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提出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斯大林基本上予以接受。在东欧问题和远东问题上,罗斯福也对苏联做出了让步。这表明( )
A.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各国的利益
B.雅尔塔会议保障了世界体系的稳定
C.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D.雅尔塔会议让英国获得了极大利益
2、明代法律规定,金银等贵金属的采冶只能由官府经营,民间只能开采一些不重要的矿产,并要缴纳一定的税收。清嘉庆年间,百姓申请开采金银矿,政府不但不准许,还要按法律治罪。这些法律规定( )
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B.渗透了儒家伦理道德
C.推动了冶炼技术的革新
D.助推了对百姓的教化
3、以下为明后期某著作的部分章节和目录。据此推知,该著作是( )
第3章 | 乃粒: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
第4章 |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
第8章 |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
第15章 | 杀青:造纸的方法 |
第16章 |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天工开物》
4、汉代统治者提出:“讼理刑狱,必原父子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虽然汉律明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伦理而促使法官缘情疏法之事比比皆是。这一反差表明 ( )
A.儒家伦理成为汉律的核心思想
B.政府注重司法的教化功能
C.统治者推行宽刑仁政治国理念
D.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之外
5、在中世纪前期的西欧,随着地方贵族势力的兴起,“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实力和胆量,就能僭用国王统治权,在地方上扮演国王的角色,无需对国王或官员负责”。这说明,当时西欧( )
A.国王与贵族间矛盾尖锐
B.封君封臣制度开始瓦解
C.没有完全形成中央集权
D.基层治理依靠地方贵族
6、在雅典城邦,凡是被认可为公民的男性成年人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他们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此外,公民均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这说明雅典城邦( )
A.政治决策体现公平公正
B.直接民主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C.公民看重自身政治素养
D.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
7、观察图,该图所示的工具主要用于( )
A.农业灌溉
B.农业播种
C.冶铁鼓风
D.手工纺织
8、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为国家承担赋役的是客户人口
B.元朝沿袭唐朝两税法在全国施行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D.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9、阅读如图,解读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建国初建交高潮得益于“一边倒”政策
B.七十年代建交高潮源于“阶级斗争为纲”
C.八十年代初建交高潮因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D.新世纪建交高潮在于遵循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10、北魏初期,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代政府征收赋役。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接受建议,“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设立邻长、里长、党长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征发赋役。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瓦解了地主庄园经济
C.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
D.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11、下表是1699~1774年英国纺织品出口年平均额统计(单位:千英镑)。据此可知( )
| 1699~1701 | 1772~1774 |
毛织品 | 3045 | 4186 |
麻布 | 一 | 740 |
丝织品 | 80 | 189 |
棉布 | 20 | 221 |
合计 | 3145 | 5336 |
A.英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B.技术进步源于强大的市场需求
C.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2、据《唐六典》卷二《吏部》记载:唐朝官员考核主要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对应的就是官员德行操守、清正作风、公平公正和勤政爱民四种品质,“二十七最”则包括近侍之最、将帅之最等二十七个方面,对文武官员的品行和能力做出详细的考核规定。据此可知唐朝( )
A.考核的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B.科举制扩大了用人的范围
C.重视考核官吏的综合素养
D.突出对官吏任职期满考核
13、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教会的职能在于宣传“基督教信仰”,并将宗教信仰“结合在一个主权者的人格中的一群人,他们应当在主权者的命令下聚会”。霍布斯的主张( )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C.旨在打击罗马教廷权力
D.奠定了政教合一理论的基础
14、中统二年十一月,元朝开始设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有征伐之事,则或置行省,与行枢密院迭为废置”。可见,最初的行省( )
A.是中书省派出的机构
B.反映了民族歧视倾向
C.适应了军事征伐需要
D.具有临时派遣的性质
15、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方需要进行宗教宣誓,缔约活动须有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以保障条约得到遵守;而1648年欧洲多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个显著变化是对违反之后如何进行处罚作了成文规定。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
B.印证国家统一发展的时代趋势
C.使得解决国际争端更具可操作性
D.表明天主教会已退出政治舞台
16、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考核指标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分别设置。”这表明,公务员考核制度( )
A.保证了行政运行的廉洁和高效
B.体现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
C.加强了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
D.杜绝了政治上的腐败现象
17、1870年以后,大量价格低廉的外国小麦进入英国。图为当时英国讽刺漫画,图中文字为“农业——真正的‘不受保护的女性’”。该漫画旨在强调英国( )
A.近代农业技术落后
B.农业和工业革命相互排斥
C.农业生产受到威胁
D.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调
1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9、史学家严耕望说,秦汉时代,“郡守有丞以佐之,由中央任命,但无实权,而太守自辟用之,卒、吏、书、佐反较有权”。这说明( )
A.集权与分权是绝对的
B.地方出现了割据局面
C.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
D.地方上有一定的实权
20、《金薯传习录》:“……种薯宜高地沙地,种在脊上,遇旱可以汲水……薯地需岁前深耕,以大粪壅之。春分后下种……凡藤蔓已遍地不能容者,宜剪去使之气下聚结……”清代种植番薯的记载说明( )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进一步发展
B.外来高产作物种植得以普及
C.广种薄收的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D.分工协作生产模式备受关注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对此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国会可宣布总统命令违宪
B.英国议会与首相实行分权
C.美国内阁各部长须对总统负责
D.英国首相由内阁推选产生
22、如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1957年3月3日 | 成功进行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 | 比美国早9个月 |
1957年10月4日 | 成功向太空发射一枚人造卫星 | 比美国早近4个月 |
1961年4月12日 | 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安全返回地面 | 比美国早10个月 |
A.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B.改革严重阻碍了苏联科技的进步
C.苏联率先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D.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绝对优势
23、顾炎武严厉批判魏末正始(240—248年)名士,认为他们“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导致“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这说明顾炎武意在( )
A.否定魏晋玄学崇尚空谈
B.捍卫传统儒家三纲五常
C.重实践以恢复明朝统治
D.借鉴历史解决现实问题
24、12-13世纪,西欧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引起了持久的物价上涨。封建领主采取减少自留地的做法,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留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庄园经济获利丰厚
B.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C.封建王权得到强化
D.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25、民权思想: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____________的政治理论。
26、“文革”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_________年恢复高考,并建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战略,即教育要面向___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方针)。
27、地位及影响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____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28、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________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________.人类社会进人“________”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选择题
29、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辛亥革命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标题)辛亥革命________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①推翻清朝帝制
②________
(2)________
①改称谓
②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所掌控
①________
②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________
①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②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启示________
31、指导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________“GDP”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32、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
33、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________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人,实行“________”发展战略。
34、董仲舒:
(1)生平: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
(2)地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3)著作:《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4)思想(新儒学):政治方面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方面提出“___________”(三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___________思想。
35、阅读教材P45“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
36、将下列内容与图中相应的字母配对。(请填写字母)
①南北战争②“铁血政策”③废除农奴制改革④明治维新⑤洋务运动
37、清朝雍正帝设立内阁,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38、名词解释
(1)(西周)礼乐制度
(2)专制主义
(3)(西欧)“中世纪”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9、旧三民主义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不同救国主张纷纷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那么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分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