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对生物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索生长素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我们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兔子种群密度时,由于兔子机警和胆小,不容易二次捕获,会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低
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取样,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趋光性小动物,并用记名计算法或日测估计法来进行统计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不正确描述是( )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
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4、下图为一同学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小桶中两种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C.抓取小球记录后要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
D.重复次数与概率统计的准确程度有关
5、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⑤促甲状腺激素⑥抗利尿激素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
6、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毒素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除细胞1外,细胞2~细胞5都能够特异性识别破伤风毒素
B.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其中细胞3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C.物质a主要分布于内环境中,能与多种抗原结合
D.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的是细胞2
7、图为人体肝脏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d作为媒介,且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B.人在饥饿时,往往①处的O2浓度比②处高,而葡萄糖浓度①处比②处低
C.b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
D.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c和d,人体的体液中d的含量是最多的
8、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下图表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注:母系遗传通常指细胞质遗传,父系遗传通常指伴Y染色体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tDNA可通过母系遗传用于追踪人类起源
B.Y染色体可通过父系遗传用于追踪人类起源
C.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
D.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亲缘关系比现代人与黑猩猩更近
9、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4
10、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
B.需要先将培养液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溶解氧,再培养酵母菌
C.实验后期,可对抽样的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D.实验末期,酵母菌的K值下降,其数量会减少
11、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已多年不见踪迹,为保护长江生态,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措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
B.该措施可增大长江水域生态系统中白鳍豚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可建立白鳍豚繁育中心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禁止任何开发和利用
12、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原尿
13、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赛场上运动员紧张、恐惧时,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从而导致抢跑
B.短跑赛场上,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C.支配运动员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D.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
14、如图是某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与恢复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范围内,污染程度越大,河流的恢复速率越慢,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
B.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这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
C.b点之后造成的污染难以恢复的原因是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D.适量增加该河流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能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
15、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D.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16、辅助性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这与该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CCR5有关。某医疗团队将一名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给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病人,研究发现该患者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体内的部分HIV也被清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但是细胞免疫功能不受任何影响
B.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进而产生抗体
C.HIV不易侵染B细胞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内无编码CCR5的基因
D.捐献者辅助性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而不易被HIV感染
17、图表示人体的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能发生在丙中
B.肝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从甲中吸收
C.乙的组成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比丙的少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乙与丙
1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实现的
B.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减弱
C.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属于信息分子,作用于相应靶细胞
D.人体感染某种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瓣膜,这属于过敏反应
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mRNA片段
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导致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C.1条染色体上含有1或2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上存在多个基因
D.有丝分裂间期随着DNA的复制,染色体和基因的数目加倍
20、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发生6.2级地震,地震重灾区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4℃。下列有关地震中被困人员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有人受伤导致失血过多,大脑皮层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压升高
B.被困期间,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含量略有升高,血氧含量略有下降
C.地震发生时人受到惊吓,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支气管收缩
D.为减少散热量,被困人员的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21、水稻的某种突变体的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快,研究发现,突变体中有一种激素的受体表达量明显增加,推测该激素为(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22、香蕉的染色体组成为AAA(字母代表染色体组),粉蕉的染色体组成为ABB。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香蕉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粉蕉体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
C.香蕉和粉蕉都会出现联会紊乱的现象
D.香蕉和粉蕉一般情况下存在生殖隔离
23、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
C.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D.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
24、下表为生活在某库区水域中层的几种鱼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单位:ng·g-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鱼的种类 | A | B | C | D | E |
Hg | 17.8 | 61.9 | 70.4 | 117.0 | 112.0 |
A.A可能是草食性鱼,属于第二营养级
B.C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只一种情况
C.汞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富集
D.汞元素的循环过程与碳元素相同
25、下列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细胞表示番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则该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某同学欲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______;破坏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__(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乙图中膜③表示____________;该图中②、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所示物质外,还可产生的相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6、奶酪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发酵奶制品。大多数奶酪的生产需要使用凝乳酶来凝聚固化奶中的蛋白质。科学家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再通过工业发酵批量生产凝乳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们常用PCR技术扩增牛凝乳酶基因,该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还需要提供DNA模板、2种引物、dATP、dTTP、dCTP、dGTP和___________等物质。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科学家们常选择双酶切(同时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与单一酶切相比,双酶切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出现___________。
(3)科学家们常用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尝试推测科学家们确定转基因大肠杆菌是否产生牛凝乳酶的方法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大肠杆菌后,科学家们常将其转入LB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从物理性质上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LB培养基应中含有___________等四类基本营养物质。
(5)为确定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平均产酶能力,常需对转基因大肠杆菌的活菌进行计数,推测科学家最可能用到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该计数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其分离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科学家们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分离获得高产大肠杆菌菌株。
27、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_____的特点,有具备淋巴细胞_____的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______中的_____细胞分化而来的。
2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的___________、一分子的___________和一分子的___________组成的。
29、下图1是获取用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含人生长激素基因的DNA片段(DNA复制子链延伸方向是5'→3',转录方向为左→右)示意图,图2是所用质粒示意图,其上的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t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限制酶 | HindⅢ | BanHⅠ | PstⅠ | EcoRⅠ | SmaⅠ | Bg1Ⅱ |
识别序列(5'→3) | A↓AGCTT | G↓GATCC | C↓TGCAG | G↓AATTC | CCC↓GGG | A↓GATCT |
(1)①过程合成的人生长激素基因中______(选填“有”或“无”)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序列。
(2)引物1由5'→3'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引物2应含有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
(3)在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对图中质粒、DNA片段进行合适的完全酶切后,向两者的混合物中加入DNA连接酶,若只考虑DNA切段两两连接,则混合物中将形成___________种环状DNA。
(4)2018年11月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震惊了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某科研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受精卵中的艾滋病病毒受体基因CCR5进行修改,拟培育出具有艾滋病免疫能力的基因编辑婴儿。下图3为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切割CCR5基因(目标DNA)示意图。
①将Cas9蛋白和向导RNA序列注入受精卵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
②据图推测,“CRISPR/Cas9”技术中,首先由__________引导定位至目标DNA序列,然后由Cas9蛋白将DNA切断。
③基因编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脱靶”(对CCR5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进行了编辑)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人脑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体温调节中枢在______________ ,呼吸中枢在______________。
31、某多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作物的茎秆高低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基因A控制高秆性状,基因a控制矮秆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基因a是由基因A(约3000bp)发生_________(填变异类型)产生的。基因A中没有酶Ⅰ的切割位点,但基因a中有一个酶Ⅰ的切割位点。现有均表现为高秆的植株1和植株2,提取两种植株的基因组,经PCR、酶切、电泳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据图可知___________是杂合子。
(2)将杂合子与矮秆植株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约为高秆:矮秆=5:1。为了解释该结果,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该杂合子为四倍体,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该假说是否成立。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2、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中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
(4)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______(填“低”或“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