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形成的,含大量营养物质,为生存在贫瘠海底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鲸落、热液、冷泉中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
B.鲸落的形成及演化不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种群的分布
C.鲸落形成之初鲸鱼尸体为深海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D.自然鲸落数量稀少,但对贫瘠的深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某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完全显性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红花和白花两株纯种植株杂交产生F1,再将F1植株自由传粉,F2植株中红花∶白花=5∶7。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基因型AaBb的个体完全死亡
B.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红花,F1产生配子中AXB的雌配子完全死亡
C.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白花,F1产生配子中Ab的配子完全死亡
D.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白花,F1产生配子中aB的雄配子完全死亡
3、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其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蓝藻为原核细胞,在生态系统中做生产者,可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所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概率
B.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病
C.羊水检查可以预防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
D.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5、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9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1小时
B.1.3小时
C.1.8小时
D.2.2小时
6、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并了解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的情况。其中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能够说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
B.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
C.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爬行类动物的出现早于鱼类
D.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
7、千百年以来,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甸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没有竞争现象
B.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
D.若群落千百年基本不变,说明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成熟群落阶段
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 )
A.层次性
B.特异性
C.统一性
D.专一性
9、下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中兴奋单向传递与该结构中兴奋单向传递有关
B.②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神经递质在②中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运输
C.该图中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细胞之间通过激素传递信息的方式相同
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能被分解,也可能被回收
10、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
D.种群密度大的种群数量一定大
1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学习的过程
B.感觉性记忆属于短时记忆,第一级记忆到第三级记忆属于长时记忆
C.长时记忆的形成需要将信息反复运用和强化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2、下图为人体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液体a、b、c中,化学组成最相近的是b和c
B.人体脑细胞内的氧气浓度小于b处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d中的葡萄糖到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9层磷脂双分子层
13、人工景观湖泊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常常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爆发。科研小组通过引入植物和鱼类,对某人工景观湖进行干预,实现了从“藻型”到“草型”湖泊生态系统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B.植物可通过遮挡阳光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
C.鱼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人类的干预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4、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状态下,②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①
B.若该处为肝组织,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C.图中①处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后,①中的H2CO3,可与之发生作用使pH维持稳定
15、常言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许多人认为,有时候在一个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这类言论是免疫学当中很有名的“卫生假说”,即如果童年时太缺乏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会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反而增加过敏等的概率。换句话说,就是“太干净的孩子体质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多让小孩接触各种病原体
B.适度接触传染源可以促进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免疫力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并呈递抗原
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16、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唾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发育、成熟,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17、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地区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平衡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该模式不但提高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碳储量
D.该模式具有能改善生态环境的优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8、烟草等植物遭到天蛾等害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为探究茉莉酸的抗虫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如表所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 处理方法 | 检测 | |
实验一 | 实验组 | 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未着卵的烟草 | 检测烟草上天蛾的着卵量 |
对照组 | 取等量未着卵的烟草,但不做处理 | ||
实验二 | 实验组 | 用适量的茉莉酸处理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 | 检测烟草上天蛾卵的被捕食量 |
对照组 | 取等量天蛾卵着卵量相同的烟草,但不做处理 |
A.烟草等植物的抗虫反应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烟草通过茉莉酸传递信息,该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茉莉酸可以降低天蛾的着卵量和天蛾卵天敌数目
D.利用茉莉酸防治天蛾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1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②代表细胞呼吸,①代表捕食
20、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C.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
D.图示过程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1、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A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红色 |
B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C | 葡萄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加热后) |
D | 淀粉 | 碘液 | 蓝色 |
A.A
B.B
C.C
D.D
22、为探究A、B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高低,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作为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一段时间后若乙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长,则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B
C.一段时间后若乙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长,则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B
D.一段时间后若乙、丙组胚芽鞘长度相同,则琼脂块A、B中生长素浓度一定相同
23、某地级市的老工业区内有数十家冶炼厂、化工厂,曾经为该市创造了巨大的工业产值,同时也向周边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近年来随着城市转型,大量工厂被关停或搬迁,老工业区被改造成了生态公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种植可以吸收金属元素的植物对金属元素再回收,既可减轻污染又可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B.改造过程中,采用多种植物混合种植修复生态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生态公园系统欲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自然条件下,汞物质的循环过程与碳的循环过程相同
24、下图是人体有关甲状腺分泌及其相关调控关系的模式图,图中X、Y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数字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垂体,Y是下丘脑
B.寒冷刺激会引起②减少,④增多
C.③对X、Y的作用依次是正反馈和负反馈
D.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④可代表抗利尿激素
25、下图为人体的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人和高等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______能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大脑皮层中的_____区与人类的听说读写功能有关,若____区损伤,会表现为听不懂别人讲话,但能说话。
(2)若图中激素为肾上腺素,当人紧张恐惧时,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3)正常人体的血糖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血糖的平衡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途径进行调节的。
26、水体污染已是世界性问题。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步骤。
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①.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和总氮含量。
②.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③.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2)该实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后4种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膀的黑色与灰色、长翅与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受精卵不能发育。选取一对灰色长翅的雌雄昆虫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F1 | 黑色长翅 | 灰色长翅 | 黑色短翅 | 灰色短翅 |
雌虫/只 | 0 | 61 | 0 | 10 |
雄虫/只 | 31 | 30 | 11 | 0 |
(1)控制翅色的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雌雄亲本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无法存活。
(3)选取F1中的灰色短翅雌虫、黑色长翅雄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子代中黑色短翅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4)若要鉴定某只灰色长翅雌虫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虫与之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28、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2)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4)②与③相比,③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
(5)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血红蛋白 ②胃蛋白酶 ③尿素 ④ATP合成酶⑤载体蛋白 ⑥血浆蛋白 ⑦溶酶体酶
(6)某人因营养不良,②内的蛋白质减少,从而使_________的量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________和________系统。
29、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为×107 J/(hm2·a)],回答下列问题:
甲 | 乙 | 丙 | ||||
固定的能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00 | 105 | 75 | 71.5 | 8.44 | 6 | 4.38 |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食物链中甲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107J/(hm2×a)。
(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___________粪便中的能量。
(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你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在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丰富度逐渐_____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___________。
30、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3)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细胞的细胞呼吸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填“酶1”或“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31、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据图回答。([ ]中填数字代号,横线上填文字)。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和[____]细胞壁发生分离,前者包括__膜和_______________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 ___ ]高尔基体。
(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出星射线的细胞器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
(4)图中[ 6 ]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1 ]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3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________。
(2)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作用。若激素①表示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据图分析,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3)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内,通过Ⅰ、Ⅱ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形成,这个过程主要说明了能通过影响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激素②的生理功能一方面通过促进________,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血糖来源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5)如果丙器官中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图中过程abcd体现该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