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于成人,这可能与视觉中枢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有关。在视觉训练过程中,儿童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且持续到训练结束后的几分钟,而成人γ-氨基丁酸含量始终无明显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γ-氨基丁酸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直接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Na+内流
C.γ-氨基丁酸可能通过抑制某些神经元兴奋而减少对学习的干扰
D.抑制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释放,有助于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2、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菌体分布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再进行抽样检测
B.先沿凹槽边缘滴加样液,再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
C.为避免酵母菌增殖影响实验结果,滴加培养液后需立即计数
D.10m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约为109个
3、人体脂肪细胞分为两种,其中白色脂肪细胞主要用于储能,棕色脂肪细胞主要负责消耗脂肪并产生热量。科学研究发现,抑制小鼠体内RCAN1基因的表达有助于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脂肪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是脂肪
B.棕色脂肪细胞中含有的线粒体可能较白色脂肪细胞多
C.RCAN1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促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
D.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执行情况也相同
4、稳态揭示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及其功能调节的基础;适稳态是指人体可适应外环境的持续改变而建立新稳态以维持健康,强调机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稳态是机体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性调节机制
B.运动过程中人体体温略有升高,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
C.内环境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D.组织水肿、抽搐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5、同声传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同步地将讲话内容翻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在译员专心进行翻译时,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
①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②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③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④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蛋白质等物质,该过程持续不断地发生,不断地积累,最可能直接引起的细胞水平的变化是( )
A.细胞衰老
B.细胞癌变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7、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曲线X表示
B.要想预防蝗虫灾害,应该在b点之前采取措施
C.将种群数量维持在b点左右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D.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会维持在c点不变
8、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到试管中保存
B.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C.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D.该实验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
9、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及实验结果,②③④为A琼脂块,⑤⑥为B琼脂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对比可以证明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B.该实验可证明尖端产生的物质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C.若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该实验也能得到图中相同的实验结果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本身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10、某哺乳动物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种基因相对独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马克科学地论证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拉马克认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都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科学地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12、科研工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物种,这种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这种植物所属的群落类型最可能是( )
A.荒漠生物群落
B.草原生物群落
C.森林生物群落
D.湿地生物群落
13、某地区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4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2月份至6月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B.若引入该种群的天敌,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若大量诱杀种群中的雄性个体,可能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
14、杂交水稻的无融合生殖指的是不发生雌、雄配子的细胞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繁殖方式。无融合生殖过程主要由两个基因控制,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均移向同一极,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B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A、B的影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为多倍体
B.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C.该技术可以使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保持作物的杂种优势
D.该技术可以使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获得单倍体植株
15、长白山北坡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中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等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B.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小杜鹃和大杜鹃的生态位有重叠现象
D.针阔叶混交林中快速奔跑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16、图甲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正常人在特定情况下体内某一种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c~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②③都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浆细胞的产生需要辅助性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D.图乙中(d-c)<(b-a),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②
17、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B.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氨基酸、性激素和溶菌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能与NaHCO3在肌细胞内发生反应
18、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Y经胰腺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朱活
B.物质X能够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生理变化
C.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D.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19、昆明滇池水华规模大,持续的时间长。水华的主要种类是蓝藻门囊藻属中的铜绿微囊藻。导致其大量繁殖主要原因是N、P等营养物质输入,为治理滇池水华,除了减少N、P的输入外,每年还会投放鲢鱼和鳙鱼等植食性鱼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滇池水华消失后,水生植物重新长出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圆田螺的产卵量下降,体现了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C.每年冬天西伯利亚的海鸥迁徙到昆明滇池,这体现出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D.滇池中的鲢鱼和鳙鱼等植食性鱼类和铜绿微囊藻之间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2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B.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生长素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生长
D.生长素可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
21、某种土壤细菌可将尿素(CH4N2O)分解为CO2和NH3,但分解产物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若欲筛选出该种土壤细菌,仅考虑碳源和氮源,下列培养基设置合理的是( )
A.仅尿素就可以,既是碳源也是氮源
B.仅葡萄糖就可以,可以从空气中固氮
C.尿素为氮源,需要葡萄糖作为碳源
D.牛肉膏蛋白胨含C和N,可以满足
22、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①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会产生兴奋,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23、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氏霉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表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能诱导菌种发生定向突变从而转化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
B.多次重复③④操作,可以使目的菌种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越来越高
C.重复③操作时,优先选择黄色区域较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以用平板划线法进行②操作接种后再培养
24、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群落中,这五种乔木植物的生态位基本相同
B.野核桃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四种乔木的相同
C.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D.野核桃能利用不同层次的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5、下图一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图二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B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请任举两例: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二甲、乙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3)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标号)。
(4)若图二甲细胞表示乳腺细胞,用同位素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
A.c和f B.c和d C.a和e D.a和d
26、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1.2 kb),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 kb,1 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0.2 kb),形成重组质粒pZHZ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酶E和限制酶F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之处分别在于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pZHZ2所含有的碱基对数为________kb。
(3)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一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反密码子碱基序列是________。
27、12月2日,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落下帷幕。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吉林籍运动员苏翊鸣再度“一鸣惊人”,力压一众强手,赢得金牌。图甲是苏翊鸣在完成比赛时某肌肉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射弧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图甲反射弧__________(“能”或“不能”)表示膝跳反射。
(2)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乙所示。突触________(“a”或“b”)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传递兴奋,引起___________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3)在苏翊鸣运动期间,室外温度较低,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分级调节促进___________释放,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同时还会引起____________,使产热增加。人体体温平衡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调节。
(4)比赛结束后,观众们的心情依然兴奋,久久不能平息的原因是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的特点。
28、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_。
(2)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釆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釆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则假设成立;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则假设不成立。
29、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研究发现,天竺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的位置如图1,其控制毛皮颜色的机理如图2(B和b同时存在时只表达显性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1可知,控制毛皮颜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定律。
(2) 由图2可以看出图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天竺鼠,让它们自由交配,后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比例为___,后代白色鼠中纯合子占____,后代中褐色鼠的基因型为____。
30、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 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I中 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动物细胞I为 。
(2)A代表的元素是 ,Y、Z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别为 ,若Y中化合物含有碱基G,则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
(3)由P形成成熟胰岛素的过程在细胞器 中完成。
(4)相同质量的V氧化分解供能时需要的氧气比I ,原因是Ⅴ中 。
31、图中甲、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若图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D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碳在过程①~⑤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去掉图甲中的箭头①和⑤,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A获得m kJ的能量,则消耗B_____________kJ。
(3)若图乙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则图中G代表_____________的能量。
32、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甲图中共有 个乙图结构。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2分)。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5) ⑨的形成与 有关,其内物质有可能成为内环境的成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