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重组
B.基因突变会使人患遗传病,所以对人类来说,变异都是不利的
C.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的变异叫基因重组
D.基因型为DdTt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产生2种配子,则其数量比为1∶1
2、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下列与建设美丽中国相符合的措施是( )
A.倡议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保护珍贵的野生生物物种要禁止开发和利用
C.土壤的肥力是农业生产种植业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化学肥料的投入,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D.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3、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减少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抑郁症,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β受体结合可改变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
B.药物甲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5-HT被灭活
C.药物乙抑制5-HT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增加5-HT的释放量
D.5-HT的释放和回收的运输方式相同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与接受单侧光照有关
B.重力是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横向运输的唯一信号
C.单侧光照导致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至背光侧
D.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5、核电站泄漏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高等生物产生变异,由此原因导致的变异类型最不可能包括(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
C.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
7、一个男人的下列正常细胞中,有可能没有X染色体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精原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8、如图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大于C时种群密度就增大
B.图中a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图中D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D.若要调查某区域跳蛹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9、俗话说“旱极必蝗”,在干旱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而阴潮多雨的环境易使传染病在蝗虫间发生,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B.潮湿环境中蝗虫的 K 值比干旱环境中的 K 值大
C.使用杀虫剂使蝗虫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非生物因素通过影响蝗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10、如图为钠、钾、钙三种离子通道之间相互作用,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过程如下图。其中G-6-P是生物体分解利用葡萄糖的中间产物,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m)能感应细胞内ATP/ADP比值的升高并关闭K+外流通道,最终引起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Na+、K、Ca2+外流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C.KATP通道对ATP/ADP升高的敏感性持续降低会导致血糖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只能通过图示过程调节胰岛素分泌
1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下列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对试管口、锥形瓶口等部位,通过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B.倒平板的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C.对锥形瓶、塞上棉塞的试管、吸管等,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
D.对操作者的双手、衣着以及操作空间等,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2、2022年,《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明一种名为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的激素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快速抑制脂肪分解转化,从而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发现表明除胰岛素外,还存在其他降低血糖的激素
B.FGF1通过抑制血糖来源而降低血糖,而胰岛素只能通过促进血糖去路降低血糖
C.若定期给糖尿病患者注射FGF1达到控糖效果,患者可能会出现肥胖症状
D.在治疗胰岛素受体异常而引起的糖尿病时,FGF1的疗效优于胰岛素
13、人的舌头、上颚和咽部的味蕾能感受甜味刺激,并在“味觉中枢"产生甜味感。甜味受体与蔗糖分子结合后促使K+通道关闭,并激活Ca2+通道,Ca2+内流从而促进神经元兴奋并释放神经递质,使兴奋传导下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成立的是( )
A.“味蕾”属于感受器,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B.味蕾受刺激后产生甜味感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C.与蔗糖分子结合的甜味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
D.正常人摄入甜食后,机体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血糖平衡
14、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各种斧子)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应“不违农时”
C.“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
D.孟子的观念遵循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现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5、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②分析曲线可知,E、G两点所示条件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
③若在A点升温或在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都不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④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该酶的空间结构都遭到破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激素,旧称“荷尔蒙”,是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器官或组织直接分泌到血液中的对身体有特殊效应的物质。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
B.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化学物质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内,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17、某科研人员调查某森林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关于该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衣阶段时,该群落组成过于简单,不存在垂直结构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C.演替时,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从而占据有利地位
D.群落演替过程会伴随着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和生态位的改变
18、某一年生生物(即世代间隔为一年)种群,开始时有N0个个体,到第二年变成N1个,t年后变为Nt个,以λ表示两个世代的比值:λ=Nt+1/Nt。下列关于“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理想环境下且λ>1,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N0λt
B.若λ=1,则该种群没有个体死亡,也没有个体出生,种群数量无变化
C.若λ>1,则表示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增加
D.若λ=0,则表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
19、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对于肌细胞来说,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分别( )
A.核糖体、叶绿体
B.核糖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线粒体
D.内质网、线粒体
20、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病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临床实践中,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显著,阿卡波糖通过抑制食物中多糖的分解以及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控制血糖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含量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阿卡波糖与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相同
C.测量血糖前需禁食8小时,禁食期间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
D.T2DM患者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下降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犀牛的角,由毛状角质纤维组成,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无骨质成分,为犀科动物所特有。犀牛角内部空心,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其自卫和进攻的有力武器。
【1】下列关于角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N
B.高温可改变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变性
C.构成角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
D.角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犀牛角锋利的原因是( )
A.犀牛角朝着利于生存的方向发生定向变异
B.由于犀牛的角经常使用,所以变得锋利
C.角锋利的犀牛个体易被保留并繁衍出后代
D.人工选择是造成犀牛角锋利的唯一动力
2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B.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如图)。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不是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不能作为遗传学的良好实验材料
B.纯合的高茎、矮茎玉米随机交配,若要得到高茎杂合植株,应从高茎或矮茎植株上收获籽粒种植
C.纯合的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杂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定律
D.纯合的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杂交过程中,不需去雄处理
24、如图所示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别刺激a点和b点均能引起效应器反应,但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B.给a点一次有效刺激后,a点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C.刺激a点后,b点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D.刺激b点,膜外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25、下图示某高等动物睾丸内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A、C图内的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细胞D→F属于______分裂。
(2)图中细胞A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A细胞中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若图中细胞是卵巢内细胞的分裂图像,则与实际分裂图像不相符的是_________细胞。
26、温顺的小羊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山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技术人员让多只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交配繁殖,进行毛色遗传实验,并将子代毛色数据绘制成柱形图。请分析回答:
(1)由图中的信息推知羊的黑毛是_________性状,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代为白色,在子代中出现白色和黑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为___________。
(2)将子代中的一只白色公羊与多只黑色母羊进行交配繁殖,如果子二代全部是白羊,则这只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a表示)。
(3)假设黑色公羊的体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那么它产生的精子内有_________条染色体;受精时公羊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并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山羊的性别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黑色公羊可产生_________种性染色体类型的精子,它与杂合白色母羊生出一只白色雄性小羊的概率为________。
(4)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培育出5只含有人体某种基因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可用于治疗血友病。该技术原理是_________。
(5)1996年7月5日诞生的克隆羊多莉,曾经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小羊多莉的实例说明 _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27、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该细胞与蓝藻相比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填写图中代号),该结构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
(3)图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4)如果该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提高某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该种草莓幼苗经消毒后平均分为五组,分别置于pH为a-e的培养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草莓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草莓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该部位还产生了ATP和_________。
(2)培养草莓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的_________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更换下来的培养液可用__________检测,溶液颜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
(3)由图可知,pH由a-e,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pH为a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29、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洗涤红细胞时要用______(填溶液)反复洗涤、离心。要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时要加入_________。
(2)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即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除去_______。
(3)然后通过_____(填方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进行纯度鉴定,使用最多的是______(填方法)。
3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全过程叫____________,图B所示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_________,图C所示生理过程需要________催化,并与之结合起催化作用,图D所示生理过程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_____。
(2)图C、图D共同完成的生埋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完成图A中③、④的生物是____________病毒(填"DNA”或“RNA”)。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图A中过程②、⑤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5)图E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3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能降解果胶使细胞壁破损。成熟的番茄果实中,PG合成显著增加,能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保鲜。利用基因工程减少PG基因的表达,可延长果实保质期.科学家将PG基因反向接到Ti质粒上,导入番茄细胞中,得到转基因番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获取PG的mRNA,可通过____________获取PG基因。
(2)用含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番茄原生质体后,可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还需将其置于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___________现象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再生。
(3)由于导入的目的基因能转录出反义RNA,且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补结合,因此可抑制PG基因的正常表达。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转基因番茄培育成功。
(4)将转入反向链接PG基因的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技术;其中,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2、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C1酶和CX酶可将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哪种培养基不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