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会素材我准备】下列诗句中只用了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下列古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童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草满池溏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牧童归去黄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单”的解释有:①只,仅;②薄弱:③只有一层的(衣服等)④单子。下列句子中,与“势单力薄”的“单”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后退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
C.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D.林黛玉的身体很单薄。
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在书中结识shén jī miào suàn( )的诸葛亮,让人sù rán qǐ jìng( )的刘伯承。通过读书,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学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白衣天使纷纷 qiān xià( )请战书,bēn fù( )抗疫最前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筑起tè shū( )的安全防线,许多志愿者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投身抗疫。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A.______计______数 完______无______ 负______请______
B.无______之_______ 无______无______ _____发冲______
C.上面“形容十分生气或恼怒”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看到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感情还有牵连。 ( )
(2)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
(3)心情安定,平安无病。 ( )
(4)形容景象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十分壮观。( )
7、填字,并解释所填的字。
情有独( ):________ ( )天遨游:________
神态各( ):________ ( )眉善目:________
8、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________)
(2)短短的时间,他变得虚弱了。(________)
(3)一大滴松脂刚好落下来。(_______)
9、课外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
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 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 ____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个)(2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4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 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10、课外阅读。请你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认 牙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
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
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怒目圆瞪,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儿就全明白啦。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略有改动)
【1】按要求填空。
(1)“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一句中,“医术顶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
(2)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
他有瓜葛?”这一句中,“瓜葛”一词可以换成__________。侦探说这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3)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写了华大夫令人“费猜”的两个问题,分别_______是和_______。
(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说“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儿就全明白啦。”这句话中与“费猜”意思相反的词是_____。
【2】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文中画横线语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 ),从中可以看出华大夫是一个( )的人。
A.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B.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C.脾气暴躁、正直善良 D.为人正派、正直善良
【3】文章结尾说“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
11、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忙碌……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第①段加点“龟裂”读音是_____,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是对人物的____描写,通过旁边女人的话反衬母亲 _________。
【3】第④段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了四个“立刻”,突出了______________。
【4】作者 ①③④段抓住了场景中的细节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慈母情,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赞美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
12、阅读。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有的可以借助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有的可以结合查找的资料,有的可以借助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阅读下面三段话,完成任务。
①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搖啊摇搖,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雨》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的毁灭》
③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慈母情深》
【1】下面那个词语不符合③表达的作者彼时的情感?( )
A.震惊不安
B.愧疚不安
C.惊讶酸楚
D.深切怀念
【2】下面对①解读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下雨伴着飘落的桂花,雨也变得很香,作者很喜悦。
B.摇桂花树,能把桂花摇得像雨一样落下来,作者无比兴奋、喜悦。
C.摇桂花时气氛热烈,桂花像雨一样落在人们身上,作者内心兴奋、喜悦。
D.对摇桂花时,气氛热烈,作者当时兴奋、喜悦感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13、课外阅读。
窃读记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被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⑤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⑦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⑧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⑨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⑩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贪婪:____________
惧怕:______________
饥肠辘辘: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可以看出当时我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孔子得到一部叫《易经》的古书。古时候的书,可比不上我们现在用的课本,白纸黑字,几十万字排在一本书上,读起来十分方便。那时还没有发明纸,字都刻在竹片上,称为简。一部《易经》________有几十斤重,________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捡了宝贝似的,立刻把这沉重的《易经》抱回家,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读一遍不懂,他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就这样,孔子把整部《易经》翻过来倒过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串在竹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他不得不重新串上新带子,继续研究。不久,新带子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最后,换了三次带子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读懂了、理解了。于是他就把《易经》推荐给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一部《易经》________有几十斤重,________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
【2】下面哪句话概括了短文的主要内容?( )
A. 孔子很爱读书。
B. 孔子得到了一本叫《易经》的书,他勤奋刻苦地钻研,终于读懂了这本书。
C. 孔子得到了一本书,非常高兴,就认真地读起来。
【3】从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曾说过很多名言警句流传于世。你知道孔子的名言吗?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烧炭工和绅士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贝谛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贝谛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贝谛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泪水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乎乎、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④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贝谛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贝谛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⑤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⑥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那不行。”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⑦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⑧“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贝谛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⑨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慢慢走开了。
⑩“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1】先梳理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关系,然后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概括故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常用方法。请你运用这种方法,简要地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父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B.没有教育好儿子,父亲心里感到自责和愧疚
C.儿子做错了事情,父亲觉得对不起烧炭工
D.儿子做错了事情,父亲觉得没脸面对老师和同学们
【3】“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那不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烧炭工感到愤怒,他不愿意和绅士握手
B.虽然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但烧炭工并不想太为难孩子,不需要他的道歉
C.既然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烧炭工坚持要孩子先道歉才愿意和绅士握手
D.烧炭工认为绅士让孩子道歉不真诚,因此他不愿意和绅士握手
【4】“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对娆炭工的___________描写。烧炭工想说又没说出来的话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烧炭工和绅士这两位父亲形象,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请根据你的理解,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填写在下图中。
【6】故事的结尾,老师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觉得这节课“精彩”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 ,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g)。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原意比喻意)。
17、阅读理解。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殆)。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
【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 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其中: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 ,最美的景物有 _________________。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感情。
18、阅读练习。
扁豆花
院里的扁豆花开了。瞧那花瓣儿小小的,并且蜷曲着,就像小姑娘裙上的蝴蝶边,颜色是那种很少见却很惹人爱的淡紫色。花开得不多,但这儿一丛丛,那儿簇(cù chù)簇,像星星似的散在绿叶中,不仔细看,竟很难发现。其间也还零星地结出几只深紫色的扁豆,形状是弯弯的,很有点儿像小船或天边的月牙儿。更多只长出嫩芽,那么娇娇的,很是惹人怜爱。让人禁不住(惊叹 惊讶)生命的伟大。我们剛出生时,也不是这个可怜样儿吗?所有生命在降临或消失时的节拍都是相同的。
走入院中,缓缓上前近看,发现那即将长成的扁豆的顶端竟连着些萎谢的扁豆花。那本来就已很淡的颜色,此刻就像经水洗过很多遍似的,褪得不见痕迹,甚至是憔悴、贏弱的。轻轻一碰,她竟飖悠悠地落下来,落下来,融进了泥土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是否曾经有过那样鲜艳的色泽和丰美的生命?可她确实有过,因为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丰美走向凋(diāo tiáo)零。只不过,她比别人走得更急了点。为了结出果实,为了果实的丰茂,她(情愿 自愿)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我弯下身,拾起脚边的一朵扁豆花,轻轻地托入掌心,借着直射而来的暖暖的阳光静静端详她。隐隐地,鼻子有些发酸。然后,眼前便一片模糊,泪光中,叠印在我眼前的是母亲那和善、慈蔼的面容。
我,喜爱扁豆花!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下打“√”。
【2】短文写了哪几种扁豆花?( )
A.盛开的扁豆花和深紫色的扁豆。
B.院里的扁豆花、萎谢的扁豆花和脚边的扁豆花。
C.盛开的扁豆花和萎谢的扁豆花。
D.深紫色的扁豆花和浅紫色的扁豆花。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的扁豆花,由画“ ”的句子可以让人想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材料一) 据统计,2016年8月份,全国消防部门共接报火灾1.42万起,亡90人,伤57人,直接财产损失1.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亡人上升57.9%,起数、伤人和损失分别下降18.4%、6.6%和37.5%。1至8月份,全国共接报火灾16.61万起,亡933人,伤560人,直接财产损失20.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4.7%、8.8%和17.7%。
(材料二)2018全国火灾原因数据统计
【1】材料一中从2016年1至8月份,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是( )
A.上升57.9%
B.下降19%
C.下降4.7%
D.上升17.7%
【2】从材料二火灾数据统计表看出,主要失火原因是( )
A.用火不慎
B.电气着火
C.正在调查
D.吸烟
【3】为了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请设计一条消防安全宣传语。
______________。
【4】每年全国各地都有火灾发生,火灾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了解到的知识,说说如何预防火灾。(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
20、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大观园。(9分)
(1)改成“被”字句。(1分)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1分)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1分)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国女排精神,就是通过世界体育大舞台,具体而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②这种精神激动着更多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书写美好的未来。
句①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仿照句子的表达特点,写一写“云朵在天空飘荡”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你有什么心爱的事物?运用句中的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与表达。
聪明的她,调皮的他,慈祥的奶奶,严肃的爷爷……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性格鲜明的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动笔把他(她)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字数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