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汉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断言   鼓舞   把握   一如既往

    B.灵感   修改   严厉   得意扬扬

    C.精彩   赞赏   紧张   迫不极待

    D.自豪   期待   幸运   满怀信心

  • 2、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D.刘姥姥——进大观园

  • 3、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涟     

    B.     

    C.无     

    D.万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在□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2.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飞( )

  • 5、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  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相觑     ____而飞

  • 7、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2)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 )

    (4)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

    (5)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

  •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甚聪           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父。   __________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从___的角度,突出了人们走搭石时的动作__

    【3】下列对“紧走搭石慢过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着急时就过桥。

    B.走搭石要走得快一点儿,过桥要走得慢一点儿。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的是(     

    A.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B.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 10、阅读

      同学小明,爱书出名。他一是爱护书,二是爱读书。一天他向我推荐《少年文艺》,说值得一读。我向他借来一看,果真不错。可是我这个糊涂蛋,看罢朝壁橱里一放,忘了归还。谁知连续几天滂沱大雨,壁橱漏水,把他那本《少年文艺》弄得湿漉漉的了。

      “怎么办?我看着受潮的书,心里可着急呢。

      小明的课本,读了一学期还如新的一般,我把他的书糟蹋得这样,他怎么会不生气呢?他借书给我,是看在同学的情分上,如今我能把这样的书还给他吗?脑子骨碌碌一转,办法来了:烘干它。

      晚上,炉子将要熄灭的时候,我把火钳架在炉子上,再把受潮的《少年文艺》放在上面。

      第二天清早,我起床一看,书页是干了,可是封底却烘得焦黄。那只得赔偿了。我看了定价,将一元二角钱夹在书中,然后用报纸包好,踏进课堂就交还给他,说了声:对不起!这话的意思是书给弄坏了,非常抱歉。

      下午放学,他一脸怒气喊住了我。我心里一惊:难道照价赔偿了还不行?他紧跑几步追上了我,握拳伸向我的掌心。

      “你太小看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只值这点钱吗?

      我望着掌心中的一元二角钱,不知说什么好

      “再说少呀!他幽默地补充了一句。

      我抬头看他,他的脸回复了往日的平和。我更深地了解了他:他爱书,更珍惜友谊。

    1给这篇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语段中加点字的“这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警告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快乐阅读

    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       )田过生活。他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吃完了早饭,就带了午饭到田里耕作。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才回家自己做晩饭吃。衣服脏了自己洗,xié       )袜破了就自己缝缝补补。

    有一天,他到田野去耕作,捡回来一个大田螺。那是一个青艳艳像宝玉一样的田螺,他舍不得吃,就养在灶头旁边的水缸里。水缸里的水变得特别清,看不到一点儿污泥。

    第二天晚上,年轻人从田里耕作回来,一进门,就看见灶上热气腾腾的,屋子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他揭开锅盖一看,饭做好了,菜也做好了。他感到很奇怪       

    他把这情形告诉了隔壁的老太太。老太太说:“一定是田螺姑娘来帮了你的忙。”

    田螺姑娘是谁呢,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呢?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呆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

    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1】按顺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____

    【2】理解词语:(1)水落石出:_____鲁莽:_____

    【3】_____帮助了小伙子,她本是天上银河里的__________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是因为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令人_____,但他却_____

    【4】“田螺姑娘”给小伙子留下了_____,让他用来盛粮食帮助_____,姑娘是个_____的人。

    【5】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想是_____

    【6】这个故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请列举一处:_____

    【7】这篇文章是中国的民间故事《_____》,民间故事通常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_____

  • 13、阅读

    ________

    我小学是在乡下外婆家度过的。那时家里穷,所以,即使外公和外婆已经年过古稀,依然每天要去地里千活,还要照顾年幼的我。可我一点也没有体会到他们的辛苦,非常任性。那个年代,乡下孩子也已经有了各色各样的书包,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起码都是新的。而我用的,却不知道是哪个姑姑用过的泛黄的书包,mò mó)破的地方外婆用旧布打上补丁。一些同学问我:“你没有书包吗?”满是挖苦的语气。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就赌气说:“切,我不稀罕,我的书包比你们的好看多了。”“那你带来啊!带过来给我看看,我看见了就相信。”同学们挖苦道。

    那天放学回家,我拉着外婆的手说:“外婆,你重新给我做一个书包吧!”外婆停下正在剥棉花的手:“为什么呢?不是有一个吗?”我脱口而出:“那个书包太丑了,同学都笑话我了!我要一个新书包嘛。”说完,我就冲进了房jiān jiàn),外婆再三喊我吃饭,我都dāi dài)在房里没有出门。

    等到夜幕降临,我实在饿得不行了,想偷偷到厨房找点吃的。我轻轻推开房门,看见昏暗的灯光下,外婆拿着绣花针正在缝书包。只见外婆微微低着头,jiàng jiāng)她的宝贝——各色各样的旧布在膝盖上翻来覆去地比画,然后拿起剪刀,将这些布剪成差不多大小的三角形。忙完这些,外婆抬了抬头,捶了捶腰,扶正鼻梁上的眼镜,再次低下头开始缝制这些小布头。我望着外婆的手灵活地一上ー下地缝着,不禁鼻子一酸,在朦胧的泪眼中,我忽然觉得外婆那瘦弱的背影在昏暗的灯下显得特别孤寂。

    第二天,我一起床,就看到了一个用花布拼成的新书包,各色的花布被密密的针脚拼接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巧手的外婆还特意在书包的一角绣上了一朵小花。拿着这样别致的书包,我眼泛泪花,这花布上的一针一线,缝满了外婆的爱。

    【1】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文中的“我”想要一个新书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4】第3自然段画线部分描写外婆缝制书包的动作词有:低、比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外婆细致缝制书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

  • 14、课内品读。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

    ……

    满分5 manfen5.com

    长廊还把颐和园的山水分成了两半,构成了颐和园的主旋律,成为建筑学的 典范,在世界上知名度也很高。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画。 在 273 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 14000 多幅。 这些画是有由来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 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上了许多江南美 景。 这以后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 的,画中那丰富生动的故事,更引人入胜,有民间传说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 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这就是颐和园的长廊,你想去看看吗?

    (1)第1自然段中的字有什么作用呢? 

    (2)作者以疑问句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3)变化无穷这个词用的好,你认为好在什么地方呢?

    (4)文中出现的数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15、阅读《竹炭包说明书》,回答问题。

    【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释放             调节             屏蔽             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可以再使用。( )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再利用。( )

    【3】本说明书从 产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竹炭包。

  • 16、课内巩固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点睛之笔。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点晴之笔。

    1联系上下文章理解词语,有误的是(   )

    A. 乌云密布指的是天空中布满了很多好看的云朵

    B. 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

    C. 点睛之笔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下面哪组词与霎时间意思都相近(   )

    A. 一刹那;顷刻间   B. 转眼间;许久   C. 片刻;瞬间

    3游客们惊叹不已,游客们惊的是_________;叹的是________。  (   )

    A. 张僧繇笔下的龙活了起来;张僧繇有一支神笔

    B. 张僧繇笔下的龙活了起来;张僧繇的点晴之笔

    C. 张僧繇之前讲的是真话;张僧繇的点晴之笔

    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你能感受到________。  ( )

    A. 张僧繇很会给龙点眼睛

    B. 张僧繇可能不是一般的凡人。

    C. 张僧繇画画的技艺之高超

    5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这句描写相当精彩,写得________、________、有形,把当时________、________而起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真是神来之笔。(  )

    A. 有声有色;风云突变、真龙腾空而起

    B. 有色、有味;风云突变、真龙腾空而起

    C. 有声有色;风云突变、情况危急

  • 17、阅读。

    家乡的桥(节选)

    ①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③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④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A)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震龙桥,娘娘桥跟民间传说有关系;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派了几分情趣。记得那年清明节跟着外婆坐船上坟去,每过一桥,我就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⑤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凉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B)

    【1】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网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2)“相衬相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相衬相映。

    【2】选文第③~⑤段围绕“家乡的桥”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阅读选文第③~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选文除了写静止不动的桥,还穿插写了人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是一项重要的读书技能。哪里是你童年的乐园?你在乐园中做了哪些趣事?请仿照第⑤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是我们的乐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类文阅读

    绿叶赋

    邵 妍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魔 磨)术师,它创造的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一朵朵鲜艳娇美的花姹紫嫣红,婀娜多姿。

    在这万紫千红的花海中,有人喜爱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有人钦佩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更有人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此为话题,写出了(溢 益)彩流光的千古佳作。

    可是,谁又曾注意过那微不足道的绿叶呢?

    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的确,如果世界上只有红、橙、黄、青、蓝、紫这几种色彩,单单没有绿色,哪能谈得上“美丽”二字呢?

    我喜爱绿叶的色泽青翠,更爱它不争名夺利的高贵品质,因此,我制作、收集了许多树叶标本和叶脉书签。

    有一次,我去小莉家玩。她给我看了许多花(瓣 辨)标本。我把我制(作 做)的树叶标本和她“较量”,小莉很不服气。我对小莉说:“绿叶,没有鲜花的色彩,没有幽幽沁人的清香,可它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吸收氧化碳,制造氧气,造福于人类。但也有些人,只愿作红花,不愿作绿叶,没有绿叶的陪衬,怎能显出红花美的所在?也有的人,不追求吃穿打扮、不争名、不求利,努力学习、工作,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听了我的话,小莉深思了。她在想什么呢?我不知道。可我想这件事对她一定有所触动,她一定会懂得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选自《黄冈语文读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1】用“√”选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仿写词语。

    示例: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用“___”画出来。

    【4】作者在文中赞扬了绿叶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短文,说说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读陆游

    说起陆游,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诗想必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才能学有所成。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外,这首诗还包含了另外一个道理——学知识不能只从书中学,更要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领略到知识的魅力。这首诗看起来是诗人在教导孩子怎么学习,实际是陆游希望他的儿子从小就认真读书,而且不断探索,长大后报效祖国,让宋朝早日统一。一位诗人,连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想着将来能为国出力,可见他是多么爱国呀!

    陆游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祖国出力,也希望宋朝能早日统一,可是他等了几十年,宋朝的军队还是未能平定中原。临终前,他带着遗憾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短短二十八个字表达了诗人至死仍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从诗句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这份爱国热情是多么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难怪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在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虽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安居乐业,但是,读着陆游的诗我仍然思绪万千。我们也许不需要像他那样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当像他一样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一生想着为国家出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1】把文中引用的诗句补充完整。

    【2】根据提示,写出本文的写作思路。

    简介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畅谈感受

    【3】《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儿》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爱国诗篇?请你写出一首,并谈谈读后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存亡之际曾涌现出许多爱国诗人,现在国泰民安,你觉得爱国还可以为国家做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年糕把牙牢牢地钳住,就像是拔掉了似的疼。(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母爱似海,父爱如山。相信你的家长给予过你们爱吧!那么就动手写下来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