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生态系统,大量物质的利用产生了众多垃圾,导致“垃圾围城”危机,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很多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便于垃圾分类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通过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可能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人体内积累
D.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下丘脑细胞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C.神经系统可参与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和突触小泡共同组成了突触
B.结构b可能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的膜
C.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需要c提供的能量
D.若突触小泡含有兴奋型神经递质会引起a处阴离子内流
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时,下丘脑可以通过体液发送信息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B.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时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做功产生的能量少部分转化为热能
C.当病人处于高温持续期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寒冷时,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可以促进肾上腺髓质产生肾上腺素
5、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
6、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该生态系统某种类型的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和能量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C.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7、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用马铃薯匀浆代替肝匀浆,会得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
C.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
D.除缓冲物质外,机体还可通过调节生理活动来维持pH稳定
8、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就是优势种
B.森林生物群落的阴生植物叶绿体较小以适应弱光环境
C.荒漠群落植被稀疏,动物种类稀少,不具有垂直结构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9、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等。某实验小组欲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样器取样法既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也可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
B.实验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C.用诱虫器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无水乙醇中
D.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统计其相对数量时常用记名计算法
10、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字母与物质对应错误的是( )
A.A-神经递质
B.B-抗利尿激素
C.C-TRH
D.D-甲状腺激素
1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为主动免疫,首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
B.接种疫苗是一种预防措施,在高风险时期呼吸道传染病仍要贯彻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C.灭活的病毒制成的疫苗仍保留病毒的抗原性,但失去增殖能力
D.再次接种疫苗后,机体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可不断分裂而增强免疫效果
12、2015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B.多种病原体的严重感染是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3、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合理施肥是冬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和单质肥(只含N、P、K中的一种营养元素的化肥)是常用的化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施肥过多会导致根系水分外流而引起“烧苗”现象
B.冬小麦从土壤吸收氮肥中的氮可用于合成固醇类物质
C.通常含有多种养分的复合肥增产效果比单质肥更佳
D.比化肥更环保的有机肥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4、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
B.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D.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
15、下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16、“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采取“巨型稻+青蛙+泥鳅+鲤鱼”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粮渔共赢,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这是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
B.多种动物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稻田中青蛙、鲤鱼等可以取食害虫,这种控制害虫危害的技术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之和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外液中的无机盐离子中,占有明显优势的是K+和Cl-
B.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各种成分保持动态平衡
C.只有外界因素的变化才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D.当内环境中某种成分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时,说明人已经生病
18、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19、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是迁出率和迁入率
C.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不受季节的影响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20、下图甲是神经元及神经元间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乙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髓鞘套在轴突外面,具有修复神经元的作用
B.突触位于两神经元之间,可传递兴奋或抑制兴奋的信号
C.兴奋在②③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组织液中K+浓度会影响其传导速度
D.图乙可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受意识支配
21、福山咖啡是海南省澄迈县的特色咖啡。研究发现,激活状态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可分泌腺苷,随着细胞外腺苷浓度的增加,人的睡眠压力增大进而打瞌睡。咖啡里的咖啡因会占用神经元上的腺苷受体,使人很难产生疲劳感和睡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腺苷是一种只能由激活状态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B.腺苷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
C.咖啡因可与腺苷竞争腺苷受体的结合位点,导致人的睡眠压力增大
D.正常人夜晚的细胞外腺苷浓度会增加,清晨的细胞外腺苷浓度会降低
22、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B.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是一定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者弱酸性
D.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配制培养基时无机盐越多越好
2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苔藓
B.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2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无机盐是细胞或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成分的是( )
A.磷酸钙是骨的成分
B.血钙过低动物会抽搐
C.血红蛋白含有Fe2+
D.叶绿素含有Mg2+
2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层膜构成的,细胞质合成的组蛋白等蛋白质是通过其上的[ ]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的。
(2)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________,遗传信息存在于其组分的________上。
(3)简要指出原核细胞与图中细胞核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若要得到大量的A基因,可采用_________技术对A基因进行扩增。完成①过程要用到_________酶。
(2)过程④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过程⑦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__,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4)图中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在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说明两种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度的比较为:________。
(3)松柏、杉树的树冠明显呈宝塔型,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离顶芽越远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_______(“多”或“少”)。
(4)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中不能萌发,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________,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____处理。
28、图中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和乙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与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 ]____________(用数字和文字表示)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B代表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
A.a=b+c B. a<b+c C. a>b+c D.c=a+b
29、科学家研究温度对植物园的藏报春(两性花、异花传粉)的花色遗传的影响,藏报春花色受一对遗传基因(B,b)的控制。在温度为20—25°C的条件下,含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红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C的环境中,花色全为白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基因型为BB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株30°C下开白花的藏报春,欲鉴定其基因型。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选取20—25°C条件下开___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
②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作母本,在___________期去除母本的雄蕊,并套袋。
③待母本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母本的种子,并在______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杂交后代的花色。
(3)预期结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bb;
若杂交后代既有白花也有红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0、在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称为旗叶(如图所示),旗叶对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回答以下问题:
(1)旗叶是小麦最重要的“源”。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光合作用更有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旗叶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有更多_____________的堆叠,这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提供了更多的场所。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依存,依据是_____________。“源”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自身___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输送至“库”。
(3)籽粒是小麦开花后最重要的“库”。为指导田间管理和育种,科研人员对多个品种的小麦旗叶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
不同时期旗叶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抽穗期 | 开花期 | 灌浆前期 | 灌浆中期 | 灌浆后期 | 灌浆末期 | |
气孔导度 | 0.30 | 0.37 | 0.70 | 0.63 | 0.35 | 0.11 |
胞间CO2浓度 | 0.33 | 0.33 | 0.60 | 0.57 | 0.30 | 0.22 |
叶绿素含量 | 0.22 | 0.27 | 0.33 | 0.34 | 0.48 | 0.45 |
气孔导度表示气孔了长开的程度。
①气孔导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的供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_____________期旗叶气孔导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最大。
②根据上表数据,在小麦的品种选育中,针对灌浆后期和末期,应优先选择旗叶中___________的品种进行进一步培育。
(4)若研究小麦旗叶与籽粒的“源”“库”关系,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阻断旗叶有机物的输出,检测籽粒产量的变化
B.使用H218O浇灌小麦,检测籽粒中含18O的有机物的比例
C.使用14CO2饲喂旗叶,检测籽粒中含14C的有机物的比例
3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2)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调查采用 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起决定因素的种群特征是 、 。
(3)下图表示此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甲乙两种群数量增长呈 型曲线。
②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间点为 ,此时种群数量为 。
③乙种群密度最大的时间点为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
32、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测定项目 | 生长素浓度(lO—6mol/L)
| ||||
0 | 50 | 100 | 150 | 200 | |
主根长度(相对值) | 1 | 0.9 | 0.7 | 0.5 | 0.3 |
侧根数目(个) | 4 | 6 | 8 | 6 | 3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侧根生长,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侧根生长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__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若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