河
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
(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 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镇”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
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中性白细胞能够对细菌展开攻击并加以吞噬,淋巴细胞能辨认感染、外来细胞及其他外来物质,并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作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们的外形和边缘规则的平板不同。血小板多数是两面凸起的椭圆球体,还有些是不规则的碎片。血管只要受伤,它们就会在伤口聚集,将伤口塞住,随后血浆中的化学物质就会促使血块形成,将伤口封起来。
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三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构成了人体血液。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 2 段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
【3】为什么说“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在文中用波浪线标示出来。
【4】本文第 4 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加点词“它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将它们分别写在横线上。
(1)形容血液中的铁被封闭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
所用的词: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血细胞在血浆中不沉下去,而是以运动状态存在。
所用的词: 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人体的血液由______和_______ 组成,说得再具体些,血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成分。
19、语段阅读。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据语段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 | 画面形象 | 画面特点 |
白鹭钓鱼图 | ______ | 和谐自然 |
______ | 枝头闲立 | 悠闲舒适 |
白鹭晚飞图 | 黄昏低飞 | ______ |
【2】“美中不足”的原意是________,语段中的“不足”指的是________。
【3】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 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C.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作者用反问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对白鹭的赞美。
D. 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说“不,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20、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仿写句子)
那么多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对托德说,啊,那好极了,我向他道歉。 (改为直接引语)
2.小溪哗哗地流向远方。(用上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22、用两种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这座电视塔_______
23、习作。
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个偶然的发现,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得到某种启发。请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作文。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