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反映的是17~19世纪某国际体系,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它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 ②创立并确认了集体一致的原则
③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④无法真正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近年来出土的汉简特别是张家山汉墓的简牍显示,汉初的法律基本上继承了秦的法律。但西汉不仅没有速亡,反而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强盛局面。据此判断( )
A.秦朝速亡与法律苛刻无关
B.汉承秦律促进繁荣
C.儒家因焚书坑儒扭曲历史
D.法治根本在于民生
3、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刺史俸禄六百石,主要监察俸禄两千石的地方官,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俸禄由六百石提升至两千石,位列九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刺史制度发生异变
B.刺史监察的权力扩大
C.刺史制度不断完善
D.刺史监察的范围扩大
4、甲骨文卜辞云:“(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上的变化是(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统治者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C.精耕细作取代原始粗放经营
D.集体生产变为家庭式劳作
5、《赫梯法典》规定:“若一位男奴逃到鲁维地区,他的主人将支付给带他回来的人6舍客勒银(大体等同于购买一头耕牛或一名手工艺人的价格)若一位男奴逃到敌国,谁带他回来,谁将拥有该奴隶。”这反映出,当时的赫梯帝国( )
A.法典渗透民主思想
B.存在劳动力流失现象
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
D.跨区域贸易基本成型
6、清初的“圣谕十六条”中有“讲法律以儆愚顽”,要求民间开展法制教育。但是1904年清政府在《学务纲要》中明确规定:“私学堂禁专习政治法律”、私设学堂“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对此解读合理是( )
A.清政府统治的人治色彩更加浓厚
B.清末禁习的是西方的政治法律
C.清政府禁止私立学校的法律教育
D.清末放弃了对民众的法律教育
7、《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8、18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在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听从机器指挥,遵守纪律,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是( )
A.贸易公司
B.垄断组织
C.工厂制
D.手工工场
9、如图为某一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出的指示。这反映出( )
要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 取消国统区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 大批吸收团员入党。 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 |
A.发动青年支援北伐
B.吸纳青年参加红军
C.动员青年积极抗日
D.鼓舞青年反蒋反美
10、据《唐六典》卷二《吏部》记载:唐朝官员考核主要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对应的就是官员德行操守、清正作风、公平公正和勤政爱民四种品质,“二十七最”则包括近侍之最、将帅之最等二十七个方面,对文武官员的品行和能力做出详细的考核规定。据此可知唐朝( )
A.考核的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B.科举制扩大了用人的范围
C.重视考核官吏的综合素养
D.突出对官吏任职期满考核
11、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中国一些大城市还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
A.推动了近代医疗体系的完善
B.促进了中国的公共卫生改革
C.严重阻碍了中医可持续发展
D.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
13、唐武德二年(619年)颁布的税制规定:“每一丁租二石。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 若夷獠(西南少数民族)之户,皆从半输”。这一规定( )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B.加快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变革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灵活的国家治理方式
14、清乾隆七年,贵州学使邹一桂上书请求将贵州地区混乱的“谷种”度量(当地土地丈量方式)转为统一的土地丈量,但御史却不赞同,认为贵州地区地形独特,丈量工程大,会影响农民劳作时间和粮食收成,最终朝廷认可了御史的主张。由此可推知,这一论争( )
A.表明官场忌惮越权行为
B.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威的式微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政治政策的灵活务实
15、《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16、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陈云把搞活经济比喻成鸟,把国家计划比喻成笼,他指出:“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跨省跨地区……也可以跨国跨洲。另外笼子本身也要经常调整。”陈云提出“鸟笼经济”理论的实质是( )
A.强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B.确立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目标
C.引导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D.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17、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这一改革( )
A.体现了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开性
B.增强了公务员队伍活力
C.有利于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接轨
D.适应了简政放权的需要
18、在中世纪的英国, 国王单独向每一位重要的封臣发出召集议会的令状,封臣以个人身份出席议会。国王向各地郡守和城守发出集体召令,骑士与市民分别以郡和城市代表的身份出席议会。这反映出( )
A.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B.国王统治基础薄弱
C.王权有限原则确立
D.政府管理能力低下
19、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20、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庄园主自行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劳役。这些现象集中表明在中古西欧社会( )
A.王权不断强化
B.庄园自治特征明显
C.等级秩序森严
D.教会统治力量削弱
21、钱穆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是( )
A.兼收并蓄
B.绵延不绝
C.博大精深
D.丰富多彩
2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依据的方针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3、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A.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
D.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
24、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秦间在游杭州西湖时,走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的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25、作用
(1)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____________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2)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生。
26、均田制的土地性质是__________。
27、荷兰画家________是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西班牙画家________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有《格尔尼卡》等。
28、儒学成为正统(原因):
(1)儒学家参与国家___________;
(2)儒学成为政府___________的标准;
(3)从汉武帝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___________(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___________教育;
(5)公元前124年,兴办___________学,提高儒学的地位;
(6)汉武帝在全国设立___________推广儒学;
29、198年12月,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________”为中心,我国的“________”从此拉开序幕。
30、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____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轻__________;追求自然、野性的和多姿多彩的境界,表现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和异国情调;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②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古典艺术形式,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重色彩轻素描,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31、请将下列思想与历史人物连线。
思想 人物
天赋人权 顾炎武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
生物进化论 王阳明
经世致用 伏尔泰
知行合一 达尔文
32、概况
(1)开始传播: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_____________》等文章,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扩大宣传
①____________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毛泽东等人很快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3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1)表现: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2)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34、汉朝以后,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到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这种犁安装了犁评,既可调节犁耕的深浅,又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35、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群众游行环节,有“关键抉择”方阵,游行群众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和“坚持邓小平理论”大字走过天安门广场。结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现“关键抉择”的。
36、文明的成果
古往今来,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将左侧的“文明成果”与右侧的“区域”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城邦民主制 幕府制度 哈里发制度 《罗马民法大全》 马丘比丘城
种姓制度 楔形文字 封君封臣制 皇帝制度 太阳历
37、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 生卒年 | 著作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1562—1663 | 《农政全书》 |
宋应星 | 1587—1666 | 《天工开物》 |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 生卒年 | 成就 |
哥白尼 | 1473~1543 | 提出太阳中心说 |
布鲁诺 | 1548—1600 | 提出宇宙无限论 |
伽利略 | 1564~1642 |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
开普勒 | 1571~1630 |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9、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和不同的思想主张。
(1)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标志是什么?
(2)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浪一浪救国图强的思想潮流,请具体列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马克思主义被誉为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是谁?写出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