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B.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C.夏季,某湖泊周围的芦苇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动植物种群的集合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B细胞中的色素分子集中分布在结构④中
B.A细胞中的结构⑧只能出现在动物细胞中
C.结构③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不一样
D.⑩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单层膜结构
3、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白豆杉、伞花木、华南五针松(广东松)等21种,省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种,新种1种即广东含笑,此外还有兰科植物26属39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该保护区含有多种重点保护植物,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C.自然保护区为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已知一个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生活在组织液中,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剁激而友生的一伙动作电L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分离并置于某溶液E中(溶液中的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同一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只考虑K+、Na+两种离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的高,Na+浓度比细胞内的低
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比组织液中的高
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低
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图中a~e为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相关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肾上腺构成了一个效应器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a~e五种激素的分泌量均会增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时,既可作为感受器,又可作为效应器
D.激素c、d分泌量增多,会促进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
6、下图1表示将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与对图1植株茎作用效应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B.图1中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图1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均为图2的g
D.若图1幼苗a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的f时,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
7、CO2是调节人体呼吸运动的最重要体液因素,其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得以实现的。若切断外周化学感受器与传入神经的联系,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几乎保持不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O2不是神经递质,也不属于信息分子
B.运动时CO2可以使下丘脑呼吸中枢兴奋
C.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和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
D.CO2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运动起调节作用
8、下列关于组成人体细胞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含C、H、O、N、P元素,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B.核酸的合成都在细胞核中完成
C.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能够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
D.酶均需要分泌到细胞外才能发挥作用
9、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对应数量小于a点对应数量,可能是b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5月10 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
10、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各项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氨基酸、丙酮酸、核酸、乳酸
B.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
C.Na﹢、Ca2﹢、K﹢、Mg2﹢
D.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11、下列结构中均能让某些大分子物质直接通过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细胞壁和核孔
C.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D.内质网和液泡
12、水稻分蘖的实质是水稻茎秆分枝,分枝相当于侧芽。研究发现,水稻体内的YUC基因突变后,水稻分蘖芽抑制作用解除、发育成新茎。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去除顶穗后水稻分蘖芽生长加快
B.水稻体内YUC基因与生长素合成有关
C.水稻分蘖的调控机制包括基因表达调控和激素调节
D.施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能抑制水稻分蘖
13、温州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能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种群特征是( )
A.年龄结构
B.死亡率
C.出生率
D.性别比例
1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现象是( )
①顶端优势 ②根的向地性生长 ③茎的背地性生长 ④植物的向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5、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 )
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B.生长素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乙烯利用于苹果果实催熟
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
16、甲地因森林火灾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能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种类逐渐增多
17、某人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鲈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鲈鱼68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鲈鱼60条,其中带标记的21条,据此估算出该池塘中鲈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鲈鱼数量较少
D.两次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均太大
18、CD4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攻击的对象。HIV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目前暂未研发出HIV的有效疫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B.感染HIV后人体能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最后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彻底清除病毒
C.人体CD4T细胞计数的结果是HIV感染患者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D.CD4T细胞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融化,从而导致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
B.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
C.常有人将从外地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不会威胁当地生物
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20、玉米是常见的遗传实验材料,玉米花序与授粉方式模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玉米能进行自交和自由交配
B.可通过Ⅰ和Ⅱ两种受粉方式来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
C.用玉米做杂交实验中,常对未成熟的雌花序采取套袋的方式来避免自交
D.若在传粉时节正好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可采用生长素调节剂处理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21、下列过程不需要膜蛋白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B.神经细胞接收到刺激吸收Na+
C.乙醇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22、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
B.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23、苔草、旅鼠及北极狐是北极地区常见的生物。某科研小组在某一时间段对三种生物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调查中还发现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会出现排卵功能减退、泌乳受抑制、对仔鼠照顾不良等生理变化。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苔草的种群密度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旅鼠的种群数量仅受苔草、北极狐的影响
C.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旅鼠种群的出生率会降低
D.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24、下列关于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生物群落可分为荒漠、草原、森林、湿地等生物群落
B.在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中,其物种组成基本上完全不同
C.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
D.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陆生和水生生物较多
25、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
(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构成_____,其中A为_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E_____。
(3)毛细血管壁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4)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调节。
26、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抗虫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抗虫植物的问题:
(1)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Bt毒蛋白基因,可根据Bt毒蛋白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 设计特异性 ,再利用 技术扩增出Bt毒蛋白基因。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_____,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______上。这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 法。
(3)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________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毒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
(4)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如有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会威胁环境安全;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 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污染。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我们应持有的正确做法是___ ________。
27、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植株的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两对独立遗传的性状。其中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和d控制,高茎为显性。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中保留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再经过___________和选育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用物理方法如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写出此育种过程_________(要求: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有关过程的文字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
28、下图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示意图。
(1)由丙图的实验结果看出,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来的______侵染正常烟叶后,可以使烟草感染,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传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A是____倍体。若植株甲是四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是__倍体。
(2)获得植株E的过程称为_________,其过程中两个原生质体融合时所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
(3)植株A、D、E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
(4)植株A、B、C、D、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____。
30、如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丙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丙
(1)据图甲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甲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
(3)图丙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乙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丙氨基酸中______的可能性最小。图乙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不同。
31、消化酶是一种常见的分泌蛋白。如图所示为人体唾液腺细胞进行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运输、分泌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溶酶体起源于④____________(填名称)。
(3)图中的分泌蛋白合成后,通过____________运输到④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该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____________上紧密联系。
(4)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2、A、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B叫做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常用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__细胞,此时利于完成转化过程。
(3)图中③过程需要用到的主要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配比不同。
(4)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
B、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
(1)实验中,去除细胞壁需用到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专家在实验中,用于诱导融合使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