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济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专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课内外所学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_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______,表示我______。在天底下,______,而并不茫茫。我从“更可爱”和两个“那么”体会出______。(《草原》)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仿佛看到______,听到______,从中我们发现,锺子期不但能听懂伯牙的琴音,更能懂得______。(《伯牙鼓琴》)

    (3)积累填空:“爱国”是一种情怀:曹植这样说:“捐躯赴国难,______。”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慷慨抒怀:“位卑______。”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020年“新冠”肆虐,华夏大地涌现出无数的“中国脊梁”,我知道有______(谁)就是______的人。

  • 3、积累与运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吧!

    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月是辛弃疾夜晚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那水是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净幽雅之气;“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豪迈……

    那一群人,是中华文化。你看,是李纲“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是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___________”的疾呼……

    还有那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是中华文化!

  • 4、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每一声炮响,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用加点词造句)

    ……般的……

       

    (2)张老师对我说:你有进步了,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改为转述句)

     

    (3)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4)发营养早餐,体现了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关心,我们得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 5、新词巩固。

    bítì   tì tóu   zhuài zhù   yāo he   tān huàn

    (   ) (   )   (   )   (   )   (   )

    yàn zhèn   shì nòng   chuídǎ   xù dao   wān dòu

    (   )   (   ) (   ) (   ) (   )

    miǎn tiǎn   téng xiě   chū bǎn   cān zhuō   jǐn shèn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dot##潋滟 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晴______

    A.正。 B.方向;方面。

    (3)雨亦 ______

    A.奇怪。 B.奇妙。

    (4)总相 ______

    A.合适。 B.应当。

    【2】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能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 7、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要求。

    明月别枝惊鵲,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___。题目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之景,让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中“说丰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意是____________,整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之情。

  • 8、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阅读任务。

    诱人的蓝色能源

    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蓝色能源”。

    任务二:了解常见“蓝色能源”的类型。

    任务三:了解“蓝色能源”的发电原理。

    任务四:学习作者如何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蓝色能源”的优势。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

    ③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④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⑤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⑥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⑦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宽大的胸怀哺有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完成“任务一”应重点阅读第______自然段,从中可以知道“蓝色能源”指的是_______

    【2】完成“任务二”应重点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从中可以知道“蓝色能源”常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任务三”应抓住________这几个自然段,请仔细阅读相关文段,提炼出关键信息,完成下表。

    类型

    温差能

    潮汐能

    ____

    发电的原理

    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______

    ______

    【4】完成“任务四”应通读全文,品味语言。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写下你的理解。

    句子采用了 这一说明方法,说明了

    【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内容,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练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

    我认为可在南海开发________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下面是同学们上报的联欢会节目单,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

    【1】我认为不适合在此次联欢会上表演的节目是

    ______________

    【2】请为节目《感恩的心》和《老师好》写一段串词。

    ______________

  • 11、延伸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①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橡皮筋。

    ②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的约寸把长的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地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一丈长的绳子。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③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捡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捡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捡铜子儿,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④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硬币了,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⑤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⑥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果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有改动)

    【1】如果你想知道跳绳有哪些玩法, 可以阅读第_______自然段;如果你想知道怎么做毽子,可以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2】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句子画上横线。(画一处即可)

  • 12、阅读与欣赏。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儿,构成了一座碉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喊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有改动]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游击战争

    【2】对“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危及的局面。

    B.这句话写出导火索燃烧时很壮观。

    C.“哧哧”这个词模拟导火索的燃烧声。

    D.这句话从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3】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道路被封锁——______________——负伤前行——______________——解放隆化

    【4】“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写出了董存瑞怎样的形象?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第七自然段中找出“面”描写的一句话,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完成试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段第一句话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A.先因后果

    B.递进关系

    C.先概括后具体

    【2】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述“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观点的(               

    A.如何对待生死

    B.如何为人民服务

    C.如何对待困难

    D.如何对待批评

    【3】生活中有许多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他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山海经》。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惊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痛恨用中指和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边,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短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鲁迅爱书”写了哪些事呢?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⑤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简练地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漫步句子关。

    公象睁开眼睛。

    扩句: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 20、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你的心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