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A

    A

    A

    A

    A

    A

    A

    0

    2

     

     

     

     

     

     

    3

     

     

     

    4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

    2)①②⑤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3)元素⑦的氢化物分子式为__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①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①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该化合物灼烧时焰色为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过氧乙酸( 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aq)+H2O2(aq)CH3COOOH(aq)+H2O(l)

    (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_(放热吸热”)反应。

    ②制备38 g CH3COOOH时,热量变化为6.85 kJ,则E =________   

    (2)a g冰醋酸和a g 50% H2O2 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 L。在25 °C时,测得不同时刻,溶液中的n(CH3COOOH)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0 ~6 h内,v(CH3COOOH)=______

    ②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反应进行到6 h时,H2O2的转化率为____

    ③若在40 °C下进行该实验,测得不同时刻n(CH3COOOH)均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

  • 4、.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实验员得到下面的结果: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溶解于酸花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5

    50

    E

    2

    薄片

    45

    25

    F

    2

    粉末

    15

    5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吸热);

    2)仔细观察A~F的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得到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结论,用此结论,计算:55℃时,2g锌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____ s

    3)对比结果BF,解释结果F那么快的原因:_________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4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XYZ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每消耗3molX,同时消耗1molY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Z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由下图求得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_____

  • 5、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H2充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

    (1)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相同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有6molN-H键形成

    Dc(N2)c(H2)c(NH3)=132

    E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2)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L-1N215mol·L-1H210min时测得容器内NH3的浓度为1.5mol·L-110min内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此时H2的转化率为___

  • 6、甲烷、乙烯和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CH4C4H10互为同系物   B. C5H123种同分异构体

    C. 烷烃的卤代反应很难得到纯净物   D. 烷烃分子中,相邻的三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

    3) 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__________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4)若将乙烯通入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乙烯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 苯的结构简式:________,它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7、氢化钠(NaH)和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NaH能与水烈反应:NaH+H2O=NaOH+H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

    (3)金属与稀硝酸反应通常生成NO,硝酸更稀时,还可生成NH4NO3。写出镁与稀硝酸反应(HNO3仅被还原为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镁与稀硝酸反应时HNO3的还原产物仅为NH4NO3,则每生成1mol NH4NO3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 8、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第___min开始,反应达到最大限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开始至2min时为Z的平均反应速率__

  • 9、(1)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①下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周期表的边界_____________

    ②元素甲是第三周期第VIA族元索,请在右边方框中按上图中氢元素的样式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________________

    ③元素乙的M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1,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 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④请写出5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 3H2(g)2NH3(g)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 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mol HH键、1mol NH键、Imol 键放出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

    ①若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__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_________ kJ

    ②如果将1mol N23mol 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测得的热量数值总小于上述数值,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

  • 10、将质量相等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 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

    (1)此装置为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2)Cu电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其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3)若2 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 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___________mo1。

  • 11、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石墨棒。当氧气和氢气分别连续不断地从正、负两极通入燃料电池时,便可在闭合回路中不断地产生电流。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进入的这极为___极;

    2)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___

    3)该氢氧燃料电池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标准状态下___L氧气;

    4)若将此燃料电池改进为直接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2、某校学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探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反应的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l)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冷凝水从___________口进入(填:“a”“b”)

    (3)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物,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可以除去Ⅱ中的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就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水洗涤、振荡、分液;

    ②用25%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③再用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操,过滤;

    ⑤将滤液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溴苯。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3、6 mol W气体和5 mol X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W(g)3X(g)2Y(g)nZ(g)2min末已生成2 mol Y,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5 mol/(L·min),试计算

    (1)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2min末时X的浓度为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4、NO2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2NO2,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A”“B”)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01min中内用A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B的转化率___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 v(NO2)0.3 mol·L1·min1,乙中v(N2O4)0.2 mol·L1·min1,则__________中反应更快。

    (3)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2v(A)v(B) 

    D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N2O5),则石墨I电极是_______(正极负极”),石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 15、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___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________kJmol-1

    (2)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