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孔子:“道老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商君书》中《赏刑》有记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也”;汉武帝重用儒生,怛又实行“穷民犯法:酷吏击断”。这一变化反映出( )
A.重视以德治国理念
B.法治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C.注重礼乐教化功能
D.在治国策略中德法并用
2、1764年,意大利人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定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体现了( )
A.分权制衡原则
B.契约自由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
D.政治中立原则
3、下表为天宝十四年与乾元三年课户、课口数比较表。
|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 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
总户数 | 8914709户 | 1933174户 |
不课户数 | 3565501户 | 1174591户 |
课户数 | 5349280户 | 758582户 |
总口数 | 52919309口 | 16990382口 |
不课口数 | 44700988口 | 14619587口 |
课口数 | 8208321口 | 2370799口 |
据上表数据可推知( )
A.唐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B.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疫病成为人口锐减主因
D.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4、如表所示为部分学者对“商代是否存在牛耕”这一命题的探讨。在这四段讨论中( )
论述 | 出处 |
商代青铜犁的出土,表明商代不仅有了畜力拉的犁,而且有了青铜犁铧 | 许顺湛《商代社会经济基础初探》(1958年) |
卜辞中常见“犁”字,像牛引犁头启土之形,“犁”又引申为黎黑的“黎”,也可能指黑色的牛。但即使有了牛耕,也不可能推广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1976年) |
古代苏美尔、埃及是在畜力车出现前就有牛耕的;希腊、罗马也差不多……商代已使用车子,这不仅有史书记载,而且已为考古发掘所一再证实 | 彭邦炯《商代农业新探》(1988年) |
殷商时代,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农业和手工业已甚发达,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牛耕是很自然的 | 王星光《中国传统耕犁的发生、发展及演变》(1989年) |
A.不同类型的史料可用于相互证实
B.出现较晚的论述推翻了前人观点
C.均没有商代出现牛耕的确切证据
D.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有说服力
5、1942年1月,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B.联合国成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
6、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清末河北行唐县的某次会试以《中国试办警察利弊论》作为考试题目。此做法对应的主张是( )
A.以时务策命题
B.废除科举制度
C.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D.建立文官制度
7、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8、对如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19世纪中后期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公里
| 欧洲 | 美国 | 世界总里程 |
1845年 | 9200 | 7500 | 20500 |
1860年 | 51900 | 49200 | 108000 |
1874年 | 136000 | 116000 | 282000 |
①铁路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美在全球铁路建设占绝对优势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④贯通全世界的铁路网络得以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下表为元和二年(807年)秋,唐朝藩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府的税负情况(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据材料可知,该税法( )
州名 | 元和二年秋税数(贯) | 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 | 平均税率(贯) |
陵州 | 24606 | 1985 | 12.21 |
合州 | 3462 | 2892 | 1.57 |
绵州 | 38093 | 7148 | 6.2 |
A.减轻了纳税农民负担
B.进一步简化了纳税程序
C.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D.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10、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中国古代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B.重农抑商的传统不符合经济规律
C.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矛盾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11、“一条鞭法”施行后,里甲不再催征赋税,而是由居民把税粮、徭役折算成白银后,直接交给县衙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明朝地方治理效率提高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动摇
12、英国国歌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原名《天佑国王》。歌词强调国王要“捍卫国法”,使“民心齐归向”。曲调旋律从平和到激昂递进,激发听众对君主的忠诚与热爱。该歌曲(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王权
B.有利于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C.削弱了天主教会权威
D.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13、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作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的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反映了当时( )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
B.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
C.香料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D.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1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如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15、1972年6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越南战地照片《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获得有“新闻界奥斯卡”的普利策奖。该照片被誉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民众对越战的普遍怀疑和否定,其影响之大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 )
A.社会舆情影响美国政治发展
B.反越战运动体现民众心声
C.美国在越战中处于不利局势
D.媒体揭露越南战争的残酷
16、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分封制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但也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地方分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集权色彩。他会运用以下哪一史料(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17、读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
A.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B.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C.坚持发展对外开放的政策
D.逐渐脱离冷战轨道
18、16世纪以后,欧洲市场的香料数量激增,消费也相应增加。北欧和东欧国家是香料贸易的大主顾。此外,俄国和荷兰消费的香料数量惊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欧国家垄断了海上香料贸易
B.欧洲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C.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的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中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1810年,法国人阿佩尔发明了“罐头食品”:1958年德国成功开发了谷物冷却机:2017年,中国提出要建立“全链条、可追溯、新模式、网络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由此可见( )
①食物供需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②食物储备技术在不断提升
③人们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④食物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如图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唐朝( )
A.设立“河西四郡”治理西北地区
B.边疆地区管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都护府是边疆主要管理机构之一
D.对吐蕃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21、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22、1930 年8月,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制定了《苏维埃土地法》。该法总结了中央苏区的斗争经验,重申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原则,坚持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即为国有,但没有禁止农民进行买卖,默认了土地的农民私有。该法的实施( )
A.背离了土地革命的宗旨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23、下表所示为小楚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1 | 在距今40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征农田和灌溉的文字,其中“田”字与象征着蜿蜒渠道的符号一起组成了一个汉字 |
2 | 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郑州白家庄遗址、安阳殷墟中都有水稻遗存发现 |
3 | 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发现了由干渠、支渠和毛果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个长方形,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
A.农业作物种类的增加
B.原始灌溉农业的起源
C.中国传统文字的成熟
D.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
24、据《通典》卷《选举二》载,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州郡中正官皆以朝廷委任,按照士人德行与才能的高下,将其区分为九等,写成“状”以为吏部铨选的根据。这一制度的推行( )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B.保证了官员清正廉洁
C.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提升了庶族地主地位
25、1909年竣工的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6、董仲舒的新儒学主 张提出“春秋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______________上的统一。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______________”,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他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______”。
27、顾炎武:
(1)生平: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2)地位: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3)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风;天下___________匹夫有责;
28、主张
(1)强调____________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2)宣称____________的功效微不足道,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29、完成下列提纲。(请填写字母)
A.协约国 B.同盟国 C.萨拉热窝 D.巴尔干地区 E.凡尔赛体系
F.《五国海军协定》 G.国际联盟 H.联合国
(一)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1)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局部冲突:①____________成为“火药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线:②____________事件
(2)战争全面爆发
(3)战争结果:以③__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三)战后世界新秩序
(1)巴黎和会:确立了④_____________
(2)1920年1月,⑤____________成立
(3)华盛顿会议:签订了⑥____________。
30、提出:②_____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1、
时期 | 地位 | 发展历程 |
先秦到秦汉 | 奠基发展 |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蔡伦改进造纸术;出现了《________》《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论著 |
魏晋到宋元 | 繁荣外传 | (1)魏晋南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西晋裴秀绘制《____________》 (2)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____开始应用于军事;孙思邈的《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 (3)宋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基本成熟;沈括著《_________》 (4)元代: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天文观测仪器、编定《_____》;王祯的《农书》 |
明清 | 总结落伍 | 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________》《徐霞客游记》 |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_______构成了新的国际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33、加尔文宗教改革:1536年,出版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_________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与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背景
(1)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____________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3)西方____________进一步传入中国。
(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35、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
36、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什么局面?在这一局面下,对儒学创立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至少列举2人)?并列举其中一人的主要思想?
(2)在汉代,董仲舒和汉武帝为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很大作用。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哪一机构,既打破了以往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又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北宋时期,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指出理学的集大成者以及贡献?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使传统儒学得到了怎样的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儒学应该采取何种正确态度?
37、(题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攫取了大量财富,在此背景下,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请回答:
(1)列举新航路开辟的的四条航线,包括人物航线名称。
(2)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8、“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3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请问:
(1)当时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
(2)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
(3)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