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充词语。
( )的工程师 ( )的工程 ( )的线路
( )工期 ( )隧道 ( )信心
( )地说 ( )地尝试
2、补充词语。
( )( ) 不安 泪流( )( ) ( )( )望重
( )( )不已 舍己( )( ) ( )目圆( )
前呼后拥(含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飞凤舞(含有动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跌( ) 皆( ) 弗( )
铁( ) 楷( ) 佛( )
迭( ) 谐( ) 沸( )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着他们。(______)
2.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____和 ____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代表。
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蜀相》这首诗,
蜀相
作者:杜甫 (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颔联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绘出祠堂周围的小环境。唐人李华《春行即兴》中写道:“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用法同杜诗相同。请抓住“自”“空”两个字分析这个小环境的特色,再进而体会这两句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这两句直接承题“蜀相”,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写的表达方式。
B. 颈联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写出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C. 尾联是叙事兼抒情,情真意切,很有感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 这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较消极,表现出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世隐居的悲观情调。
8、阅读课文片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四个诗(词)句子的作者排序正确的是( )
①孟浩然 ②辛弃疾 ③杜牧 ④王安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联系诗句,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排闼_________ 山郭_________ 渚_________ 別枝_________
【3】第三和第四个诗(词)句子,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写出其中两行诗句来。_________
【5】第二个诗句,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_________
【6】第一个诗句,“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一个诗句。_________
【7】再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画面,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写出来。_________
9、“遨游文学王国”经典阅读。
同学们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昵称)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这本书的创作,据说源于高尔基和列宁的一次交谈——
高尔基向列宁讲了许多故事,谈到了自己的故乡,谈到他的童年和外祖母,谈到他的少年时代和流浪生活。列宁全神贯注地听着,他那双经常是眯缝着的眼睛闪闪发亮。列宁对高尔基说:“老兄,你应该把这些全部写下来!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很有教育意义。”高尔基回答说:“到时候我来写!”这段交谈促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诞生。
列宁反复强调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你觉得《童年》一书有什么教育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
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的铮亮,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ɑ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
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伯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懒老师”教一二年级时非常认真细心,文中用了“无论是…还是…都”的句式,仿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2、他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后就“懒”了,他“懒”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
3、“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我”心中的“疑惑”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
4、“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他(她)说此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
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其中不乏有一些导向正确、质量较高、社会反映良好的竞赛活动,但也有一些竞赛违反规定擅自组织进行,有些存在严重“应试”倾向,有些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有些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这些竞赛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重干扰了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材料二】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确定29项竞赛活动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通知》要求各类竞赛坚持“零收费”和公平自愿原则,要突出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决不允许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今日头条)
【材料三】专家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陈如平:此次教育部正式公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可被视为治理各类违规竞赛活动的雷霆行动。教育部“白名单”上的竞赛分三类:科技创新类、艺术体育类、学科类,其中学科类的赛事只面向高中生,与教育部此前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的精神完全一致。其真正目的不仅如此,而是让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回归本位,回到本来,发挥竞赛的综合育人功能,杜绝把竞赛仅仅当作招生入学的“敲门砖”“入场券”。
【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教育部“白名单”上的竞赛分三类:科技创新类、艺术体育类和学科类,三类竞赛小学生都可以参加。( )
(2)根据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我们知道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共有29项。( )
(3)名目繁多、良莠不齐的竞赛会造成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影响中小学生正常教学秩序。( )
(4)全国性竞赛数量的减少不利于拔尖人才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优秀学生的前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2】德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决定参加由华夏奥数研究协会主办的全国奥数竞赛,并已向协会缴纳了200元报名费。据说这是全国性竞赛,获奖者可以被成都某初中名校直接录取。你认为此项比赛的举办违规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延伸阅读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距易县县城大约45公里,因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1941年秋天,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主力和群众转移,将日寇引上棋盘陀,这里三面都是绝壁,异常险要。在子弹用尽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五位战士砸碎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如今,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二十多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五勇士头像浮雕。因此,这里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那里风光绮丽,山上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动物有黄羊、锦鸡等,植物有松、柏、桦、枫等北方树种两三百种之多。人们涉足游览,可尽享森林浴之妙。秋季金风送爽时,坡岗沟壑之间,红叶吐艳,层林尽染,放眼望去,漫山猩红,可与香山红叶相媲美。
狼牙山,英雄的山,美丽的山,我爱你!
【1】短文内容精彩回放。
短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狼牙山,—是_______,二是_______,让我们了解到狼牙山是一座,_________的山,也是一座__________的山。
【2】小小分析员。
(1)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因此叫__________。
(2)用“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如何理解狼牙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们了解了感人的抗战故事,感受到了狼牙山的美丽景色,请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狼牙山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张学良与张大千的“书画奇缘”
青年时的张学良与张大千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张学良是叱咤风云、统率三军的少帅,张大千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有趣的是,这两位身世经历、禀赋才能截然不同的文武奇才,也有一段颇为有趣的书画奇缘。
20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的国画在北平(即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已颇有声名。当时他的画并不出类拔萃,但他仿石涛(清初著名画家)的画作已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令当时上海、北平等地的许多自称“目中有神”的著名鉴赏家相继上当。
当时张学良耗巨资从各处搜罗了不少石涛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便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社会上盛传大半石涛“真迹”乃是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张学良也为自己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但他并未大怒,反而极想结识一下这位比自己大两岁、能把假画模仿得天衣无缝的“假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调北平任国民军海陆空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客居长安客栈。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一顿便饭。友人告诉张大千,恐怕是“鸿门宴”,担心张学良要算假石涛画的那笔账。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临行前嘱告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托人打听关照了。
与张大千同时赴宴的还有北平书画界的名流。张学良对张大千颇有礼贤下士的谦恭之风,张大千这才消除了顾虑。酒席之间,张学良谈笑风生,不问“石涛”,才令张大千放下了心里的“石头”。但张学良也点了张大千一下,他曾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对其他客人以介绍的语气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这就是张大千与张学良第一次带有戏剧性的相识情景。从此,他们交上了朋友。
后来,张大千曾以石涛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潭》赠给张学良,画中题了一首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雄才大略的诗。诗中写道:“天绅亭望天垂绅,智如亭见智慧水。风卷泉水九叠飞,如龙各自从潭起。”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学良为什么想结识一下“假石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大千为什么对张学良的邀请有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张学良对张大千的敬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张学良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出几句关于友谊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捡来的手机
一天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了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一个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儿子不再言语。
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多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
【1】仔细阅读上文,根据要求填空。
故事主要情节_______→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______→袒露真实想法。
儿子的情绪变化:惊喜→________→心情很好→_______
【2】文章第5自然段描写了小伙子的“不知所措”“语无伦次”,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我”表扬儿子“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找出表现儿子“善良”和“不虚伪”的关键语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善良”:____________
“不虚伪”:_____________
【4】“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请你说出至少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或想法?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5、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16、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18、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20、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写我心。
生活中,我们在一天天地长大。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你一定懂得了很多很多吧?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情谊?是不是懂得了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甚至宽恕别人?……
请你以“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我们会为你的成长而骄傲!(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