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10月15日-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聚焦文化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会议还通过决议,决定中共十八大于明年下半年举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能反映的是
A.汉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B.古希腊的三权分立体制
C.美国的权力均衡体制
D.不同的民族创造出的不同的政治文明
2、下表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及日本在1965年和1973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经济发展情况 | 全世界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65年经济总量/百万美元 | 2003700 | 698600 | 317570 | 91290 |
1965年所占比/% | 100 | 34.88 | 15.85 | 4.56 |
1973年经济总量/百万美元 | 23112566 | 6259899 | 6255762 | 4214204 |
1973所占比/% | 100 | 27.08 | 27.06 | 18.23 |
A.美国经济优势出现下滑
B.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猛
C.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欧美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4、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政权由富裕市民掌握,丝织业、金融业冠绝欧洲,这为新文化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该“新文化”的精神内核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主义
D.自由主义
5、建国初期,上海有些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打破这种偏见的是( )
A.土地改革,分田到户
B.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C.剿匪镇反,巩固政权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6、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
B.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
C.罐头工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
D.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
7、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
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
D.意在稳定社区周边秩序
8、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这一方针的实施( )
A.废除了帝国主义特权
B.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
C.有利于巩固革命成果
D.构建了新型国际关系
9、下表为清朝时期部分县志中记录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情况,据此可知( )
文献 | 相关记录 |
《分水县志》 | 苞芦,俗呼箓谷,邑向无此种,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 |
《宣平县志》 | 宣初无此物(玉米),乾隆四五十年间,安徽人来此,向土著租赁垦辟。 |
《开化县志》 | 苞芦,种自安庆来,近年处处种之。 |
《嵩县志》 | 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 |
A.玉米已成为清朝主要粮食作物
B.清政府成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玉米传入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D.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农作物
10、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11、2011年6月,面世660年、遭火殉360年、分隔两岸60余年的《富春山居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与现藏于台北的《无用师卷》)得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该画(如下图,局部)透析出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文人画的盛行
C.书法艺术注重法度
D.市民文艺占据我国艺术主流
12、下表所示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 法规、章程 | 主要内容 |
1904年 | 公司律 |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
1906年 | 奖给商勋章程 |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
1907年 |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
A.洋务运动推动实业建设
B.近代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C.商业改制成为新政重心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3、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
A.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
B.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
D.人工智能研究竞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14、下表为1995年至2001年我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 出口交货值 | 直接出口值 | 自营出口值 |
1995年 | 6235 | 5394 | 1051 |
2001年 | 9599 | 7855 | 4046 |
A.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B.确立了农村经济改革目标
C.外贸经济结构趋向于合理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5、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
B.设立各级别边区政府
C.创建多个革命根据地
D.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16、《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而成的,俾斯麦曾坦承:“帝国宪法的最初动机是,使皇帝在作出帝国军队兵力的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这说明当时德国( )
A.政体形式并未变化
B.代议制政体未建立
C.君主立宪仅是形式
D.宰相是权力的中心
17、1490年,法王查理八世颁布了《穆兰法令》,开始限制拉丁语的使用,强制要求地方司法审讯和诉讼笔录必须使用法语或地方语言(俗语)。1510年,法王路易十二颁布法令,要求地方所有司法文件都要使用俗语,禁用拉丁语。1539年8月,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规定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以上法王的做法( )
A.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B.导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C.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
D.增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意识
18、洗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她统率并引导本部落民众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为谯国夫人,其生平载于《隋书》等正史,洗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冼夫人故事的流传可以说明岭南地区( )
A.民间对英雄人物的期待
B.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
C.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
19、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B.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C.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D.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20、明代“三法司“是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指重大刑狱要由三部门共同完成,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这是当时重要的司法和监察制度。由此可见明代
A.实行严刑峻法政策
B.力图避免司法监察权滥用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创新发展了古代司法制度
21、如图为《新蜀报》第372期发表的版画《援助前方将士》。此画意在( )
A.凸显女性抗战贡献
B.指明抗战胜利方向
C.激发民众参军热情
D.弘扬团结抗战精神
22、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制度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强化了贵族阶层的权力
C.确立了君主的世袭特权
D.开启了万里长城的修建
23、唐天宝九年(750年),鉴真到达广州后记录道:“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种类极多。”这反映了当时( )
A.广州成为贸易中心
B.中外贸易繁荣
C.中西陆路交通不畅
D.朝贡制度完善
24、下表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变迁的7个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阶段特征 |
1949—1958年 | “一边倒” |
1959—1968年 | “反帝必反修” |
1969—1978年 | “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
1979—1988年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1989—1998年 |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
1999—2008年 |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
2009—2019年 | “积极进取互联互通” |
A.新中国的外交长期受到意识形态严重影响
B.国内外形势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C.建国初期的外交急于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D.独立自主始终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25、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26、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是_____。
27、________年英国、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以《天津条约》和________为代表的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8、既有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的时代内容,又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
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____和____。
30、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31、诞生条件
19世纪末,________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32、填空:
33、
时期 | 地位 | 发展历程 |
先秦到秦汉 | 奠基发展 |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蔡伦改进造纸术;出现了《________》《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论著 |
魏晋到宋元 | 繁荣外传 | (1)魏晋南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西晋裴秀绘制《____________》 (2)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____开始应用于军事;孙思邈的《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 (3)宋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基本成熟;沈括著《_________》 (4)元代: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天文观测仪器、编定《_____》;王祯的《农书》 |
明清 | 总结落伍 | 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________》《徐霞客游记》 |
34、1915年,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5、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是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36、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农学、数学方面至少一项重大成就及人物。
(2)写出近代以来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标志性的发明。
37、回答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问题:
(1)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相对论的创立者和量子论的提出者分别是谁?
(3)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随着它的问世,在交通运输业中出现了哪些重要发明?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从政府到民间,往往都是重视蒙古、西藏和新疆问题,而对西南、东南沿海地的边疆问题比较忽略。除此之外,民国政府对国防的重视也历来不够,即使在受到俄、英侵略严重威胁的新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财力支援,民国建立后,尽管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但在实践中仍然较大程度地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以武力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在治边思想上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怀柔,移民实边、镇抚兼施等观念,但也产生了国家主权的观念和现代边政思想。
——摘偏自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
材料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使“中国”从观念上国家向民族实体的扩展。如内蒙、西藏、新疆等情况所示,在1949年以前这些边疆民族的自发的政治能量取向,向非是向中国本部靠拢。中共以内蒙古的政治模式为先导,把区域自治应用于所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内蒙自治给中共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经验:容忍一个边疆民族在某种程度上的特殊化,其实可以促进它与中国内地同质化的重大进展。区域自治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22日发布的《共同纲领》,由此成为重大国策。
——摘编自刘晓原《边疆中国和194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政府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采取的边疆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39、根据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事件名称 | 描述 |
① | 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北宋灭亡。 |
② | 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
③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④ | 公元9年,外戚王莽废除年幼的皇帝,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 |
⑤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