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陇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等作用,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其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树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其直接价值

    B.图示过程可表示完整的碳循环

    C.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D.碳循环过程中,能量也随之循环流动

  • 2、为治理城市某区域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A水区域种植挺水植物芦苇,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黑藻、苦草等,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与引水口相比,排水口水样中氮、磷含量明显下降

    C.该区域污水治理过程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

    D.该湿地景观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 3、“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 4、为研究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切除胰腺及下丘脑可降低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中小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为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该实验结果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小鼠体重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 5、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以下诗句: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己亥杂诗》中“落红”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

    B.《庄子·山木》中所描述的食物链,共有三个营养级

    C.《忆江南》中所描绘的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D.《秋夕》中“流萤”描述的是萤火虫间通过光传递物理信息

  • 6、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洋葱表皮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 7、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可攻击自身的组织,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下列情况中不会导致发生自身免疫病的是(  )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B.产生攻击自身组织的抗体

    C.自身细胞表面MHC分子发生变化

    D.感染的病原体含有与自身成分相似的抗原

  • 8、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是寄生关系

    C.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 9、近段时间狗咬人事件频发,当人受到狗的惊吓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受到惊吓后,血糖浓度升高,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功能加快

    B.受到惊吓后,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呼吸急促现象

    C.此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当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会引发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 10、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据图判断阴影部分可能包括(       

    A.肝脏细胞内液体

    B.肝脏部位的血液

    C.肝脏组织细胞

    D.肝脏部位组织液

  • 1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结果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 1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类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C进入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抗体进入细胞后激活溶酶体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C.单克隆抗体携带的细胞毒素与肿瘤细胞特异结合

    D.肿瘤细胞的溶酶体中含有能特异性水解药物的酶

  • 13、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

    D.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表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 1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高级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二级记忆为永久记忆,不易遗忘

    B.“植物人”的脑干、脊髓等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

    D.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功能

  • 1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C=CD,图乙为突触结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甲中C给予电刺激,并在A、D点放置电流计,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乙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依靠主动运输被释放出来

    C.图乙中C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图甲中刺激A点所在的神经纤维,膜外、膜内电流的流向相同

  • 1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表示反射弧中的结构,①、②表示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将兴奋向神经(反射)中枢传递

    B.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和C处均存在突触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 17、某研究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物种

    观察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绿翅鸭

    2120

    67

    0

    33

    绿头鸭

    1513

    98

    1

    1

    鹤鹬

    1678

    64

    0

    36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A.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有出现,说明其觅食生境范围更宽

    B.绿翅鸭和鹤鹬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其取食种类也一定相同

    C.四种水鸟占据不同的觅食生境,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研究四种水鸟的生态位,还需研究其食性、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 18、支原体肺炎,又称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发生,可以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肺炎支原体患者起病缓慢,通常在感染1-3 周开始出现症状,症状轻时可表现为疲乏无力,周身酸痛,重时有发热,持续干咳嗽,胸痛。少数病例会伴发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炎支原体侵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

    B.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C.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肺炎支原体,主要体现了其监控和清除功能

    D.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因为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 19、赤霉素(GA)的种类很多,它们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功能不同。把两组去胚后的半粒大麦种子,分别置于含GA1(A组)和GA8(B组)的缓冲液中培养,8小时后,A组的培养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α-淀粉酶,B组的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α-淀粉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1刺激去胚种子合成并释放α-淀粉酶

    B.GA1可促进种子萌发而GA8可能没有此功能

    C.去胚的目的是减少内源赤霉素干扰实验

    D.A组种子最终可以发育成完整的大麦植株

  • 20、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

    B.翘嘴鲌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C.乌鱼既是三级消费者,又是四级消费者

    D.虾类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 2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一般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C.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演替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一般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 22、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可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作用于其他神经元。给予视杆细胞不同强度的光刺激,记录细胞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光刺激瞳孔不自觉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视杆细胞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视杆细胞膜电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D.不同光强刺激对视杆细胞释放Glu量可能有影响

  • 23、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B.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侵入内环境中的新型冠状病毒

    C.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侵入到被感染者的肺部细胞并在细胞内增殖

    D.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后,可使其裂解

  • 24、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也可以来自非生物环境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提前开花并产生种子是一种重要的避旱响应,脱落酸(ABA)是该响应过程中关键的植物激素。拟南芥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某研究团队发现拟南芥基因组中ABF3、ABF4(调控ABA生理效应的蛋白质)基因双突变体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晚开花并对ABA不敏感。ABF3或ABF4在叶脉组织中表达可诱导早开花,而在茎尖表达则不能诱导早开花。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自然环境中,野生拟南芥与其它植物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

    (2)拟南芥植株开花的光调控过程需要光敏色素,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请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拟南芥在干旱条件早开花的机制是________

    (4)根据上述拟南芥植株开花的调控机制分析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共同完成的。

  • 2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图1中激素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________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__模式(填“甲”或“乙”或“丙”)调节分泌量。

    (3)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此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 27、盐害是导致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耐盐性状由__________个基因控制。

    2)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左下图中的__________处(填“a”或“b”)。耐盐基因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成功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下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

    (1)当人大量失水后,对应的机体调节过程为   (用图中数字表示),乙表示  

    2b激素的名称是   ,c作用的靶细胞是

    3当机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通过使甲所分泌的   (填激素名称)增多。有一种疾病为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导致其血糖水平一般较正常人高,该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 29、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草坪的某种雌雄同花的植物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他们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对该对性状进一步研究,该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A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14∶1

    B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7∶1

    C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1)根据______________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一定为显性。

    2)试解释A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B组亲本的红花中,纯合与杂合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判断B组杂交结果中某红花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30、如图所示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

    (2)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浆细胞主要来源于__的增殖分化,⑩指______ 

    (3)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在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____造成的。

    (4)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进而消灭非己成分,这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除了防卫功能还有____功能。

     

  • 31、已知垂体中含有与胰岛素拮抗且调节糖代谢的激素,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用垂体切除法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用摘除胰腺且患糖尿病的成年鼠作为实验材料,以成年鼠的血糖含量变化作为检测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摘除成年鼠胰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体型大小相近、生长状况相似﹑摘除胰腺且患糖尿病的成年鼠平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和记录每只成年鼠的血糖浓度。

    ②对两组成年鼠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B组(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

    ③将上述两组成年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和记录血糖浓度,预测实验结果:B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为使实验更加严谨,应作进一步处理,给A组成年鼠注射____________B组成年鼠注射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测定和记录每组成年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

    ②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B____________

  • 32、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为×107 J/(hm2·a)],回答下列问题: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00

    105

    75

    71.5

    8.44

    6

    4.38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食物链中甲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107J/(hm2×a)。 

    (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___________粪便中的能量。 

    (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你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在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丰富度逐渐_____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