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
A.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守望相助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平等团结互相帮助
2、从井冈山精神、铁人精神、特区精神,到探月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是( )
A.勤劳勇敢
B.自信自强
C.与时俱进
D.爱好和平
3、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2年,德国提出新的数字化战略,强调人工智能的主导作用。2020年,美国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强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这表明( )
①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②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③创新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高频词。“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等表述备受关注。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23年11月6日,在唐山市路北区祥富里社区民情恳谈会上,社区党总支书记打开笔记本,将上个月居民代表们反映的情况逐一进行反馈。这一做法属于(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6、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的价值观存在着显著差异。生为中国人,我们有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是( )
①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④源于中国独特的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呈现了我国火车票的发展过程。火车票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说明( )
A.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B.创新需发扬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C.创新已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D.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8、某些网民嘲讽“C919是组装品”。须知,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会独立自主来研制并投产一款民航客机。现实中,中国多家企业为波音737提供了垂直尾翼、后机尾段、舱门、翼板、束线等多个部件,空客A320也有诸多重要部件来自中国。这反映了 的现象( )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化
C.社会信息化
D.经济全球化
9、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总结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了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成就显著,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事关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民族振兴伟业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1月16日,太原牛女士乘坐网约车时不慎把手机遗忘在车上。三天后,牛女士找不到手机才向当地公安分局报警求助。民警想方设法找到当时乘载牛女士的司机,才得知这位司机一直在等牛女士来找手机,已经将手机保存了3天。从这位司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B.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C.诚实守信,见利忘义
D.律人宽己,扬恶抑善
11、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某市就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组织召开听证会,主要体现了民主决策
B.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主要体现了民主监督
C.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体现了民主协商
D.某理发店老板就公职人员涉嫌滥用职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主要体现了民主选举
12、2023 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60 周年。 60 年来,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被淡忘,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弘扬。 这是因为( )
①雷锋精神诠释了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②雷锋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 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面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2022年6月6日,科技创新大会指出,1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走上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
A.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C.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4、有1000多年历史的“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福建莆田。台湾是除莆田之外最大的妈祖信众聚集地,妈祖信仰是台湾民众中华情结的关键载体。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②两岸已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③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市烈士陵园广场苍松翠柏葱茏环绕,天津市社会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这里举行。举行这一纪念活动有利于( )
A.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血脉
B.树立规则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C.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D.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6、2023年8月,一部聚焦网络诈骗的电影自上映以来迅速引发群众讨论。为预防网络诈骗( )
①公民在手机中要主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②全社会应加强反诈宣传,真正做到公正司法
③人民政协应不断完善反网络诈骗立法工作
④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诈骗违法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2023年8月出版的《求是》杂志中,习近平主席发表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 )
①以教育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②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④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事件内在逻辑和时间顺序的是(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经济由高质量转向高速发展阶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
①高某给相关部门写信反映道路两旁乱停车问题——民主协商
②王某作为业主代表参与小区停车场重建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李某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给市政府工作打了“好评”——民主监督
④张某当选县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对下图《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广大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②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速增长的阶段
③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④国家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22、 中东,在世界眼中如同一片“安宁稀缺”之地。2019年1月20日,在黎巴嫩举行的第四届阿拉伯经济和社会发展峰会形成的文件再列“战乱”之愁----战争“后遗症”持续多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实现,难民数量激增,阿拉伯地区大约20%人口生活在多维贫困状态。“繁荣,和平的因素”作为峰会主题,别有一番深意。
23、近日发布的《2014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已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10年的12%。全球极度贫困人口已减少了一半,这主要归功于中国。
小芳
小明
你认为小明与小芳二人谁说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24、心连心 守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近平致力于增强各族人民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他一再强调“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党和国家确立并实施了哪些民族政策?
(2)为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25、材料一:国新办2011年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中国将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坚持自主发展,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到别国;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材料二:外交部长杨洁篪2011年9月24日表示,中国高度关注非洲之角地区遭受60年最严重的旱灾和饥荒,在半个多月内两次宣布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和粮援现汇共计4.432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
(1)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2分)
(2)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
(3)青少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台独”分裂势力加紧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严重危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广大台胞的利益福社。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和国际研究学会联合举办的“台海安全”民调显示,有94%受访民众希望两岸和平相处,有超过80%民众赞成两岸要交流,赞成对抗的只有2.6%。
▲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祖国“必须统一”和“必然统一”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理由。
27、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奋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1)为什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
(2)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巨大的红利?
28、材料一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2021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发表讲话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少提出三点建议?
(3)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