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
A.用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
B.用白花作母本,紫花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3、2019年中国绿发会就《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提出了诸多建议,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会人员提出要让循环经济之“圆”(如图所示)转起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B.循环经济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玉米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的实质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循环经济可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和能量利用率
4、《联合国气候恋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5、大豆中高茎P对矮茎p为显性,黄花Q对白花q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Ppqq与PpQq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纯合子的比例依次是( )
A.2种 1/4
B.3种 1/6
C.4种 1/4
D.6种 3/4
6、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
7、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9、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相同长度的部分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无菌水中分别处理1h和8h,再用含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处理7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生长表现出相互协同的作用
B.本实验中用IAA单独处理比用GA3单独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弱
C.与无菌水处理1h相比,处理8h后茎芽中内源性GA3含量下降相对较少,IAA含量下降相对较多
D.GA3单独处理7天后A组茎芽的长度更大,与茎芽中源性IAA含量较高有关
1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Na+ 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 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pH 明显下降
12、某居民区组织了一次灭鼠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图为灭鼠后7年内该居民区褐家鼠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
B.a点后数量少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b点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
D.c点鼠的数量为该居民区褐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3、下图表示人体内“脑—脾神经轴”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脑—脾神经轴”调节机制能对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B.若T淋巴细胞中乙酰胆碱受体基因表达量下降,可影响抗体生成。
C.适度压力刺激使“脑—脾神经”兴奋性提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D.乙酰胆碱在该调节过程中作为神经递质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14、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火灾之后开始的演替
B.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同
15、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6、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
A.基因突变
B.表观遗传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17、对于常见的生物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生物群落中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动物常为穴居或快速奔跑类型
C.森林生物群落中三七、人参等阴生植物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种群密度更大
D.同为森林生物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而落叶阔叶林中植物多为风媒花
18、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所示),相关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形成原理与根的向地生长原理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可以保护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子叶在幼苗出土时免受伤害
B.幼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极性运输到下胚轴
C.“弯钩”外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细胞生长快,使得下胚轴向内弯曲
D.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幼苗出土时可能无法正常形成“顶端弯钩”
19、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20、下丘脑是人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自稳态调节的中枢,图为人体中下丘脑控制激素分泌的三种常见的途径,下列关于激素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激素空间结构相同
B.激素CD都由垂体合成、释放
C.激素BC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D.四种激素都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21、利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若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恰当的操作是( )
A.坚持对一个细胞持续观察
B.调节显微镜的焦距
C.移动显微镜下的装片位置
D.调节显微镜的亮度
2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呼吸。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后大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小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中间产物丙酮酸与水结合会生成二氧化碳
C.中间产物[H]与氧气结合会释放出大量能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场所相同
2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对人体有几种作用: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的作用。②刺激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③阻断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大规模在临床手术时使用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
B.可卡因可能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效应
C.可卡因与突触前膜转运蛋白结合阻止了多巴胺释放
D.可卡因作用于脊髓中神经中枢的神经元,导致个体产生愉悦感
24、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25、杨梅果实风味独特、酸甜适中,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下图是制作杨梅酒和杨梅醋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用的酵母菌菌种是人工接种,传统发酵中菌种的来源是__________,发酵液虽然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这是由于果酒发酵的_________条件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用来检验酒精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
(2)果酒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酵母菌从结构上看属于__________生物,该阶段应该将温度控制为_______。
(3)杨梅醋的发酵过程中,除去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往发酵液中持续地通入________,在该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糖度葡萄糖的浓度)和酒精度(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96h 后酒精度和糖度的变化都趋于平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6、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 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____________,该过程中____________与基因首端的相应部位结合,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中选择),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
(3)已知图中形成的mRNA含有5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0%。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2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个。
(4)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控制图中_______(填序号)过程影响基因的表达,这种调控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离,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___________酶处理。
(2)形成重组细胞时应先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重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时,会表现出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特点。
(4)上图所示的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我国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嫁接”到了烟草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欲从人淋巴细胞的DNA中获取干扰素基因,此时需要用到_________酶进行切割。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第n次时理论上至少需要______个引物。
(2)获得干扰素基因后,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时需要________酶把干扰素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要有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将含有干扰素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将干扰素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后,要检测______________,这是干扰素基因能否在烟草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
(4)如何检测培育的转干扰素基因烟草是否具有抗病毒能力?______________。
29、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___________上(“基本培养基”或“完全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_____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 所含氨基酸 | ||||
A | 组氨酸 | 苏氨酸 | 谷氨酸 | 天冬氨酸 | 亮氨酸 |
B | 精氨酸 | 苏氨酸 | 赖氨酸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C | 酪氨酸 | 谷氨酸 | 赖氨酸 | 色氨酸 | 丙氨酸 |
D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甲硫氨酸 | 色氨酸 | 丝氨酸 |
E | 半胱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丙氨酸 | 丝氨酸 |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缺陷型。
30、橘皮精油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研究发现,橘皮精油还有抑菌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橘皮芳香油的制备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因此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方法制备。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对橘皮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探究橘皮精油抑菌实验时,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供试菌种 | 橘皮精油浓度/(ul.ml) | ||||||
100 | 50 | 25 | 15 | 10 | 5 | 2.5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 ++ | ++ | ++ | ++ |
大肠杆菌 | — | — | — | + | ++ | ++ | ++
|
肺炎克雷伯菌 | — | — | — | — | + | ++ | ++ |
铜绿假单胞菌 | — | — | — | — | — | — | — |
啤酒酵母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不生长:“+”代表生长,“++”表示生长很多。 |
①由表可知,橘皮精油对____________的抑菌效果最好。橘皮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完成验证实验后,欲测定某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取10g该样品,用无菌水制成100mL样品溶液,再将样品溶液稀释105倍后,各取样品溶液0.1mL在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平板上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0、156、460、174和159。每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为____________。
3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进行鉴别。
(2)若取土样5g,应加入______配制成稀释10倍的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上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释前,一定要____________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____________将菌液分散,每个浓度稀释液至少接种_________个平板,以减少实验误差。
(3)将接种的培养皿_________在37℃的_________箱中培养24~48h,观察并统计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找出合适浓度,推测出每克土样中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倍数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菌落数(个) | >500 | 367 | 248 | 26 | 18 |
32、鹌鹑羽色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黄羽色的显现;b基因是突变产生的白化基因,G基因对黄羽色的显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鹌鹑羽色与部分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黄羽雌雄鹌鹑 | 白羽雌雄鹌鹑 | 栗羽雌雄鹌鹑 |
ZBgW、ZBgZBg | ZbGW、ZbgW、ZbGZbG、ZbgZbg | ZBGW、ZBGZBG |
(1)鹌鹑羽色的遗传属于____遗传,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____定律。
(2)现有一批白羽雌鹌鹑,但不知其基因型,请你帮忙鉴别出其基因型。
①首先选用上表中纯种黄羽雄鹌鹑与该批白羽雌鹌鹑杂交。
②若子一代____,则这批雌鹌鹑的基因型为____;若子一代_____,则这批雌鹌鹑的基因型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