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所学填空。

    (1)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纲

    (2)月亮在诗人孟浩然眼中是那么亲切:“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在辛弃疾眼中又那么清新优雅:“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重大战役。“暖”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寒”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引用了___________的民间传说,驰骋想象。

  • 2、默写

    (1)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嫦娥》)

    (3)_____,画船听雨眠。(《菩萨蛮》)

    (4)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

    (5)_____,化为一溪雪。(《夜泉》)

    (6)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写朋友欢聚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爱国的人,有甘愿为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有为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曹植。

    (3)鲁迅爱憎分明,对待敌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待自己人是“_____________”。

    (4)《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补充下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自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足 大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碧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原文填空。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4.钟子期死,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3】“鬓毛衰”的“衰”意思是(  )

    A.衰弱

    B.头发稀少

    C.头发花白

    【4】下面与思乡之情无关的诗句是(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7、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1935年10月)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lè  yuè指(qū  qǔ) 长yīn  yīng住(fù  bó

    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是__________,“六盘山”是___________

    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

    A.万里长城。 B.长征的目的地。

    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路转溪桥忽______

    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文学类文本。

    孤独之旅(节选)

    曹文轩

    (1)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2)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3)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4)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5)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6)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7)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8)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9)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果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10)杜小康感觉到他到他已经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11)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12)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13)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14)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5)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16)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17)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18)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1关于杜小康寻找鸭子的过程,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小康被芦苇旧茬儿戳破脸和脚。 B.杜小康找到鸭子后在芦荡里迷路了。

    C.暴风雨将歇的时候,鸭子全找到了。 D.杜小康在父亲陪同下找到鸭子。

    2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把“杜小康迷路”放在哪里合适(   )

    ①狂风暴雨  ②鸭群走散  ③雨过天晴  ④鸭下蛋了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3联系全文,你认为杜小康受了哪些“磨难”?(   )

    ①狂风暴雨  ②鸭群走散  ③迷路  ④同龄人取笑  ⑤父亲责骂  ⑥因芦苇受伤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⑥

    4下列对开头“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点明中心,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B.为下文描写各种磨难埋下伏笔。

    C.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总结全文,说明杜小康在这里经历了许多磨难。

    5第(2)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14)自然段中提到“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他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延伸阅读

    鲁迅与萧红(节选)

    萧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先生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世间有些怀疑的眼睛,自从遇到鲁迅先生后,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她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

    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他们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才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如飞。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先生。(有改动)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_______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萧红在文学之路上进步很快。

    B.萧红奔跑的速度很快。

    【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萧红在奋力奔跑,鲁迅先生也在奋力奔跑。

    B.萧红的成功,离不开鲁迅先生的无私帮助。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鲁迅先生一家人待萧红如同亲人,慢慢融化了萧红心中的冰块。_______

    (2)这篇文章赞美了萧红出众的才华,以及鲁迅先生的才干。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林清玄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一粒麦子,努边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2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3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4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五十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   ”在文中划出。

    6依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读了本文后,你突然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用“   ”给下面加点的字划上正确的读音。

    息细听(bǐng  píng)   欢悦不yǐ yi

    连声chēng  chèng  chènhǎo hào

    2作者对这位双目失明的吹奏者的吹奏水平用哪个词来评价?文中最能体现这个评价的句子是哪一个?

    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

    这一句中“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AQI,即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的简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AQI相关知识

    QI数值

    AQI级别

    AQI类别

    对健康影响情况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级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各类人群均可正常活动

    51~100

    二级

    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101~150

    三级

    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151~200

    四级

    中度污染

    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201~300

    五级

    重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 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300

    六级

    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个疾病

    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材料二)

    人民日报北京1月5日电(记者贺勇)2019年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四项主要污染物中,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二氧化氪、可吸入颗粒物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远远优于60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201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0天。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原因在于以PM2.5治理为重点,坚持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持续聚焦移动源、扬尘源、生产生活源等重点污染来源,持续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1】假设今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是169,请根据空气质量对照表完成练习。

    (1)今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和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分别是(_______

    a.三级 轻度污染      b.四级 重度污染    c.四级 中度污染

    (2)陈红的奶奶六十多岁了,患有心脏病,她今天应该(_______

    a.正常进行户外锻炼                b.加大户外锻炼

    c.避免长时间户外锻炼             d.停止户外锻炼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设计一条保护空气质量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短文中缺标点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要求给这段话拟小标题。从内容角度拟:__________;从思想角度拟: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表面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说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举例说明。

    方法一: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吸引我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曹操的儿子冲曹冲说: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4.詹天佑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演讲比赛、朗诵会、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戏曲进校园展演……学校的这些活动,你都参加过哪些?选一次精彩的活动写下来。自拟题目,字迹工整,格式正确,表达准确,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