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博览。
学校要举办一次艺术展,同学们交上来很多作品,请你做做小评委,点评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吧!
A. B.
C.
D.
A同学画的故事是《_________》,这里面的人物,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
B同学画的情景是_________(A舞狮子 B舞龙),我感到画上的人心情是_______________
C同学画的人在表演_________(A舞蹈 B京剧),人物穿的衣服按专业说法应该叫做_______________(A行当 B行头),很漂亮!
D同学画的节日是_________,里面展示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1)不同目的的阅读,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竹节人》一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想采用_____的方法阅读。
(2)小说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___________,反衬桑娜夫妇的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由此,人们用“______”这个词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看下面的例句,加上标点后使意思表达效果不一样。
例: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1)我同意他不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女排打败了塞尔维亚女排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本记忆。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_____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__。
(2)《回乡偶书》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彩”是五种基本色彩,分别是______、______、赤、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与许多名人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认识了_______的鲁迅,我永远怀念他;认识了________的俞伯牙与锺子期,他们互为知音;也认识了__________的贝多芬,我被他的《月光曲》陶醉了;还认识了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我要为他们的壮举高歌。
(5)《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对长征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是描写月色,孟浩然《宿建德江》用“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表达他的羁旅之思,而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来表现他的喜悦之情;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诸葛亮用“鞠躬尽瘁,____________”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
5、课文内容我了解
(1)课文浓缩了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 )、( )、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阿炳练二胡,胳膊经常肿痛疼得彻夜难眠。手指磨破了,揪心地痛,但他咬紧牙关,一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二胡。”这段话说明了阿炳苦练二胡技艺,表现了他( )的韧性和对二胡演奏艺术( )的追求与热爱。
6、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7、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和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宇宙生命之谜》选段,按要求作答。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快递员,你还好吗》,按要求作答。
快递员,你还好吗?
①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快递。一份文件,一本书,一袋山西大枣……都会快递而来。我的快递很多,几乎天天有,家里的门铃经常叮咚作响。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也没听到手机铃声,当时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不过当座机电话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我觉得有点歉意。
③“你不要说了,快开门!”他还在喊,声音非常响,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会生气,我也不例外。顾客是“上帝”,“上帝”就遭受对方这样的待遇吗?
④我打开门,他站在门口,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大声说:“快签字!”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愤怒地把签收单又扔给他:“我不签字!”见我这样,他索性把快递单攥在手里说:“不签就算了。”说完,转过头大步朝小区门口走去。
⑤我紧追着他,就像一团火卷过去。到了小区门口,我追上了他。那里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有个货物箱。我正要和他理论一番,他打开货物箱拿东西,我一下子愣住了。货物箱李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塞得几乎没有一点儿缝隙。说实话,自己虽然每天都收快递,但是从来没注意过快递员这一车的包裹,我不禁问:“这是你要送的……”“是,65件,上午要送完,下午的比这还多……”啊!想不到快递员这么辛苦,我有些吃惊。
⑥这是,我才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的脸被嗮得黑黑的,头发都被汗水打湿了,汗水顺着耳边留下来。我火全消了,心里还有些惭愧。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小伙子,对不起,我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想,不知道你们快递员工作这么辛苦,刚才都怨我态度不好……”他的火似乎也消了,还没等我说完,就接过来说:“不,不,我也一样,不知道您睡着了,我太着急了,您原谅我……”我心里很温暖,涌满了特别的味道。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⑦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慢一点。”我的语气里多了些关切。原来多了解别人,多体谅别人,竟然让我们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
⑧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有些惦念着,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还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1】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填写完整。
【2】“上帝就遭受对方这样的待遇吗?”这句话中的“待遇”指的是什么。( )
A.“我”迟迟不给快递员开门。
B.“我”不肯为快递员签字。
C.快递员对着“我”大喊大叫。
D.快递员一直不搭理“我”。
【3】“我紧追着他,就像一团火卷过去。”“我”想追上他干什么?( )
A.大骂一顿
B.和他理论
C.揍他一顿
D.赶他出去。
【4】“是你啊,你好吗?”文中出现了两次,朗读里分别要读出怎样的情感?( )
A.疑问 疑问
B.关爱 疑问
C.疑问 怀念
D.关爱 怀念
【5】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本文,你能明白是什么让“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绿地是城市之肺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才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阻挡、过滤、吸收,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戮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精读文段,请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少答出六点)
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并用数据具体地体现出______,从而体现出绿地的重要作用。
【4】画线句中的“据专家估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建设绿色城市,你有哪些想法?请写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_____的山野 _________的柿子 _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____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____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___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一句即可。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ínɡ pín)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hù hú)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sāng sàng)。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________,查部首应查_________部。“寝”字查音序应查_________,查部首应查_________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__ 清晰__________ 特别__________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
【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
(1)母亲弃养:____________ (2)报终天之恨:_______________
【8】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1月16日和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细细品读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后面的词语换成一段文字来描述。
(1)我痛哭了几天,______________。(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2)躺在床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潮起伏)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_________________。(可见一斑)
【1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__________上天空,__________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___________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___________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__________在心头。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怀念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课文以______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___,一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________,对祖国母亲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
【14】用波浪线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5】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
A.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14、阅读。
怪老师
①我的老师姓周不姓怪,可是同学们背后都管他叫怪老师,不错,周老师的确很怪。
②去年的一天,周老师把我们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叫到办公室,扑闪闪眨着神秘的眼睛,不知他葫芦中装的啥药。周老师说:“我想让你们这班小家伙干点事。”葫芦里的药倒出来了,原来是让我们每人出一份试题。“唰唰唰”,不几天,便交齐了。可是他很懒,又叫我们去把大家出的题“公布于众”。于是大家拼命地翻书,商量,讨论……
③考试了,大家一拍腿,“糟了,上当了!”起初人人埋怨,渐渐地都“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过了一个星期,便有打油诗在班里传开了:
自己出题自己考,这个办法可真好。
老师同学出主意,改革浪潮潮涌潮。
④老师的怪事别以为没了,多着呢!上学期周老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批名单,我们好奇地探过小脑袋,搞什么鬼,我们简直摸不着头脑。经周老师一说,才知道纸上的名字都是历届在本校毕业的学生,有在各岗位上工作的,还有在“学府”里深造的。他发下信纸和信封,让同学们和这些学哥学姐通信。
⑤不久,回信便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内容大多是谈学习,谈理想,谈人生。周老师爱喝酒,这下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⑥暑假里,周老师让我们完成一个怪作业——“一物一文”。解释后,我们才晓得是拣一物或做一样东西,然后写一篇文章,体裁不定。天哪,这算什么作文?害得我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连走路都伸头探脑的,人家还以为我行为不正呢!“一物一文”汇报课上,真是琳琅满目:物者,或树根造型、或石块造型、或动物残骸……文者,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同学们浮想联翩,海阔天空,纵横驰骋,简直是“天比海阔,心比天阔”。事后我们理解了——美的心灵才有美的发现,美的发现才有美的想象,通过美的启发,才能培养我们美的观点、美的愿望、美的个性……
⑦周老师不断地想出奇怪的主意,不断地让我们办一些奇怪的事情。我想,他这个怪人一定还会做许多奇怪的事情。我又觉得他所做的事不是怪而是新。周老师永远是个开拓老师!我的脑子豁然开朗。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⑥段内容,展开想象,把老师布置作业的情节写出来,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老师?和《竹节人》中玩竹节人的老师相比,你更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爱心是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构成一组排比句)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18、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缩句)
2. 平生还走过这么野的路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1、写作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我们是何其幸运,总是邂逅各种不同的风景:也许是祖国的壮丽河山,也许是家乡的清澈小溪,也许是陌生人的莞尔一笑,也许是爸爸妈妈的相亲相爱……那么,在你的心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在习作中运用本学期学到过的写作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
2.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