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实现 “人工碳循环”,不仅能缓解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中国团队研究出的铂(Pt)—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能有效拉近催化剂表面Pt原子之间的距离,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实验表明,近邻Pt原子在CO2加氢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表现出比孤立Pt原子更高的催化活性。理论研究揭示了催化CO2加氢过程中相邻Pt原子间的协同作用。
针对这种“两个近邻Pt原子的催化活性高于两个孤立Pt原子的催化活性之和”的现象,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的新概念,突破了人们对单原子之间互不干扰的传统认识,为操纵催化性能创造新的途径。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CO2转化为甲醇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
(2)新型催化剂的研发,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_______
(3)在催化CO2加氢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两个近邻Pt原子的催化活性低于两个孤立Pt原子的催化活性之和。_______
(4)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研发高效催化剂至关重要。_______
3、今有常温下两种溶液:①0.1 mol/L NH3·H2O溶液 ②0.1 mol/LNH4Cl溶液
(1)溶液①的pH_______7 (填“>”、“<”或“=”),写出NH3·H2O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2)溶液②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3)关于两种溶液中c (NH) 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_____ ( 填序号)。
A 两种溶液中c (NH)都等于0.1 mol/L
B 两种溶液中c (NH)都小于0.1 mol/L
C NH4Cl溶液中c (NH) 小于NH3·H2O溶液中c (NH
)
(4)将溶液中①逐滴加入溶液②中,当溶液pH=7时,c (NH)_____ c (Cl-) (填“>”、“<”或“=”)。
4、(1)写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写出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镁条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均为2H2+O2 = 2H2O。
(1)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
(2)酸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3)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II.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O2-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1)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_______电极流出(填“NiO”或“Pt”)。
(3)Pt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6、(1)写出葡萄糖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乙醛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
(2)写出乙烯和溴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①写出漂白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②写出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
(2)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8、部分含硫物质如图所示,其中H2S和X是大气污染物。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工业生产和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1)已知Na2SO3可发生下列过程:XNa2SO3→Z,其中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若欲将X转化成“安全物质”Z,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需加入__(填字母)。
a.氧化剂 b.还原剂 c.酸性物质 d.碱性物质
检验Z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
(2)为了减少向大气排放X,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一:向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通入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可将X转化为含钙的“安全物质”,减少其排放所造成的污染,请把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
2CaCO3+O2+2SO2 。
方法二:如图是用废氨水回收含有低浓度X工业尾气的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M的化学式是___;此法处理尾气的优点是___。
9、(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脂肪烃的是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填序号)
① CH2=CH2 ②CH2=CHCH=CH2 ③CH3CH2CH2CH3 ④ ⑤CH3CH=CH2 ⑥
(2) 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甲基-4-乙基-2-已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甲基-1,3-丁二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用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PV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1 mol某烷烃完全燃烧消耗的O2为11 mol,请写出其分子式___________;其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填写序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
①H-O-C≡N与H-N=C=O
②CuSO4与CuSO4∙5H2O
③H2O与D2O
④H、D与T
⑤O2与O3
⑥CH3CH2CH3与CH3CH2CH2CH3
⑦CH3CH2CHO与
⑧CH3-CH2-CH=CH2与CH3-CH=CH-CH3
⑨与
11、已知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1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乙醇为CH3CH218OH,反应完成后,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8O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用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醇在铜丝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a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实验时量取5mL乙醇(ρ=0.789 g/cm3)和20mL4mol/L的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充分反应。实验后将试管b中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6.336g产品,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13、若将100mL 1mol/LHNO3和100mL 0.5mol/LH2SO4混合后,加入9.6g铜粉,微热,充分反应。
(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多少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是多少________?
14、“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烟气中的 SO2,得到亚硫酸钠(Na2SO3)粗品。其流程如下:
(1)为加快工业废碱渣中 Na2CO3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上述流程中,加入NaOH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亚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原因是_____。
(4)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粗品含有少量 Na2SO4的方案是: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 亚硫酸钠粗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_____,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 Na2SO4。
15、CH4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目前我省居民使用的主要能源有①煤;②石油;③风能;④天然气;⑤电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填序号),请再举出我省居民生活中的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
(2)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___________。已知25℃、101 kPa时,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896 kJ热量,该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偏铝酸亚铜(CuAlO2)的催化作用下,CH4与CO2转化成乙酸,可实现“CO2减排”,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请写出一条)。
(4)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O2-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若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 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理论上消耗甲烷__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