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对外开放
2、小福所在学习小组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小福负责“自由”版块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内容适合入选的是( )
A.参加2023年的“两会”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B.小明在街口看到同学与人发生纠纷,便立即冲上去为同学助威
C.小桂决定把自己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全部捐给山区的贫困学生
D.小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帮助他完成了学业
3、《广东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指出,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运用直播、短视频、数字虚拟展厅等形式,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B.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一切传统文化
C.说明科技的力量可以取代文化的魅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践行绿色消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
A.为了生活方便,可以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理性消费,按照实际需要合理购买衣物
C.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盲目生产
D.设置旧衣物回收箱,做好旧衣回收处理
5、2022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起诉涉黑恶犯罪5738人,起诉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2537人。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厉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国
②法治的作用和力量比德治大的多
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有利于社会和谐
④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2023年12月,我国运动员在滑雪大跳台世界杯比赛中屡获佳绩。当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升起时,运动员们自信而深情地亲吻国旗,赛场上的中国红格外耀眼。运动员亲吻国旗的行为是基于( )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7、小鼎的妈妈想开一家餐馆,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小福的表哥和女朋友到民政局领结婚证;小闽的姐姐安装在电动车上的遮阳伞经交警劝导被拆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是( )
A.为人民服务
B.对人民负责
C.为人民谋利益
D.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8、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国务院听取意见形成草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并公布,这就是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这充分体现了( )
A.我国的法治不仅需要良法之治,更加需要善治
B.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并且监督全国人大工作
9、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需要以远大目标为牵引,明确奋斗的方向。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了阐述,其中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 )
A.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下面对这一精神理解正确有( )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②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引领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再到新时代“两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安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C.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2、某学校旁的书店向学生销售盗版和无刊号的练习册,这一行为( )
A.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B.遵守了法律
C.有利于推动社会创新
D.维护了文化市场秩序
13、在中国青年报社对2000余名青年人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近九成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67.4%的受访青年认为,“文创”出圈有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体现出更多的青年人充满(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4、翻开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一个个目标数字牵动人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640元;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这些数字反映出党和政府(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收入分配均等改革实践
④践行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加大对特殊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要
B.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D.改革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16、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行为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小静遇到升国旗,立即面向国旗肃立站好②小明回家后,主动向父母问好
③小芳与同学产生矛盾,总是抱怨对方有错④小刚逃避班级值日,去打篮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读图“2017年~2022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我国的创新成果逐年增加②人人都是发明者和创造者
③我国的创新水平不断提高④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低碳,你我同行”。下列能体现践行低碳行动的是( )
①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上学②为了方便开启不拔掉电器电源
③在家点外卖要求配送相应餐具④节约用水用电,稿纸正反面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下列属于我国人口现状新特点的是( )
①人口基数大②老龄化加剧③人口素质偏低④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希望通过“双减”政策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双减”落实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政策:即增加学生校内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学生校外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家长对此表示忧虑:民族振兴靠教育,“双减”“双增”虽减压,但长此以往恐怕会“输”了民族的希望。请谈谈你的看法。
22、2021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大部分家长拍手叫好,但也有部分家长和学生开始“焦虑”。
部分家长认为:国家发展靠教育,“双减”减了负担,却“输”了国家教育的未来。请谈谈你的看法。
23、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24、【做文明消费者】
勤学苦读三年,小明得到了父母一个承诺:无论他中考成绩如何,全家一起去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小明的父母也有所顾虑,从未出过如此远门,在人生地疏的地方被人欺负该怎么办。
新《旅游法》于2013年“十一”颁布并执行。《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和当地景点若存在欺诈、“宰客”等行为,将给予严厉处罚。新《旅游法》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处罚也作了明确规定。游客如果在名胜古迹上刻画、涂污,最高会受到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无视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引发摩擦和矛盾的,将承担法律责任。据此回答:
(1)针对小明父母的顾虑,请你说说作为消费者,他们依法享有哪些权利?(3分)
(2)依据材料,说明新《旅游法》可从哪些方面保障和促进文明旅游建设?(4分)
(3)去民族地区旅游,小明应如何做好文明游客?(3分)
25、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继续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抗战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重要体现?(1分)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2分)
(2)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表现是什么(1分)
26、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根本的自信,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你班准备举办一期主题为“中国何以文化自信”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四个板块的创作任务:
(1)自信源于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请你举出一位中国古代知名人物姓名及其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名称。
示例:司马迁《史记》
(2)自信源于开拓奋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你举出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及其标志性特征。
示例:铁人精神艰苦创业
(3)自信源于抗疫实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固防线,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请你举例说明抗疫实践是如何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
示例:白衣甲士,逆行出征。体现了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中华民族精神。
(4)自信扬帆新征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必然会促进中国人民增强__________、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____________,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和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的情况统计
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 | 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 |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碳 |
800克 | 211克 | 2200多万吨(世界第一) | 1300多万吨(世界第一) |
材料二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2月,《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材料三 在《巴黎协定》的榧架之下,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四大目标:第一,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
(2)简要谈谈你对走绿色发展道路重要性的认识。
(3)促进绿色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28、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
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有什么要求?