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认同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2、1940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宪政运动,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建立“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C.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
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3、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如表可知( )
时间 | 1880年 | 1883年 | 1886年 | 1889年 | 1892年 | 1895年 | 1898年 | 1901年 | 1904年 |
金额 | 100 | 120 | 7803 | 6045 | 42160 | 39143 | 61908 | 201335 | 4174567 |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
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4、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
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
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5、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货郎图》以白描手法作细腻精致的描绘,落笔凝重,收笔沉稳有力,疏密、精粗均可游刃有余地展开,设色淡雅自然。描画货担上的物品几乎达到与实物纹丝不差的程度,人物衣纹体现下层百姓衣着粗布的质感。该作品表明
A.绘画手法受到理学的影响
B.风俗画是当时的亮点
C.艺术形式呈现平民化趋势
D.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70年里,国际法发展迅速,产生很多新的分支,如外层空间法、极地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发展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刑法、国际能源法、国际移民法等。这现象形成的背景是( )
A.美苏冷战局势逐渐加剧
B.多极化趋势成为世界主要发展潮流
C.世界市场的正式建立
D.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7、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约公元前1880年,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其中以“卡鲁姆”最为著名。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语中,较大的居民点被称为“卡鲁姆”(karum,“港口”),较小的居民点被称为“瓦巴尔图姆”(wabartum,“贸易站”)。这段史料可用于说明( )
A.波斯帝国与两河流域的商贸交往
B.古代西亚的跨区域经贸交流
C.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D.丝路贸易对人口迁徙的影响
8、“自大历以来,节度使多出禁军。其禁军大将资高者,皆以倍称之息贷钱于富室,以赂中尉,动逾亿万,然后得之……至镇,则重敛以偿所负。”这说明唐代( )
A.资本性借贷关系获得发展
B.官僚成为高利贷盘剥受害者
C.私人借贷助长了藩镇恶政
D.节度使深度参与经营性借贷
9、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尧典》、《舜典》、《大禹谟》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文献( )
A.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
B.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
C.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D.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
10、1898年,举人裘延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指出“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裘延梁意在( )
A.废除八股取士
B.寻求救国之道
C.发起文学革命
D.支持反清革命
11、1950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举行各民主党派学习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学习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方法以自学为主,以小组讨论和报告为辅。这一活动( )
A.促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旨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12、下图为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图中促使a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调整的推动
D.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
1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 )
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强调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必要性
14、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15、“据农村工作同志的报告,政治宣传在反英示威、十月革命纪念和北伐胜利总庆祝这三次大的群众集会时做得很普遍。在这些集会里,有农会的地方普遍地举行了政治宣传,引动了整个农村,效力很大”。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16、下表是美、英、德、中四国某方面所占世界份额的变化情况。 “某方面”指的是( )
年份 国别 | 1800年 | 1860年 | 1900年 | 1953年 |
美国 | 0.7 | 7.1 | 23.7 | 44.7 |
英国 | 4.1 | 19.9 | 18.5 | 8.4 |
德国 | 3.5 | 4.9 | 13.2 | 5.9 |
中国 | 33.3 | 19.5 | 6.3 | 2.3 |
A.殖民地数量
B.制造业总产量
C.对外贸易额
D.白银的存储量
17、辽代王爵受封者主要是契丹贵族,以皇室近亲、皇族疏室和后族成员为主,异族功臣受封者较少。而五等爵受封者则以各族功臣为主,契丹贵族成员较为少见。这( )
A.采取南北面官分管的结果
B.体现了群体分化的特征
C.实行了疆域版图的治理
D.加快了民族的分化过程
18、如图宣传画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巩固人民政权的运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有( )
①杨根思 ②罗盛教 ③杨善洲 ④雷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9、下图所示为“市场”一词在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情况,其中该词在1993年出现频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如表为1888—1894年中国铁路建设简况。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 )
路名 | 起讫段 | 建成年 | 里程(千米) |
唐津铁路 | 唐山—天津 | 1888 | 130 |
台湾铁路 | 基隆—新竹 | 1893 | 99 |
关东铁路 | 唐山—中后所(辽宁) | 1894 | 218 |
A.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B.是日本强化殖民侵略的手段
C.触发了辛亥革命运动
D.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结果
21、从1979年开始,广东省在农村社队推行“五定一奖”的经营管理制度,即定劳动、定地段、定成本、定工分、定产量,超产奖励。这一做法意在( )
A.摒弃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B.防止农村出现新的贫富分化
C.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建立适应对外开放的新体制
22、1946年9月和1947年2月,联共(布)中央先后通过《关于消除集体农庄中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的措施》和《战后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的决议。这表明战后苏联(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得到纠正
B.发展农业成为经济建设的中心
C.借助国际局势缓和进行改革
D.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及时调整
23、洪武二十五年,两浙运司言:“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着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明太祖说:“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于是命兵部发文传达下去。这说明当时( )
A.海禁松动扩大对外贸易
B.禁止海外贸易重创倭寇
C.自主限关防范外敌侵犯
D.鼓励朝贡加强中外交流
2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一方面与苏联划清界限;一方面与美日等国实现了双边关系的突破性发展。这些调整( )
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反映了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方针
C.加速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D.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点
25、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26、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27、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2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29、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0、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31、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2、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33、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4、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5、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37、概述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共同原因。
38、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性质、主要内容及影响。
39、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