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
2、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养级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一般来说、肉食性动物的总干重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总干重
C.某种动物种群所处的营养级降低、可能会导致其数量增加
D.生态系统的数虽金字塔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
3、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 )
A.与种内竞争无关
B.二者的数量变化互为因果
C.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
D.捕食者数量峰值的出现总早于猎物
4、常言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许多人认为,有时候在一个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这类言论是免疫学当中很有名的“卫生假说”,即如果童年时太缺乏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会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反而增加过敏等的概率。换句话说,就是“太干净的孩子体质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多让小孩接触各种病原体
B.适度接触传染源可以促进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免疫力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并呈递抗原
D.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5、将小麦苗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琼脂块上,进行如图所示的系列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用字母代表),并将琼脂块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比较甲组和乙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
B.通过比较丙组和丁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与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是否有关
C.通过比较a与b、c与d的数值大小可探究单侧光能否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
D.通过比较c与e、d与f的数值大小可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是否进行极性运输
6、如图为某地区设计的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协调原理
B.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D.在玉米田中套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恢复力力稳定性
7、消化道被认为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由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就是一种胃肠激素,胃肠激素从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后,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理效应,作用的方式包括下图几种,其中⑤侧为胃肠腔,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激素,能通过方式②起作用
B.激素通过⑤分泌到胃肠腔的过程与消化液的分泌完全相同
C.多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的分泌存在①方式
D.与方式②相比,胃肠神经通过方式④的作用更迅速准确
8、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卵细胞结合受精
B.早期囊胚a、b、c的基因型相同
C.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且得到的两只小牛的性状不相同
D.图中“小牛”的性别可能为雄性或雌性
9、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愉悦感。可卡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作用,使人愉悦感持续时间延长,吸食者会形成瘾癖,相关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卡因阻断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加
B.吸食可卡因后,多巴胺持续抑制突触后膜,使人产生愉悦感
C.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产生毒瘾
D.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坚决不能吸食
10、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细胞有全能性的是( )
A.壁虎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
C.哺乳动物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
11、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多种激素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C.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消失,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
D.研究者摘除大鼠的垂体,发现其甲状腺萎缩,甲状腺激素含量显著减少
12、某水稻研究团队揭示了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信号途径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通过蛋白酶系统来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可直接参与代谢,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
B.赤霉素、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两者在促进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绝对含量
D.水平放置的水稻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生长素在根近地侧与茎近地侧的作用效果相反
13、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并用不同的强度刺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时细胞膜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膜外
B.刺激Ⅱ并没有引起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
C.测得图示电位变化需将电流表的两电极连在神经纤维同一位置的膜内外
D.若降低培养液中钠离子的浓度,c的峰值下降,有可能不能引起膜电位逆转
14、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图乙中生长素在F~A点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点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C.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1,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的范围是10-10-10-8mol•L-1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点对应的浓度之间
15、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异常抗体与相应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其结构改变而失活是糖尿病病因之一。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和异常抗体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下降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素催化组织细胞中糖原、甘油三酯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
C.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是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D.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有效治疗
16、如图为酶与底物结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代表酶的是A
B.底物与酶特定部位的结合具有专一性
C.酶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反应前后酶的质量不变
17、下列对于诗文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使鱼类种群的数量维持在K/2以下
B.“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根瘤菌和绿豆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群落外貌和结构的变化具有季节性
D.“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18、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可完成一些简单的非条件反射,之后由于机体不断接触外界环境,经过训练可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19、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支配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
D.传入神经又称为感觉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20、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受体识别
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21、下图表示胰岛β细胞在较高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动作电位产生时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相同,且都不消耗能量
B.进入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被氧化分解后产生ATP,此时的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信息分子
C.据图可研究出“某药物”来抑制K+通道活性,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
D.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2、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医生为患者静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
2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导致机体产生兴奋的刺激只能来自外界环境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4、两株纯合白花的香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3株,白花为21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1:8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F1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红花:白花=1:3
25、我国某大型水库因水体富营养化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分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 ,其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表:
类别 | 青鱼 | 鲢鱼 | 鳙鱼 | 鲤鱼 |
食性(食物) | 螺蛳 | 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杂食 |
据表分析,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为确定某鱼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该鱼的上个营养级现有的生物量,同时为保证该鱼的成活率,应捕杀该鱼的_________。
(4)写出以鳙鱼为次级消费者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5)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__ 。
(6)为了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具体措施____________ 。
26、凝胶色谱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据图回答问题:
(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_______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
(4)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___________。
27、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 。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
(6)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抗体存在于上图中 的部位__________(填标号)。
28、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温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脑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_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 激素分泌增加,_______________中枢兴奋。
29、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 、 、 。
(2)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两种工具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限制酶能切割DNA分子切割后产生 末端和 末端;DNA连接酶能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类,即 和 。
(3)质粒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4)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 和 。
30、如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图,图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丁为某生物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其_____________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请用图丁中的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
(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__________段。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
(4)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若丙丁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丙图中的2n=_____________。
(5)图乙与图丁所示细胞有丝分裂在分裂期的区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期。
(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和核糖体。
(7)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要用_____________(如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
(8)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如上图所示的过程,另一种是经过_____________形成某种组织。
(9)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衰老、凋亡总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当中,这是受___________控制的自然生理过程。如果该凋亡的细跑没有凋亡就可能导致癌变,临床上通常用药物使癌变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期,以到抑制遗传物质的复制,达到治疗的目的。
31、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上肢肌肉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组成___________,图2中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初学书法时,该反射弧会与___________的W区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或沉默突触被激活。
(3)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②处发生一次兴奋时,该处细胞膜外侧最初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4)受到某种抗原入侵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这种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是___________(免疫缺陷症/自身免疫疾病)。
32、甲品种小麦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已知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用甲、乙两纯合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 新品种。请问:
(1)F2有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___________。
(2)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 F2 中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