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遵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 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 中蕴藏着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

    B.3 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C.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上述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均清晰可见

    D.5 可以存在于所有细胞生物中

  •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研究者统计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减少

    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绿色出行

    D.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肉类增大生态足迹

  • 3、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为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 4、草原上的老猎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就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C.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

    D.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 5、下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I、I表示基因表达的不同过程, X表示某种酶。叙述正确的是(  )

    A.X表示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上的遗传密码,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

    B.核糖体含有rRNA,能识别mRNA特定序列,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C.过程II中有多个核糖体和mRNA结合, 每个核糖体上形成的肽链是不同的

    D.过程I还未完成,过程II即已开始,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

  • 6、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最后扩散到全球。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方式是寄生

    B.复制子代病毒的原材料全部由宿主细胞提供

    C.遗传物质是RNA

    D.遗传物质是蛋白质、DNA和RNA

  • 7、下列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①种群密度       ②年龄和性别       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④空间特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 mL清水与1000 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通过调整尿量维持渗透压的稳态

    B.表示饮用清水后排尿速率的曲线是A

    C.大量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长跑运动员补充水分应首选生理盐水

  • 9、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冷凉蔬菜基地已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之一,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工作者欲通过实验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2,4—D促进圣女果枝条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以提高圣女果的成活率,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表明,2,4—D的使用浓度与圣女果的成活率成正比

    B.使用较高浓度2,4—D处理插条时,用浸泡法

    C.如果2,4—D使用不当,会抑制根的生长,甚至会造成插条死亡

    D.2,4—D的浓度、插条生根的长度或数量都属于自变量

  • 10、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父子选择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和某种化学物质有关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温特的实验与拜尔的实验一样也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 11、将小麦苗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琼脂块上,进行如图所示的系列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用字母代表),并将琼脂块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比较甲组和乙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

    B.通过比较丙组和丁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与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是否有关

    C.通过比较a与b、c与d的数值大小可探究单侧光能否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

    D.通过比较c与e、d与f的数值大小可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是否进行极性运输

  •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假设 3 种生物在一天中呼吸速率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动物

    B.b、c 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b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D.a、b、c 都有可能是原核生物

  •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B.O2、CO2、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淋巴液是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部分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 14、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

    C.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丁的数量在短期内可能不变

    D.戊在该食物网中只属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

  • 15、尿在肾中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排尿反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而婴幼儿经常尿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排尿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成年人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大脑皮层中会产生尿意

    D.交感神经兴奋能够使膀胱肌肉收缩,从而促进排尿

  • 16、分布在热带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中的梅花雀,雌雄个体在灌丛中活动的空间不一样,雄性个体偏好上层活动,雌性个体偏好下层活动。对于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热带地区四季温度较高,梅花雀所在的群落没有演替

    B.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可能是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引起

    C.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与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关

    D.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不利于他们繁殖后代

  • 1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下列关于人脑的语言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你专心答数学题时,参与的言语区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W区

    B.某人因意外伤害使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此人有可能出现阅读障碍症

    C.某人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说话非常困难,其他都正常,可能此人言语区的S区受损

    D.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由大脑右半球负责

  • 1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结果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 19、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下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部分监测指标,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胆固醇

    B.红细胞

    C.三酰甘油

    D.多巴胺

  • 20、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结构①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②和③

    C.③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D.③中O2浓度比④中的高,O2可自由扩散进入④

  • 2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B.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 2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狐与鸟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狐是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

    C.草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昆虫和兔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

  • 23、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称为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各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B.群落中某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

    D.若要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等

  • 24、正常人感染病原体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发挥作用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等

    B.体温上升期激素 a、b分泌增加促进激素c 分泌增加

    C.当病人处于高温持续期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体温上升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PEP、OAA、RuBP(C5)、PGA(C3)、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_______,推测C是________

    (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 mg。

     

  • 26、胰岛素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能作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除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分解外,还可在某些细胞内被合成糖原,在另外一些细胞内转变为脂肪。

    (1)胰岛素分子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若某人由于某种原因,细胞表面的受体不能识别胰岛素分子,此人会患________病。

    (2)葡萄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合成糖原(写出两种)。

    (3)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动物细胞的密度比培养液大,离心后会沉淀)。

    材料用具: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小白鼠的胚胎、剪刀、胰蛋白酶、已灭菌的培养瓶、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离心机、溶解在生理盐水中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恒温箱。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作为实验组,B作为对照组。

    ②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将处理过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③A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④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若要证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可以取胚芽鞘弯曲的部位__(横切、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2)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营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 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 28、下图1为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促进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制,其中①②③④表示过程。现有4位糖尿病患者在四个过程的其中一个过程中存在缺陷。研究人员对4位病人进行了两项测试:测试1:分离每位病人的肌肉细胞,测定不同胰岛素浓度下胰岛素结合细胞比例,结果如图2;测试2:按体重比例给每位病人注射同样的胰岛素,分别测量血浆中的血糖浓度,结果如图3。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____;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通过④过程进入组织细胞后可在____彻底氧化分解,也可合成糖原、转变为____,促使血糖浓度降低。

    (2)若4位糖尿病患者中某位患者经测试1后得到曲线a,则该患者可能在图1的____(填序号)过程中有缺陷。若其中一位病人在步骤①有缺陷,则该病人经测试1和测试2后得到的曲线分别为____,该病人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原因是____

    (3)临床上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来检测胰岛素水平,其原因是____

  • 29、下图是甲状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血液中激素Ⅲ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_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素Ⅲ的分泌 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可见,激素Ⅲ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该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30、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 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此种运输方式需要由___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 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

    3)请写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BDNF 具有_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 31、某兴趣小组成员在草原上调查田鼠的生存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某次调查时,在 3km2 的区域内共捕获了 60 只田鼠,做好标记后重新放回到草原上,一周后再次捕获了 60 只,其中发现带有标记的只有 4 只,则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________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调查过程中,如果动物被捕获并标记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2、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实验方法及步骤:

    Ⅰ.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Ⅱ.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

    操作顺序

    项目

    烧杯

    1号

    2号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注入果胶酶溶液

    2mL

     

    注入蒸馏水

     

    2mL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2)实验步骤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进行观察比较,并记录结果。如果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摄氏度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______(填“能”或“不能”)省略,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