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果洛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长期以来,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到唐代,他们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三省掌握了以前的宰相职权。这一变化

    A.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

    D.调整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 2、如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年份

    文件名称

    1986年

    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96年

    国务院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9年

    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7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签署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框架协议》

    A.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

    B.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

    C.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

    D.农民养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 3、明代法律规定,金银等贵金属的采冶只能由官府经营,民间只能开采一些不重要的矿产,并要缴纳一定的税收。清嘉庆年间,百姓申请开采金银矿,政府不但不准许,还要按法律治罪。这些法律规定(     

    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B.渗透了儒家伦理道德

    C.推动了冶炼技术的革新

    D.助推了对百姓的教化

  • 4、中央苏区政府在地方选举代表时,以投豆来代替投票进行选举。具体做法如下:如果要从六个候选人中选出三个代表,临投票时,就让六位候选人站成一排,背对选民,每个选民分三粒黄豆,同意谁当代表,就在谁背后碗内放一粒,得豆最多的三人当选。这一时期的“豆选”(     

    A.阻碍了民众与干部的交流

    B.践行了直接民主的理念

    C.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巩固

    D.推动了根据地政权建设

  • 5、中医药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我国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下列关于汉代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圣张仲景著《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伤寒杂病论》莫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的药典

  • 6、有学者指出,食品生产日渐集约化,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配合耐久性消费品产业所设立的模式,供给变得机械化,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全球化转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

    B.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C.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生产方式

    D.城市化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 7、明代民间契约习惯不仅遍及财产关系领域、家庭关系领域、人身关系领域,而且在工商贸易领域以及民间社会管理领域都较为普遍。仅《中国历代契约粹编》中有记载的,就包括买卖契约、契尾、税票等357件,典当契约9件,租佃、佃仆文约26件等。这反映明朝(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交换关系比较发达

    C.构建起近代化的金融体系

    D.民众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 8、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阿兹特克历较其他古代历法更为精确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中蕴含了印加人的历史观

  • 9、•《申报》在《巷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中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觳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这段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是(     

    A.民主富强

    B.独立自主

    C.超美驾欧

    D.君民共主

  • 10、为控制中东石油,排挤英国在中东的传统势力,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不惜运用金融权力,迫使英国从埃及退兵,并使其最终丧失了对中东的控制权。据此可知(     

    A.石油是引发中东冲突的根源

    B.美英之争取代美苏全面对抗

    C.美英之争引发中东石油危机

    D.金融工具服务美国对外战略

  • 11、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每户人均面积

    家庭平均人口数

    家庭平均劳动力数

    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六国

    100(亩)

    8(人)

    3.5(人)

    28.57(亩)

    秦国

    108(亩)

    5(人)

    2(人)

    54.00(亩)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

    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

    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

    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 12、中国共产党在边区设置各级参议会,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了“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中国共产党上述举措的推行(       

    A.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凝聚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13、如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官吏考核标准的部分记载,由此可知(     

    出处

    内容

    睡虎地秦墓竹简

    “忠信敬上”、“精洁正直”、“恭敬多让”“凡良吏明法律令,事无不能也”。

    (唐)《通典》

    “诸州县官人,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现户为十分论,每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等”。

    (宋)《神宗正史·职官记》

    “凡考监司以七事,一曰劝农桑,治荒废;二曰招荒亡,增户口;三曰兴利除害;四曰劾有罪,平狱讼;五曰失案察;六曰屏盗贼;七曰举廉能”。

    (宋)《庆元条法事类》

    “一善德义有闻,二善清谨明著,三善公平可称,四善恪勤匪懈。

    《明史》

    “其目有八: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才力不及),曰老,曰病,曰罢(软弱无为),曰不谨”。

    A.考核始终贯穿儒家思想

    B.考核内容逐渐全面化

    C.以执政清廉为主要标准

    D.考核具有时代性特点

  • 14、如表为1952~2002年部分年份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

    高等学校

    中等学校

    小学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1952

    0.06

    0.45

    1.02

    20.94

     

    467.31

    1965

    0.62

    3.05

    5.30

    95.41

     

    1124.44

    1979

    1.68

    6.20

    34.78

    628.39

    61.25

    1685.50

    1992

    2.71

    14.17

    42.53

    627.99

    83.39

    1913.65

    2002

    4.22

    56.70

    60.14

    1093.22

    89.68

    1813.33

    ①政府始终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

    ③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5、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意在(     

    A.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B.提高各州政府的行政效率

    C.确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D.结束各州之间的贸易摩擦

  • 16、古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发展开始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的状态,西欧各国普遍以“日耳曼法”为自己的法律标准。直到6世纪,伴随着《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罗马法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A.法律体系逐渐走向了统一

    B.法律制度开始趋于完善

    C.罗马法取代了“日耳曼法”

    D.罗马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 17、封君封臣的经济基础是(     

    A.自然经济

    B.市场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 18、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图1                                                                                                       图2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

    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

    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 19、如表所示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外商品贸易情况(单位:百万英镑)。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年均进口值

    粮食进口占比/%

    年均出口值

    年均商贸总值

    1804—1806年

    55.6

    42.4

    51.0

    106.6

    1824—1826年

    66.4

    36.1

    49.5

    115.9

    1844—1846年

    82.0

    33.4

    69.2

    151.2

    A.英国农业出现大幅衰退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工业革命助长贸易顺差

    D.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确立

  • 20、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首相对高级文官“不能掌握本届政府施政意图”的弊病颇有怨言。为此,撒切尔夫人要求高级文官接受议会特别委员会的日常问责,布莱尔成立的首相办公室特别顾问更是可以直接向文官下达指令和指导意见。这些举措(       

    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

    B.旨在迎合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C.有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

    D.增进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配合

  • 21、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法国各种类型的宪法频繁更迭。有的空有美好设计却只是一纸文本,如1793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共和体制宪法的倒退,如1795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拿破仑加强权力的工具,如1799年宪法、1802年宪法、1804年宪法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

    B.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C.各派政治力量的角逐

    D.大陆法系的不断完善

  • 22、唐太宗曾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宋史·职官制》规定:“由给事中负责掌管朝廷内外的奏章,如果发现政令有不妥之处,可以将其退回并纠正。”这些措施(     

    A.有利于提高行政质量

    B.保证了朝廷吏治清明

    C.扩大了监察官的权力

    D.促进了君主专制强化

  • 23、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与此现象最为契合的结论是(     

    A.《史记》记载的均属一手史料

    B.承袭了王位世袭制

    C.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

    D.史籍记载自相矛盾不可信

  • 24、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凡劳动力雇佣者可与出卖劳力者商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付报酬的契约。”该法典(     

    A.确立了王权有限的原则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D.推动了英美法系的确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__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 26、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展____________革命。

  • 27、中国古代先后存在多种选官制度,写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__________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___________,是大战中具有______意义的一战;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_________,是大战中规模_______的战役,并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________;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__________

  • 29、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____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轻__________;追求自然、野性的和多姿多彩的境界,表现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和异国情调;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②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古典艺术形式,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重色彩轻素描,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 30、两弹一星

    (1)原子弹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①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建成②___________和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2)导弹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③_________试验成功。

    (3)卫星

    ①成就: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________发射成功。

    ②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 31、___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_________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____》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 33、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____,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____》,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 34、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答题

    请回答孟德斯鸠、康德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 36、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 37、简答题。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民族复兴在思想和实践上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简述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 38、简要说明明治年间(1868~1912)日本侵略扩张的主要史实。日本热衷于的侵略扩张的动机和条件是什么?

  • 39、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实现现代化是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问题:联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有关史实叙述中国现代化的变革历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