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眼金睛,下面各组词语中音或形有错误的是( )。(2分)
A.勉强(qiáng) 祈求 犹豫 屈辱
B.呼号(háo) 老鼠 打仗 属于
C.邮差(chāi) 畅饮 佳节 浇灌
D.别扭(biè) 储存 姿态 炙热
2、下面的语句描述的情景,表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
同学们看见出国考察的张老师回来,一窝蜂似的围了上去。
A.直言不讳 B.怒发冲冠
C.众星拱月 D.理所当然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过的名著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B.我认为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班干部:第一、他处处以班级的利益为重;第二、他总是关心着班级的所有同学。
C.这里的鱼颜色真多,红的,黄的,蓝的,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D.“真的是这样吗?”他吃惊地问道,“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是他做的!”
4、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 )向我吹来。我( ),使它不被哪一股风( )。我从心底里知道,“( )”也好,“( )”也好,这两个( )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 )下,我努力地( )。
“精彩极了”代表了母亲
“糟糕透了”代表了父亲
“生活的小船”是指
“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都是两种极端的爱,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5、你能写出下列歇后语中本来的字吗?
1.下雨天不戴帽-----临( )到头上
2.胸口上长草-----心慌( )
3.旗杆上放炮仗-----想( )得高
4.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 )
5.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四季之美》是按照________来写的,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四季的美景:春天的_________,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只有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新知识,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正如朱熹所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诗人所看到的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借一个“___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苦之情。
4.读完《慈母情深》一文,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_____的母亲,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_母亲的爱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7、根据提示填空。
(1)《从军行》中抒发戍边将士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子吟》中直接抒发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耻,__________。《朱子语类》
(4)“而立”指人________岁,“古稀”指人________岁。
8、读下列词语,填空。
1.风光旖旎 结构稳定 线条圆转
我发现这组词语都是______结构,我还能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2.调换顺序 环游世界 张开胳膊
我发现这组词语都是______结构,我还能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的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文中“大的,小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不一;“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很多;“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_______各异。
【2】“应接不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只具体写一只________鸟,这就是________结合的表达方式。
【4】选文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鸟的_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
【5】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间?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概括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延伸练写: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作者既写了群鸟,又着重写了一只画眉鸟。请你也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写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们吧!(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①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②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选自法国乔治桑的 《威尼斯之夜》,薛菲译,有改动
【1】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第②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3】从文中找出一个静态描写和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并选择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的写法,用上静态或动态描写,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乐园。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非常( ),非常(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 )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将文段内容补充完整。
2.用“——”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这一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述松鼠漂亮的形态的?
12、课外阅读。
童年的朋友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信心。
【1】首句“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可爱的动物”和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一根不断的线”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1】“息”的意思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歇;③利钱。“息”在“奔腾不息”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再用其余两种意思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地域的范围逐渐扩大,暗含邓小平爷爷的影响________。
【3】文中两个标下划线的“属于”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草房子(节选)
桑桑从医生们的脸上,更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事情的严重。
当天,桑乔就带着桑桑去了县城。
桑桑去了三家医院。每一家医院的医生,都是在检查完他脖子上的肿块之后,拍拍他的头说:“你先出去玩玩好吗?”桑乔就对桑桑说:“你到外面玩一会儿,我马上就来。”桑桑就走出了诊室。但桑桑没有走出医院到外面去玩,而是坐在医院走廊里的长椅上。他不想玩,就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等父亲。
桑桑能感觉到父亲的表情越来越沉重,尽管父亲做出来的是一副很正常的样子。桑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感觉。他只知道跟着父亲走进医院,走出医院,走在大街上。他唯一感觉到的是父亲对他很温和。父亲总是在问他:“你想吃些什么?”而桑桑总是摇摇头:“我不想吃什么。”桑桑心里确实没有去想什么。
天黑了。父子俩住进了一家临河小旅馆。
晚饭吃得有点儿沉闷。但桑桑还是吃了一些,他发现父亲在吃饭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筷子放在菜盘里,却半天不知道央菜。当父亲忽然想到了吃饭时,又总是对桑桑说:“吃饱了饭,我们逛大街。”
桑桑跟着父亲在大街上走着。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着时,很有了点儿凉意。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父亲看到桑桑落在了后面,就停住了,等他走上来时,说:“还想逛吗?”
桑桑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想逛,还是不想逛。
父亲说:“天还早,再走走吧。”
路过一个卖菱角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菱角吗?”桑桑摇摇头。
路过一个卖茶鸡蛋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茶鸡蛋吗?”桑桑还是摇摇头。
又路过一个卖烀(hū)藕的小摊,父亲问:“吃段烀藕吧?”这回,他不等桑桑回答,就给桑桑买了一大段烀藕。
桑桑吃着烀藕,跟着父亲又回到了小旅馆。
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不好吃,就不吃了。”父亲说完,就从桑桑手中将那段藕接过来,放在床头的金属盘里,“早点睡觉吧。”父亲给桑桑放好被子,并帮着桑桑脱了衣服,让桑桑先钻进被窝里,然后自己也脱了衣服,进了被窝。这是个小旅馆,父子俩合用一床被子。
桑桑已经没有和父亲合用一床被子睡觉的记忆了,或者说,这种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桑桑借着灯光,看到了父亲的一双大脚。他觉得父亲的大脚很好看,就想自己长大了,一双脚肯定也会像父亲的大脚一样很好看。但,就在他想到自己长大时,不知为什么鼻头酸了一下,眼泪下来了。
父亲拉灭了灯。桑桑困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但睡得不深。他隐隐约约地觉得父亲在用手抚摸着他的脚。父亲的手,一会儿在他的脚面上来回地轻抚着,一会儿在轻轻地捏着他的脚趾头。到了后来,就用手一把抓住他的脚,一松一紧地捏着。
桑桑终于睡熟。他醒来时,觉得被窝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微微抬起头来,看见父亲正坐在窗口抽烟。黑暗中,烟蒂一亮一亮地照着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愁郁的面孔。
【1】“父亲在吃饭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本文具体描写父亲“心不在焉”的样子是_________,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部分描写了当时的环境,作用是( )
A.说明天气情况
B.烘托父亲凄凉无助的内心
C.点明中心
D.说明街上行人稀少的原因
【3】从文中,你一定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在这里,父爱是吃饭时的心不在焉,父爱是________。在生活中,你感受到的父爱是________。
15、仔细观察下图,完成练习。
【1】图中,“多半都是自己放走的”前面可以填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根据图意,写一段鼓励自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将画线部分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成功与失败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 功到自然成 。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夫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这样的成功还有什么意义?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请你找出能体现文中某一位人物品质的词语或句子,并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智慧宫。
可爱的小鸟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1】小鸟的外形特点是___________,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描写的。
【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水手们非常关爱小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这句话中的“艺术青春”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寻找。(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渠的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很惬意。(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变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骄傲(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自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
23、习作表达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家人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也是我们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在学习习作单元时,我们尝试用具体的典型事例、多种描写方法来写好一个人物。就请你运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一位家人向我们做介绍吧。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