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西部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川藏、陕甘茶马古道。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何美,羌马—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 )
A.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反映了边疆治理能力提升
2、在敦煌出土的唐朝户籍中,有多处注明如“右足跛,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这表明唐朝( )
A.继承了隋朝的“大索貌阅”
B.在敦煌建立羁縻州制度
C.实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
D.为赋税制度改革做准备
3、下图是洋商在上海《申报》投放的西方军械广告总量统计图,由此可推知,当时( )
A.早期现代化尝试效果显现
B.国家权力向地方转移
C.新政改革中新军建设缓慢
D.边疆危机渐趋于缓和
4、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子弟为列侯,分别隶属汉郡。同时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中央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这表明汉朝( )
A.吸取秦亡教训
B.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发展繁荣
D.中央集权强化
5、“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一系列革命的原则”的突出特征是( )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对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6、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7、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周已经实现王权强化集中
B.“家天下”的局面深入发展
C.分封制得以完善并不断推行
D.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
8、在贵族们开始用酒歌赞颂诛杀僭主者的同时,克里斯提尼等人在市政广场树立了纪念诛杀僭主者的雕像,使诛杀僭主雕像成为城邦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典反僭主传统( )
A.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B.使雅典民主制走上正轨
C.暴露了民主制弊端
D.利于激发民众民主意识
9、温和式的调整和改革是近代英国国家治理的一大特色。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时间 | 表现 |
1832年 | 经过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 |
1835年 | 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
19世纪40年代 | 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案》。 |
1848年 | 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 |
1870年 | 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
A.调整和改革措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自治市成为英国最早的地方自治制度
C.调整和改革彻底化解日益尖锐的矛盾
D.英国文官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0、“(当)照相机征服了视觉世界,反而使得艺术家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心理世界及其感受方式。”下列绘画作品不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的是( )
A.
B.
C.
D.
11、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6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立宪成为一场骗局。这些措施表明( )
A.改革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B.清末新政加深了民族危机
C.清廷主动适应时代潮流
D.民主政治成为社会的共识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家父对于家子有着绝对的支配权,他是家子的法官,甚至可以将家子处以极刑;家父是家庭财产权利的唯一主体,家庭成员的实际所得直接归属于家父。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旧氏族社会结构的存在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平民反抗贵族取得胜利
D.帝国疆域不断扩大
13、下图是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示意图。图中“▲”应为( )
A.朝觐考察
B.巡行考察
C.大计
D.上计
14、《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因此,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具有自我革新精神,要在斗争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以便更好地推进伟大革命事业。《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表述说明“自我革命精神”是( )
A.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依据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必要前提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
D.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要性条件
15、下表所示是二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法律的规定。这些规定( )
法律文件 | 规定 |
联邦德国《公务员法》 | 公务员从事商业活动,合伙经营一个企业……必须事先获得批准 |
法国《公务员总章程》 | 禁止任何公务员亲自或通过中间人,以某种名义在其行政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所管辖的或与之有关的企业中,谋求会损害其本身职务独立性的,利益 |
瑞士《公务员章程》 | 担任联邦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兼营副业 |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 | 公务员不得兼任商业、工业、金融业等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公司和其他团体的负责人、顾问或评议员,也不得自办赢利企业 |
A.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B.缩小了政府文官的职权
C.旨在贯彻政治中立原则
D.保证了文官的清正廉洁
16、如图是唐代入仕、致仕的流程图。由此可见,唐代( )
A.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结构变动
B.官僚政治走上了瓦解的道路
C.拥有众多政治素养高的治才
D.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
17、建国初期,上海有些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打破这种偏见的是( )
A.土地改革,分田到户
B.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C.剿匪镇反,巩固政权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8、明刀作为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在赵国、齐国等国也可流通。据统计,明刀出土的地区遍及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区,一次出土可达上百枚,甚至上千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长途贸易的兴盛
B.兼并战争的缓和
C.区域经济的交流
D.燕国币制的先进
19、成思危曾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唱大合唱”是指( )
A.基层自治
B.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民主集中
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20、1972年6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越南战地照片《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获得有“新闻界奥斯卡”的普利策奖。该照片被誉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民众对越战的普遍怀疑和否定,其影响之大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 )
A.社会舆情影响美国政治发展
B.反越战运动体现民众心声
C.美国在越战中处于不利局势
D.媒体揭露越南战争的残酷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像法兰西、德意志等国一样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只能立足于中国自己的民族土壤,创造出符合我们自身特色的民族国家。下列与“自身特色”相对应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美国政府在通过社区长期、短期的发展计划,开发社区内土地等重大问题时,会召开听证会,聆听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居民有权了解本社区内的一切事务,并能够对此实施影响。这反映出美国( )
A.民众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B.地方与中央存在激烈对抗
C.社区运行遵循自治原则
D.将代议制民主延伸到基层
23、1960年,卫生部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
A.坚持国家建构疾病防治体系
B.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不同科技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D.西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
24、《北史·酷吏传》序言记载,“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教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该材料意在说明( )
A.礼制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礼教具有强制性法律化的特征
C.法令与刑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D.礼法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功能
25、电视的功能
(1)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2)电视还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
(3)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________。
(4)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
26、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27、中国古代风俗画是指以 ______________为绘画的内容(如《清明上河图》、______________等)
28、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代表著作________;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
29、____________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30、哲学思想:
(1)核心:“___________【7】”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天命观:“___________【8】。”
(3)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1、________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2、背景
_______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33、我国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34、19世纪末20是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爱因斯坦提出了________,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中国发展三个台阶: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毛泽东的建国道路,邓小平的强国道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思想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36、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3)20世纪中期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打开了序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概括互联网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
(4)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综上所述,应该如何认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37、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与时俱进是自古以来中西方共同的精神财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西方各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分别指出是哪两场运动,并指出各自对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
(2)16-18世纪,西方思想空前解放,中国也露出思想解放的迹象但未形成思想解放潮流,请指出中西方这一时期思想解放的相似原因和相似的主张。
(3)近代前期(五四前)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请举例说明。
(4)近代后期(五四后)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思想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请指出这两大理论分别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什么重大问题?并指出两大理论的共同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38、“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转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