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株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的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 2、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是指受人体意识支配、可以“自主”控制的

    B.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D.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

  • 3、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症状。运动时切忌穿着棉质内衣,因为其吸汗多,造成蒸发散热增加,容易引起失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天气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造成失温

    B.户外高强度运动时,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为肝脏

    C.寒冷天气下,机体骨骼肌战栗,呼吸酶活性上升

    D.人体皮肤散热的途径除蒸发外,还有辐射、对流和传导

  • 4、如图是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端、B端分别表示体液流入端和流出端。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②③

    B.②中含有甲状腺激素、无机盐、氨基酸、CO2、血红蛋白等物质

    C.若该组织为肝脏,则饱饭后B端比A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该组织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A端比B端胰岛素含量高

  • 5、李雷在厨房炒菜时,油不慎溅到手上,他立即缩手,并感觉到剧痛。缩手反射如图1所示,图 2 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当受到刺激时,图1中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图1中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①→②→⑦→③→④

    C.图2 神经元可以完成最基本的神经反射活动

    D.图2 中②③④是突起,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 6、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唾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发育、成熟,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 7、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依次是(  )

    A.脂肪、蛋白质、核酸

    B.糖类、蛋白质、核酸

    C.蛋白质、核酸、脂肪

    D.多糖、细胞、核酸

  • 8、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原尿

  • 9、若如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过程

    C.三种RNA都是通过转录而来

    D.图中A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 10、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C.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11、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以调控植物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玉米中DNA甲基化模式的解析将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图为玉米细胞中DNA某些区域的甲基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的表型变化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B.玉米细胞中DNA发生甲基化,其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玉米性状改变

    C.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都可与鸟嘌呤配对,可见DNA甲基化不会影响转录过程

    D.玉米产量除了受基因影响,还受病虫害、高温、盐碱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

  • 12、某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欲对1 L 培养液进行酵母菌计数(菌液被稀释10 倍),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 1mm,规格为 25×16),并统计出5个中方格共有100个酵母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先滴加培养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B.取样时应取试管底部酵母菌培养液

    C.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5×109

    D.该方法统计获得的酵母菌数量比活菌数多

  • 13、如图中电流表的两极接在离体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为刺激位点,已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当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指针不发生偏转

    B.指针先向左偏转,随后向右偏转

    C.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D.指针先向右偏转,随后向左偏转

  • 14、下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可释放相关激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B.若腺体A是性腺,激素③分泌减少会正反馈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C.下丘脑既可以接受某些激素的调节,又受到神经递质的影响

    D.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中发挥作用

  • 15、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 16、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生存空间

    B.生物实际生态位的宽度小于其基础生态位的宽度

    C.环境变化使可利用的资源大幅减少时,生态位宽度不变

    D.宽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可能小于窄生态位的

  • 17、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但作用并不“自主”,必须在意识的支配下才能进行调控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

    C.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人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加强的现象

  • 18、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者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班延及助手先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制备的萎缩胰腺提取液可以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B.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研制的“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C.沃泰默的实验巧妙在于运用“磨碎”得到提取液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都是在光照中进行,且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 19、生活在高原上的居民都呈现出高原红脸,这是因为高原上长期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烈,导致高原居民的面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显露在皮肤表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长期的空气干燥会导致人体水分丢失,血浆渗透压过高

    C.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

    D.人刚进高原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使pH降低

  • 20、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高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乏力、全身疼痛,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高烧,此时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

    C.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物是快速治疗各类患病人群的最佳选择

    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 21、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垂直带

    I

    IV

    V

    VI

    海拔(m)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19

    1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

    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 22、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对某种短日照植物和某种长日照植物给予如图所示的光照处理,①—⑤组中只有②和④开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主要是短的光照时长

    B.③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夜长短于临界暗期

    C.使⑤的连续夜长短于临界暗期,⑤不会开花

    D.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很有可能不开花

  • 23、“晓月蛙鸣荷塘行,淡香扑鼻清溢流。”“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研究荷塘中哪些种群占优势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C.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青蛙的种群密度

    D.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 24、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字母与物质对应错误的是(  )

    A.A-神经递质

    B.B-抗利尿激素

    C.C-TRH

    D.D-甲状腺激素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如图所示是某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能够直接影响图中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种群甲在0~t1时间段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_。种群乙在0~t1时间段的增长类型是___________。那么,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甲的密度时,若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t3之后,若通过改善种群乙的栖息环境可使其数量明显增多,这主要是提高了该种群的___________。

  • 26、下图甲为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1)图甲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除此之外,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无关变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项)。

    (2)图乙中光反应发生部位的字母及名称是[   ]______________。图丙中_____(填“A点”“B点”或“C点”)所处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叶肉细胞所处状态相同。若将植物长时间分别置于B点和C点光照强度下,B点和C点相比,C3含量_______(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若植物缺镁,图丙中B点将向______移动。

    (3)胞间CO2浓度是指植物体细胞之间的CO2含量,是反应植物生理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影响叶片胞间CO2的是_________

    A.光合作用强度

    B.呼吸作用强度

    C.气孔开放程度

    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多少

  • 27、图为以二倍体水稻(2N =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B常用的方法是 。C、F过程常用药剂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2)突破物种生殖隔离界限的育种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遵循的原理是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若它的优良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其优良性状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通过这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中,一个正常的叶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条、 条。

     

  • 28、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

    1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2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上图中的   曲线。

     

  • 29、2017年9月10日,时隔16年中国女排以3:1战胜日本,再夺“大冠军杯”赛冠军。在排球比赛中,女排运动员要完成发球、拦网、传球、扣杀球等一系列动作,同时她们的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各种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___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同时兴奋传至___________产生渴觉。

    (2)比赛过程中球员会出现体温有所升高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能量的消耗,球员的血糖浓度会降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此处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3)球员们在比赛中紧张有序的完成一系列动作时,心跳会加快,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比赛结束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30、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讲述了多种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一系列处理后分解成葡萄糖。

    第二步: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在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第三步:用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醋酸,这一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

    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 d,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 d后制得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中,进行了以下实验。

    处理编号

    处理方法

    显色结果

    37 ℃放置0 min

    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

    紫色

    37 ℃放置10 min

    37 ℃放置120 min

    100 ℃加热5 min后,

    37 ℃放置120 min

    紫色

     

    请回答:

    Ⅰ、处理④中,100 ℃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与处理④相比,如果处理③显色较________,且与处理②相比,处理③显色更浅,则表明豆腐乳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分解,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 31、某实验室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抗虫植物,其培育过程大致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抗虫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目前获取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两种。

    (2)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构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其中启动子是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图示将获取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法,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 上。如果操作中将该基因导入线粒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含有抗虫基因。

    (4)除图示方法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

    (5)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翻译成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从个体水平上检测植株是否有抗虫特性的方法是_______

  • 32、教材基础知识填空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____为基础;生物的遗传、变异以____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____为基础。

    (2)科学家根据____,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3)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色素),是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____(生活方式)的异养生物,蓝藻和细菌细胞中都没有____,但有____,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了____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