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某植物根细胞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逆浓度梯度吸收钾盐的速率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根细胞吸收钾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与25℃相比,4℃条件下酶活性较低,钾盐吸收速率较低
C.0~A范围内,胞外钾盐浓度增加能提高细胞对钾盐的吸收速率
D.A点后,由于胞内钾盐浓度过高使细胞对钾盐的吸收速率不再提高
2、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
B.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C.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
3、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控制有害生物时,其种群数量应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右
C.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部分羊会饿死,但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能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
5、如图表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由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
B.A、B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速度属于因变量
C.C、D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D.实验H的现象是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6、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橙红月柿坠满枝头。柿子成熟前所含的鞣酸使其果肉苦涩难吃,成熟后则甜蜜可口,有关这一变化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柿子成熟
B.柿子的发育过程由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共同作用
C.决定柿子果实生长发育的是各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D.激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促使鞣酸转变成其他物质
7、从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且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随后多位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特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命名为生长素,并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
B.鲍森·詹森对照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通过胚芽鞘在黑暗中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
D.达尔文对照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8、凤冈县城凤凰广场人工湖建成于2006年,由于前几年疏于管理,湖底泥石沉淀堆积、生活污水排放及蓄水功能较差等原因,人工湖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景观,因此,该县决定对人工湖进行改造,主要实施项目有清淤、种植一些植物和增设景观景点等,改造工程目前已结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
B.负反馈调节在此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发挥作用
C.在湖边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人工湖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D.此湖通过引种工程时,增强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9、某同学听说复课返校后立马要面临期中考试,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C.由紧张引起的心跳加快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具有不随意性
D.内脏运动神经系统也称自主神经系统,它属于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10、皮内注射结核杆菌菌体的主要成分(结核菌素)48~72小时后,通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以及红斑大小判断有没有接种过疫苗或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这种筛查的原理与下列现象最相似的是( )
A.器官移植后治疗期间使用免疫抑制剂
B.某患者体内具有攻击心脏瓣膜的抗体
C.某患者胸腺发育缺陷导致免疫力低下
D.少数人接触化妆品后出现红肿和皮疹
11、乙醇(酒精)具有刺激性。科研人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对志愿者酒后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视觉受影响,简单反射能力下降
B.饮酒后1.5h血液中乙醇浓度最高,7h时乙醇仍未完全代谢掉
C.简单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视觉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D.图示中酒后人体相关能力指标的变化是“严禁酒后驾车”的依据之一
12、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4-D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不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B.赤霉素比2,4-D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C.赤霉素和2,4-D都不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D.赤霉素、2,4-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
13、完整的免疫系统是进行免疫调节的基础,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重要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垂体、扁桃体等
B.在骨髓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有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如溶酶体,不能随循环系统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D.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抗原呈递细胞
14、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时,幼苗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如图所示为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差越大,下胚轴的倾斜角α越大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其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顶端弯钩”
C.“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D.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嫩芽中的生长素仅来源于芽的顶端
1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液中较少
B.血液从肺部流过其他组织的过程中,血浆中氧气含量逐渐减少
C.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
D.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
16、为探究A、B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高低,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作为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一段时间后若乙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长,则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B
C.一段时间后若乙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长,则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B
D.一段时间后若乙、丙组胚芽鞘长度相同,则琼脂块A、B中生长素浓度一定相同
17、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浆中TRH的含量比正常值低
C.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可以减轻病情
D.患者会出现畏冷、反应迟钝等症状
1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与常规育种、转基因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植物生产的多个领域。在下列技术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C.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D.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19、关于动物自然排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基本相同
B.精子与卵子受精后发生排卵
C.排卵时已完成减数分裂,因此,排出的卵子仅含体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
D.排出的卵子进入输卵管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能与精子结合
20、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温度参与树木年轮形成的调节,也参与冬小麦春化作用的调节
D.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如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等
21、近年来,夜行性动物海南睑虎的野外种群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科研人员选取两个不同海拔梯度的区域,对两个区域的海南睑虎种群密度开展调查研究(数据如表)。调查过程中发现B区种植了龙眼等经济作物,且B区海南睑虎有被车辆碾压致死的现象。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区域 | 标记个体数量M | 重捕个体数量n | 重捕个体中的标记个体数量m |
A区(高海拔) | 50 | 14 | 2 |
B区(低海拔) | 229 | 147 | 40 |
A.对海南睑虎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了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B.标记海南睑虎的标签应容易识别,且对其日常活动影响较小
C.人为活动较频繁的低海拔区域是海南睑虎的主要分布区
D.尽量减少车辆在栖息地的夜间行驶,可降低对该物种的影响
22、在去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离不开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训练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尿糖
C.血小板
D.睾酮
2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下列关于人体信息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属于信息分子,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B.信息分子的作用方式是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C.信息分子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进行单向调节
D.抗体、溶菌酶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调节中的信息分子
24、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表示有丝分裂,图2表示减数分裂
B.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图2所示细胞只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图1、图2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均有2种类型
D.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图2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5、某研究人员欲探究在高盐条件下不同植物激素对水稻胚根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对照组 | 乙烯组 | 乙烯+茉莉酸合成抑制剂组 | 茉莉酸组 | 茉莉酸+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
水稻种子(粒)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添加试剂 | 等量清水 | 高浓度NaCl溶液 | 高浓度NaCl溶液 | 高浓度NaCl溶液 | 高浓度NaCl溶液 |
胚根长度(cm) | 9.0 | 4.8 | 9.0 | 4.8 | 5.0 |
(1)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___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调节。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的果实中富含乙烯,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还有___。
(2)本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添加一个对照组,该组加入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盐胁迫下乙烯和茉莉酸对胚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乙烯抑制胚根生长的可能机理为___,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___处理恢复,乙烯合成抑制剂对茉莉酸导致的胚根生长的抑制___(填“有缓解作用”或“几乎无缓解作用”)。
26、如图表示生物实验中通过研磨提取有关物质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式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操作。在检测滤液C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时,向C中加入_______试剂,欲得到实验结果,还需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
(2)若图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选用新鲜的菠菜叶作为实验材料,研磨前加入的B应包括_______。
(3)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肝脏,将滤液C的pH调至1.5后,再加入适量的H2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如果实验材料A为放置较长时间的苹果,可以用_______试剂来检测苹果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27、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域,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可发生联会和交换。Lé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LW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此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图是某家族关于该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已知II-4是纯合子。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中非LWD男性和LW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引起LWD遗传病的基因是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2)I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II-3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LWD的男孩,该男孩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8、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血浆在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再通过选择性的重吸收作用将绝大部分物质回收到血液中,从而实现血液的“净化”。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遭受肾脏损害,可能出现蛋白尿,并随着病程的发展越发加重,后期往往出现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出现肾衰竭。
(1)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即便爱吃甜食,也不会排出糖尿,这是因为当人体血糖升高时,机体能通过_______调节机制使血糖维持在合适范围。
(2)链脲佐菌素(STZ)对胰岛某种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建立糖尿病模型鼠,可见STZ破坏的是________细胞,能使大鼠产生的_________减少,无法正常地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高血糖。
(3)已知人体肾脏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有限,且只在肾小管的近端小管重吸收(如图),其他各段均没有此能力,请结合图示分析原因:________。据研究发现,当肾小管管腔中Na+浓度不足时,葡萄糖的重吸收会减少,这说明肾小管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方式是________。
(4)正常机体只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能滤过并在肾小管被全部重吸收。据此分析,DKD患者后期身体出现水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9、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
(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_________,而且体现了________的“循环经济”原则。
(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 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________kJ被这种鱼所同化。
(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30、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_______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
(3)当铁蛋白基因表达时,少数铁蛋白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铁蛋白的原理是_____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__。
31、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________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Ⅰ如图1为某种植物的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1回答:
(1)图中A、B代表不同的器官,则代表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浓度的生长素对B器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侧光照射会引起茎向光弯曲生长,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在____________之间。该现象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4)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2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直立生长,_________向右生长,__________既不生长也不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