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数(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设是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若
,则
( )
A.2 B. C.
D.
3、在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
,
,则
的面积为( )
A.
B.
C.
D.
4、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
,若双曲线的右焦点
到
的距离是其右顶点
到
的距离的两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5、下面的散点图与相关系数r一定不符合的是
A.(1)(2)(3)
B.(1)(2)(4)
C.(1)(3)(4)
D.(2)(3)(4)
6、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
A.
B.
C.
D.
7、某同学画“切面圆柱体”(用与圆柱底面不平行的平面切圆柱,底面与切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切面圆柱体),发现切面与圆柱侧面的交线是一个椭圆(如图所示)若该同学所画的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切面”所在平面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8、在中,设
,
,
,其中
.若
和
的重心重合,则
( )
A.
B.1
C.
D.2
9、已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则
( )
A.
B.
C.
D.
10、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11、在等差数列中,若
,
,则
等于( )
A.13
B.15
C.17
D.48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
变为曲线
,则曲线
的对称中心是( )
A.
B.
C.
D.
13、已知椭圆的离心率
为椭圆
上的一个动点,则
与定点
连线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4、对于函数和
,设
,
,若存在
,使得
,则称
与
互为“姐妹函数”,若函数
与
互为“姐妹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5、“关于的方程的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16、在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____.
17、将正整数有规律地排列如下:
……………
则在此表中第行第
列出现的数字是___________.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
,
,现在矩形
中随机选取一点
,则事件:点
的坐标满足
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19、函数的图象经过定点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
20、设命题:
,
,则
为________.
21、如图,四面体中,
,
,
两两垂直,且
,则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______;
22、已知是面积为
的等边三角形,且其顶点都在球
的球面上,若球
的表面积为
,则
到平面
的距离为______
23、已知函数方程
有五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4、已知一袋中有标有号码1、2、3、4的卡片各一张,每次从中取出一张,记下号码后放回,当四种号码的卡片全部取出时即停止,则恰好取6次卡片时停止的概率为______.
25、已知不等式对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6、某网店经过对五一假期的消费者的消费金额进行统计,发现在消费金额不超过1000元的消费者中男女比例为1:4,该店按此比例抽取了100名消费者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下表:
消费金额/元 | |||||
女性消费者人数 | 5 | 10 | 15 | 46 | 4 |
男性消费者人数 | 2 | 3 | 10 | 2 | 3 |
若消费金额不低于600元的网购者为“网购达人”,低于600元的网购者为“非网购达人”.
(1)分别计算女性和男性消费的平均数,并判断平均消费水平高的一方“网购达人”出手是否更阔绰?
(2)根据列表中统计数据填写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为‘网购达人’与性别有关”.
| 女性 | 男性 | 总计 |
“网购达人” |
|
|
|
“非网购达人” |
|
|
|
总计 |
|
|
|
附:,其中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27、在三棱锥中,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
且平面
平面
,
,
分别为线段
、
的中点.
(1)求证:;
(2)求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28、如图所示,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直线
交双曲线于
两点,若
,则这样的直线共有几条?
29、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下山,甲沿AC匀速步行,速度为
在甲出发
后,乙从A乘缆车到B,在B处停留
后,再匀速步行到
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山路AC长为1260m,经测量得
,
.
(1)问乙出发多少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2)为使两位游客在C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30、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对任意的,总存在
,
,使得
,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