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收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 脊髓→ ②的途径传导至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B.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无法完成排尿反射
C.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的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在成都“大运会”赛场上,各国运动员能够完成一系列动作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赛期间运动员能准确地完成一系列动作与大脑皮层的调控有关
B.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D.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
3、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鹰和蛇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两种种间关系
B.图甲中蛇数量明显减少会导致短时间内鹰数量明显减少
C.图乙中B表示的能量是鼠的同化量
D.图乙中的A表示粪便中的能量
4、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通常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某小组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环境阻力是指生存空间、食物的限制、天敌的捕食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A.环境阻力中包含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B.环境阻力越大,大熊猫初始种群规模越小,灭绝的概率越低
C.环境阻力为0、初始种群规模为80只时,种群可能呈“J”形增长
D.环境阻力为0.02、初始种群规模为160只时,种群可维持存活
5、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都可以作为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生物学原理在农业、园艺等生产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因素常通过激素来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不一定相同
C.主要分布在植物分生组织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用于光合作用
D.在促进细胞分裂时,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6、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上的相应离子通道打开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7、下列有关群落中生物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生物发生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
C.群落中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8、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长度,蒸馏水的组别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对照组
B.预实验所使用的2,4-D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小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并且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D.利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所作用2,4-D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大
9、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现象都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B.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C.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进行预实验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
D.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11、在某农田中,第一次捕获田鼠52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田鼠35只,其中无标记的21只。估算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是( )
A.31只
B.14只
C.130只
D.87只
12、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B.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C.内环境中的CO32-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13、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该动物体细胞的两倍
B.甲图所示细胞的2与3之间若发生片段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乙图所示细胞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此时该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D.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且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14、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
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只有暗箱匀速旋转,幼苗将弯向光源
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1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FOXP3基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器官移植后,可注射药物抑制FOXP3基因表达来减弱排异反应
B.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高于正常人的
C.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多时,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
D.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少时,机体罹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减小
16、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保证严谨性,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要重复实验
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农田中植株上蚜虫和跳蝻的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弱,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17、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右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18、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 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持续 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寒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受气温上升的影响
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 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19、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研究者统计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减少
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绿色出行
D.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肉类增大生态足迹
20、植物的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到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菠菜只有白天时长超过13小时才开花,所以菠菜通常在春天进行种植
B.植物的某些细胞能够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D.受到光照射时,被激活的光敏色素既能传递信息也能吸收光能
21、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生理现象与其相关部位生长素浓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胚芽鞘的向光性:a点为向光侧、b点为背光侧
B.茎的背地性:a点为远地侧、b点为近地侧
C.根的向地性:a点为近地侧、b点为远地侧
D.植物的顶端优势:a点为顶芽、b点为侧芽
2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
C.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
2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流计①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流计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24、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柳蒿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IBA浓度(mg/L) | 生根率(%) | 平均生根数/个 | 最长根长度/cm | 最短根长度/cm |
0 | 86.1 | 10.6 | 8.8 | 0.8 |
100 | 97.2 | 13.3 | 11.4 | 1.0 |
500 | 94.4 | 11.6 | 9.3 | 0.9 |
1000 | 91.7 | 11.4 | 9.5 | 0.8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好将各组插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浸泡处理
B.各组插条在相应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即可进行扦插
C.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IBA促进生根,高浓度IBA抑制生根
D.最适合柳蒿扦插生根的IBA浓度是100mg/L
25、“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神经中枢中“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对大鼠的脑处理后,再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
错误次数 |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 ||
A | 不作任何处理 | 8.76 | 112.39 |
B |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 M缓冲溶液的鹅膏蕈氨酸1 μL | 15.72 | 149.73 |
(1)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中,由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_作用释放到__________。
(2)“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26、孤独症谱系障碍与SHANK3基因的分子缺陷密切相关,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猕猴的SHANK3基因进行编辑,首次获得该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猕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吸引了药物公司的注意,特别是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有望开展猕猴疾病模型的药物效果评价。请结合下面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Cas9蛋白通过识别、断开SHANK3基因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内的_____键来切除部分序列,达到编辑SHANK3基因使其失去作用的目的。可见Cas9蛋白是一种_____酶。
(2)用促性腺激素处理的方法从母猴甲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可以直接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作用,是因为_____;图中将CRISPR/Cas9注入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
(3)对卵母细胞、受精卵、早期胚胎的培养,都需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_____。
(4)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对母猴乙进行_____处理,使其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与母猴甲同步。
(5)为得到更多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猴,与②③途径相比,采用①③途径的优势在于_____。
27、2018年底,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在广东出生,因其基因被修改,所以能天然抵抗HIV,但也可能因此造成新的免疫缺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基因编辑的操作对象,即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基因编辑婴儿”能抵抗HIV的机理:HIV进入人体后以CD4+T细胞为目标进行猛烈攻击,但病毒需要找到细胞膜上CCR5或CXCR4的受体才能发起进攻,因此采用修改受体基因或者________技术,使细胞膜上不再具有相应受体即可避免被HIV攻击。
(2)囊胚进一步发育后形成原肠胚,原肠胚中________是三个胚层中最晚形成的。胚胎干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医学价值,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通常把_________放在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直到内细胞团突出________外时,再将其分解成单个细胞培养。
(3)改良动物时,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内,经培养后再取其细胞核移植到__________中,发育到早期囊胚后再植入代孕母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低于胚胎干细胞。采用调节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等处理,可促进重组细胞中基因表达所需的______________的启动。
28、某温带草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鹰在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2)在该草原群落中,猫头鹰昼伏夜行,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3)调查兔的种群密度应釆用___________法,调查时,做的标记过于醒目而使兔易被捕食,则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偏___________。
(4)兔的同化量除流向鹰、被分解者利用和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有部分能量___________。
(5)若该草原受农药污染,则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代谢排出农药逐级____________________。
29、胎儿在子宫内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攻击;出生后其器官移植到母体,母体会发生免疫排斥。科研人员对小鼠进行研究,上述现象可能与子宫中CD11b巨噬细胞及其周围分布的交感神经有关,且交感神经损毁后,母体流产率增高。
(1)分娩出的胎儿器官移植到母体后作为________刺激母体产生________性免疫反应造成免疫排斥。
(2)研究人员进行系列实验如下:
实验组小鼠:每天注射1次2ml 6-OHDA溶液损毁交感神经,连续5天后于清洁级条件下受孕。
对照组小鼠:每天注射1次2ml 生理盐水溶液,连续5天后于清洁级条件下受孕。
实验一:
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孕小鼠,分别检测子宫壁CD11b巨噬细胞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比较图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子宫巨噬细胞数目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数值明显______对照组的数值,说明CD11b巨噬细胞对小鼠子宫免疫微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可_________母体对胎儿产生特异性免疫。
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研究子宫内CD11b巨噬细胞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受孕第5天子宫壁各部位CD11b巨噬细胞数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CD11b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于子宫的________部位,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最为显著。
②研究发现,当小鼠交感神经损毁后,子宫中的MCP-1(可促进巨噬细胞迁移)显著上升,综合表中全部数据,推测MCP-1对CD11b巨噬细胞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推测交感神经损毁小鼠的流产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组成成分。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d,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含量有关。
(2)某人喝入食醋后一般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的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图中[ ]___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__。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偏低,这会引起图中[ ]___________增多,其结果是引起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___________;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维持相对稳定。
31、河南省商丘市盛产无花果,当地果农除了建农家乐、采摘园外,还将多余的无花果酿成果酒,增加收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酿制无花果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酒的酿制过程中,虽然没有进行灭菌处理,但是在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原因是____________。
(2)无花果酒中的酒精浓度往往不超过15%,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检测。
(3)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____________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____________时将乙醇变为乙醛,然后变为醋酸。
(4)欲筛选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株,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操作时接种工具采用____________灭菌。
32、五年前小明家承包了一大片荒山,购买、种植了无子柑橘苗。今年,无子柑橘喜获丰收。小明家将无子柑橘一部分销售;一部分橘瓤制作橘子酒,请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
(一)以下是无子柑橘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
外植体 → 愈伤组织 → 长出丛芽 → 生根 → 移栽成活
(1)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 细胞。
(2)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①若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实验结果是细胞 。
②当同时使用这两种激素时,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填“高”、“低”或“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二)利用橘瓤制作橘子酒过程:
橘子去皮 → 橘瓤榨汁 → 接种 → 酒精发酵 → 橘子酒
(3)整个过程要防止杂菌污染,做好消毒、灭菌操作。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子杀死物体内外 。
(4)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