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居民区组织了一次灭鼠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图为灭鼠后7年内该居民区褐家鼠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
B.a点后数量少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b点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
D.c点鼠的数量为该居民区褐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3、草菇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的一种食用真菌,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一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B.果树种群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发育
C.草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农作物秸秆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碳源,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可为果树提供营养
D.秸秆中的能量通过草菇能被人类间接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良性循环
4、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
A.12
B.17
C.18
D.23
5、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但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淋巴细胞的生成明显减少。据此可推测该药物
A.是一种不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
B.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很可能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D.具有促进原癌基因突变的作用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7、如图为受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与激素分泌有关的结构,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激素②促进激素③分泌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激素③通过作用于垂体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8、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
B.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9、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
B.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
C.“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
D.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1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Na+ 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 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pH 明显下降
11、大豆中高茎P对矮茎p为显性,黄花Q对白花q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Ppqq与PpQq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纯合子的比例依次是( )
A.2种 1/4
B.3种 1/6
C.4种 1/4
D.6种 3/4
12、下列关于细胞中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B.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
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3个四分体
13、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所示),相关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形成原理与根的向地生长原理类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可以保护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子叶在幼苗出土时免受伤害
B.幼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极性运输到下胚轴
C.“弯钩”外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细胞生长快,使得下胚轴向内弯曲
D.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幼苗出土时可能无法正常形成“顶端弯钩”
1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B.所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
D.A基因突变成a基因,a基因也可能再突变回A基因
15、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C.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的分泌受负反馈调节
D.若激素c能抑制T细胞对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则人长期情绪压力不能缓解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16、对于常见的生物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生物群落中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动物常为穴居或快速奔跑类型
C.森林生物群落中三七、人参等阴生植物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种群密度更大
D.同为森林生物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而落叶阔叶林中植物多为风媒花
17、下图表示人体内“脑—脾神经轴”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脑—脾神经轴”调节机制能对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B.若T淋巴细胞中乙酰胆碱受体基因表达量下降,可影响抗体生成。
C.适度压力刺激使“脑—脾神经”兴奋性提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D.乙酰胆碱在该调节过程中作为神经递质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1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体温调节紊乱
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S区受损而不会讲话
D.体检过程护士采血时手未缩回
19、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液出,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一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0、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新型免疫应答方式——训练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首次接触抗原刺激时会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同或不同抗原刺激时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不属于训练免疫
B.接种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属于训练免疫
C.花粉、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训练免疫
D.训练免疫利用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2、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应用。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检测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冠病毒内部的核酸研制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生物导弹”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抗原并杀死癌细胞
23、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24、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25、胡萝卜素的粗提取和鉴定:
(1)请完成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_____→胡萝卜素。
(2)胡萝卜素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_____,同时还受到了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_____、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为了防止加热时_____挥发,需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
(3)胡萝卜素的纸层析标准结果示意图,图中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
26、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查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图3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去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图1所示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2)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2中的几种,则含有a的氨基酸有________个。
(3)图3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若该细胞为人的胰岛B细胞,与胰岛素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序号),分泌过程中共穿过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4)部分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转运到细胞核中。
(5)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
27、黑腐皮壳菌(一种真菌)感染苹果植株可引发腐烂病。现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应用的研究,下表是分离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分析回答问题:
物质 | 马铃薯 | 葡萄糖 | 自来水 | 氯霉素 | 琼脂 |
含量 | 200g | 20g | 1000mL | 0.3g | 20g |
(1)上表培养基配方中,马铃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氯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调pH、__________、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____,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3)为检测某苹果植株黑腐皮壳菌感染程度,需对该植株患病组织进行病菌计数研究,则应将提取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4)将分离获得的病菌分别接种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2%氟硅唑、6%戊唑醇、40%福美砷、清水的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检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能很好地抑制该病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腐烂病。
小组 | 0.5%苦水碱剂 | 2%氟硅唑 | 6%戊唑醇 | 40%福美砷 | 清水 |
菌落数目 | 10 | 2 | 3 | 7 | 17 |
(5)为研究苹果黑腐皮壳菌数量增长规律,研究者将该菌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如图所示的生长速率曲线图。图中__________(选填“a”或“b”)曲线表示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28、下图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部分过程,欲将细胞培育成植株,可选用___________技术,这一技术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制备单克抗体的部分过程,甲细胞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则乙细胞为__________。在分离乙细胞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过程①区别于植物细胞常用的诱导方法是_____,过程②可利用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的丁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上述制备过程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
29、下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
实验步骤:
①将药物放于________点,再刺激_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3)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②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③若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30、(1)利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进行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经过培养之后,可以观察到在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单个菌落,产生该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一般有___________个细菌。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___________。所有这些操作均为无菌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该接种法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
(3)该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A.火焰灼烧 B.高压蒸气灭菌 C.酒精擦拭 D.紫外线照射
(4)下表是以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 蛋白胨 | 牛肉膏 | NaCl | 蒸馏水 | pH |
含量 | 10g | 5g | 10g | 1000ml | 7.0 |
上述表格中各项成分能起生长因子作用的是__________;
能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
(5)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配制培养基的步骤_____________。
①倒置培养基 ②计算 ③熔化 ④称量 ⑤灭菌
3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通过实时荧光 PCR 鉴定。
(1)首先,从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经_____酶作用生成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 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测定样品中病毒核酸量。
(2)通过实时荧光PCR扩增目的基因,需额外添加荧光标记探针(一小段单链DNA,可与目的基因中部序列特异性结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R发出的荧光可被检测到(如图 1)。
① 当样本中有目的基因时,引物和探针与目的基因退火,通过形成_____而特异性结合。
② 在 PCR 循环的_____阶段,TaqDNA 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合成并水解探针。检测到的荧光强
(3)在通过实时荧光 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变化如图 2 所示。
① 与指数增长期相比,线性增长期目的基因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原因有_____。
② Ct 值的含义:在 PCR 扩增过程中,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时所经历的扩增循环数。因此,当样本中初始模板越多时,Ct 值就_____。
③ 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说明书标明,Ct≤37 判定为阳性,Ct>40 或无 Ct 值判定为阴性。图 2 所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应判定为_____。
(4)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有_____。
a.取样太早,样本中病毒量少,达不到实时荧光 PCR 检测阈值
b.样本被污染,RNA酶将病毒RNA降解
c.病毒发生变异
32、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虚线方框内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北极狐的是第_______营养级,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3)图乙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